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恰当的表达方式。2.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句子。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抑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二至五段。【知识链接】 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2.唐初四杰之王勃王勃生于公元650年,字子安,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聪颖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修撰。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他因为写了一篇游戏文章,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使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后惊悸而死。3.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介绍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九之日,王勃途经洪州,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记下欢宴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满座愕然。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以为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文学链接】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骈文,魏晋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骈偶和“四六”句;第二是语音方面,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即用典和藻饰。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诵读正音,整体感知,体会骈文的特点。2.研读第一段,理解和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学习过程】 一、诵读正音,整体感知。1.诵读正音。翼轸()瓯越()台隍()棨綮戟()懿范()襜帷()胜饯()潦水()俨骖()崇阿()绣闼()雕甍()云销雨霁()孤鹜()遄飞()睢园()邺水()睇眄()南溟()帝阍()多舛()宗悫()簪笏()叨陪鲤对()捧袂()梓泽()2.找出通假字。云销雨霁()3.朗读指导。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2)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梳理结构。二、诵读与品味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三、当堂检测1.找出并解释活用的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2)物华天宝(3)雄州雾列(4)俊采星驰(5)宾主尽东南之美(6)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7)腾蛟起凤2.翻译句子。(1)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研读第25自然段,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句子。2.理解典故含义,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翻译句子1.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诵读与品味1.第2、3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对秋景的描写有什么不同?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何种情思?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勃?三、合作探究第4、5自然段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这些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四、当堂检测1.默写名句。(1),秋水共长天一色。(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4)潦水尽而寒潭清,。(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鉴赏写景名句。(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第三课时【课时目标】 1.研读第67自然段,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词语、句子。2.理解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 本文在写作上有很多特色:(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修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用典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表达效果。【学习过程】 一、解释加点的词1.穷且益坚2.一介书生3.盛筵难再4.孟学士之词宗5.识盈虚之有数6.彩彻区明7.序属三秋8.千里逢迎9.阮籍猖狂二、阅读课文第67段,理解文意1.“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长风”两个四六句,又避开了正面表白,仍借古写怀。先以终军自比,表示请缨无路;再以班超、宗悫自许,表示志向。这两句暗示了作者不甘做“一介书生”的决心。2.“杨意”“钟期”两个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叹。3.“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寥寥数语,写。4.“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归结到写诗作序的本事上来,从的无限感慨中回到现实情境。三、合作探究文章抒情部分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棨(q)戟襜帷(wi)星分翼轸(zhn)B.萦(yng)回胜饯(jin)涸(h)辙钟鸣鼎(dng)食C.东隅(y)请缨(yng)猖(chng)狂衡阳之浦(f)D.暇(xi)日雨霁(j)邺(y)水遥襟甫(f)畅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弥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命途多外舛青云之志青云之志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穷且益坚若属皆且为所虏宾主尽东南之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同。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精益求精B.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予作文以记之C.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故D.宾主尽东南之美则智者尽其谋二、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第56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王诗:崔诗:杜诗:6.理解三首诗的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从诗的体式来看,三首诗都是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接近现实?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711题。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九节筇(qing):一种竹杖。唶(ji):赞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之可茹茹:吃B.皆竞秀献状秀:开花C.被鹤氅衣被:通“披”,穿着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狎:接近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因号之为“匡山”不如因善遇之B.蛟龙潜于其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可挈尊罍而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今乃以“看松”名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日歌吟万松间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A.B.C.D.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优美,引人入胜。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相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四、语言运用12.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追求华丽辞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和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诗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参考答案自主认知自练自测第一课时一、1.zhnuhunq jychnjinlocn fitmnjwchunsuyminmnhnchunquhtomiz2.销消4.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二、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作者在写参加宴席的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青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3.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三、1.(1)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2)华、宝: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光华、有珍宝;(3)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4)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5)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美的人,俊杰;(6)雅望、懿范:名词用作动词,有雅望、有懿范;(7)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2.(1)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2)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天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第二课时一、1.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在高大的山陵中访求风景。2.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3.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4.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吗?5.年纪虽然老了,但心志应当更加旺盛,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虽然处境艰难,但心志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远大崇高的志向。二、1.第2、3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看见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渔歌以及凌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2.登阁四望所见绚丽秋景自然引发豪情逸致,而放眼浩瀚宇宙,体悟天地之大,一时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形成强烈对比,个人的渺小感、人生的短促感、无奈的宿命感,都让人悲从中来。3.抒写郁结于胸的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从中既可感受王勃强烈的用世之心,又看到他抱负落空、政治失意后内心的悲哀和孤独。这也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动共鸣的心弦。4.王勃虽然感慨命运不公,但并未陷入伤感之中无法自拔,相反,语句体现出他的一种豁达,一种坚持,对理想、志节执着追求,穷而弥坚。一介书生无法济世匡时却能积极进取,于痛苦中自励,从困厄中振奋,逆境中的吟唱叩人心扉,奏出了初唐时的生命最强音!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作者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韶华易逝和处境艰难而自暴自弃。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三、“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叹时光易逝,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北海”“东隅”不甘沉沦“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四、1.(1)落霞与孤鹜齐飞(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4)烟光凝而暮山紫(5)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6)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2.(1)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这两句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天”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这两句,从高低、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第三课时一、1.处境艰难;2.个;3.第二次;4.掌管文学撰述的官;5.定数;6.指日光;7.属于;8.迎接;9.狂放,不拘礼法。二、1.投笔从戎2.怀才难用和知己难遇3.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4.对宇宙人生三、不矛盾。作者的感伤源于对良辰美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如果在这样有限的生命中,不能赶快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个人的人生将很快湮没在时光的洪流中,归于空虚。而作者偏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社会与统治者不能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以李广、贾谊等怀才不遇的人暗托胸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怜,能及时调整心态,转向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胸怀。文章的基调就与以往登高必然怀乡、离远必然伤别的诗文区别开来,表现出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和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由此,文章的整体情调也由悲转为乐,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课堂练习1.D解析:A项,轸zhn;B项,饯jin;C项,浦p。2.B解析:“骛”应为“鹜”。3.C4.A解析:A项,更加。B项,属于,是;通“嘱”,嘱托。C项,过去的;原因。D项,全是;全部用出。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6.三首诗都是律诗。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对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感慨。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对国家战乱的忧患。略。7.B解析:B项,秀:秀美。8.D解析:A项,介词,因为;副词,趁机。B项,介词,在;介词,表比较。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项,二者都是副词,却,反而,竟然。表转折。9.C解析:描写薜萝;描写“闽中”之树,不专指松树;写人非写树。10.B解析:原文说“环中亭”可以弹琴、下棋、喝酒,限在“环中亭”。11.参考答案:(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特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2)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解析:(1)关键词:“负”,具有;“尝”,曾经;“树”,树起;“帅”,率;“盖”,大概。整个句子是判断句式。(2)关键词:“凌”,冒着;“易行”,改变品行;“耶”,吗;“是故”,因此;“自厉”,激励自己;“若”,像。“非松也耶”的反问语气要翻译出来。参考译文:龙泉有许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很多山峰尤其幽深,有座山峰四周高耸而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人们因此称之为“匡山”。匡山有很多松树,满眼望去高耸入云,颜色青翠照人,像刚刚洗过一样。松树上爬满薜萝,滴里搭拉地悬垂下来,横向伸出去数十寻长,颜色嫩绿,可以食用。松根下的茯苓,大得像斗一样,间杂着黄精、前胡及牡鞠的嫩苗,采摘来可食用。我的朋友章三益喜欢这里,在这里新建了草庐。草庐的西南不远处,有两处深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合约委托管理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场地租赁合同协议(含售后服务)
- 贵州省修文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建筑设备监造与施工质量监督合同
- 2025年度养老院清洁护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企业内部市场分析与服务承包合同
- 河北省故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二手住宅买卖合同范本:山地别墅
- 2025年标准板材市场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版公共设施消防栓系统更换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山西吕梁文水县公办幼儿园幼儿业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共25张课件)
- 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 一号检察建议主要内容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 酒店客房验收工程项目检查表(双床房、大床房、套房)
- 开音节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练习
- 简单二人合伙协议书范本
- ASTM E155标准图谱(数码照片—卷Ⅰ铝合金)(课堂PPT)
- 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