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ppt_第1页
第8课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ppt_第2页
第8课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ppt_第3页
第8课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ppt_第4页
第8课近代的维新变法思想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乎世界之潮流”,高一历史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主讲老师:瓯海中学孙嘉禾,“顺乎世界之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乾隆帝1793年致乔治三世的信“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王先谦九朝东华录卷47,乾隆帝为何拒绝了乔治三世的诉求?乾隆帝拒绝英国体现了怎样的心态?,清高宗乾隆(1711-1799),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当时的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吗?,1689英国权利法案,1765珍妮纺纱机,1787美国联邦宪法,1861农奴制改革,1807富尔顿汽船,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1868日本明治维新,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近代化传统农业社会近代工业社会,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4c-17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7c启蒙运动,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66西门子发电机,1885卡尔本茨汽车,1859达尔文物种起源,1841年林则徐致友人的信“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这封信中关注到什么问题?此前林则徐在关注西方问题上有何行动?,收集西方信息;编译西方书报;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1842年冬魏源写成海国图志50卷本,师夷长技以制夷,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周英杰:的孤寂与荣光,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思潮?在这思潮的影响下开展了什么运动?,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设问:为什么说“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代表人物,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1689英国权利法案,1765珍妮纺纱机,1787美国联邦宪法,1861农奴制改革,1807富尔顿汽船,1789法国大革命,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海国图志问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689,1765,1807,1861,1871,1868,乾隆拒绝英国诉求,1898,1911,1861,1842,1793,1787,1868日本明治维新,合作探讨:在西方现代化潮流冲击下,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特点?,1789,广州一口通商,1757,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C,习题演练,2.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的认识ABCD,C,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C,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