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ppt课件_第1页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ppt课件_第2页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ppt课件_第3页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ppt课件_第4页
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心理学BasicPsychology,感觉的概要,感觉的定义及其种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外部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身体内部刺激,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生物感觉敏感性和感觉极限敏感性:感觉器官对适当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值: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敏感性通过感觉阈值的大小来测量,两者成反比。 刺激、刺激物及适当刺激、敏感性及感觉阈值种类感觉阈值:差异感觉阈值为最小感觉差异(j.n.d.)敏感性:绝对阈值表示绝对敏感性差异阈值的是差异敏感性韦伯定律阈值与原始刺激强度的比例一定. (1840年)注意: 1、不同感官韦伯点数(韦伯常数)不同2、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度刺激。 感受性和感觉阈值,绝对感觉阈值和差分感觉阈值,绝对感觉阈值,(绝对阈值):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注意:范围有上限和下限。 (差分阈值):刚引起差分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绝对敏感性和差别敏感性,I/I=k,敏感性和感觉阈值,费希尔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1860年)。 注意: 1、感觉器官的k值不同的2、适用于中等程度的刺激。 S=KlgR,1,绝对敏感性的高低可以用()来测量。 a、刚感觉到的刺激强度b、差分感觉阈值c、刚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d、j.n.d.2,在以下选择中,外部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包括()。 a、视觉和听觉b、嗅觉和味觉c、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d、痛觉3、感觉阈值是一个范围。 a、能够感觉到最小刺激强度为下限b、引起中等强度感觉的刺激强度为适当刺激c、能够承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为上限d、下限与上限之间的刺激在引起感觉的范围内,随堂练习、ACD、CD、ABD、c、各种感觉、视觉上适当的刺激波长为380780之间的电磁波、视觉器官辨别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棒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暗视觉器官)。 只能辨别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视觉中枢大脑皮质的枕叶后端,即枕极部。 (光波)。 眼球、各种感觉、颜色视觉颜色包括颜色和无彩色。 颜色特性:色相的亮度、彩度、灰度为无彩色,只是亮度的一个特性,没有色相,彩度为零。 色混合:色觉异常:色弱:能辨别颜色,但敏感性差。 部分色觉异常:红绿色觉异常(看不到红绿,但看到亮度不同的灰,但看到黄蓝)和黄篮色觉异常(看不到黄蓝,但看到红绿)。 全色盲:看不到任何颜色,只看到亮度不同的灰色。 色盲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的。 (通常,颜色仅指颜色)、(由波长决定)、(由光波的物理强度决定)、(由颜色的灰色所占的比例决定,最纯粹的颜色是100%的彩度)。色光的混合(加法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减法的混合)。 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路:少年是祖父通过母亲告诉自己的祖父是色盲,父亲也是色盲的话,女孩就是色盲。 各种感觉、听觉听觉的适当刺激:听觉敏感性1,频率因素2,年龄因素:老年人听觉敏感性下降的特点:首先丧失对高频的听觉,逐渐向中低频发展。3、其他因素引起的听觉现象:听觉器官:听觉的特性音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嗅觉适应刺激:感受器:嗅觉中枢: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声波)。 1000-4000Hz最敏感,对高、低频感觉性差。 20岁前逐渐升高,60岁后逐渐降低。 听觉适应,声音掩蔽,听觉疲劳。 由耳廓、外耳道、鼓膜、耳小骨和内耳组成。 内耳的科迪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聚集的地方。 听觉中枢是颞叶的颞回和颞回。 (物理学和环境心理学有差异)。 (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噪音、(最古老的感觉)、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我现在回到中央。 鼻腔上膜的嗅细胞。各种感觉、味觉适合刺激:感受器:味觉中枢:最基本的味觉:酸甜味觉敏感性:皮肤感觉分类:二点阈值:生理零度:平衡感受器:融化有味道的物质。 舌头,上颚上的味蕾。 我现在回到中央。 (舌尖),(舌边前部),(舌边后部),(舌根)。 1、与机体生理状况有密切关系;2、与嗅觉有密切关系。 触觉、压迫感、振动感、温感、冷觉、痛觉。 (触觉:主动触觉)显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 手指,脸最小,背部最大。 皮肤表面的温度。 (也称静觉),内耳的前庭器官。 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轨道管。 它反映了人体姿势与重力的关系。 平衡器官过敏,易引起前庭器官兴奋,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各种感觉,运动感觉(动觉)感受器:中枢:内脏感觉种类:特征: 2,定位不正确,具有放射性质(“暗”感)。 正常状态下不会产生内脏感觉。 痛觉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痛觉最难适应,具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敏感性的大小与个人对疼痛的认识、态度、性格和意志特征有关。 分布于肌肉、肌腱、关节,反映身体各部位、运动、肌肉紧张度。 我现在回到中央。 (生物感觉)、饥饿、饱腹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意、性、痛觉等。 1、性质模糊,3、正常状态下不产生内脏感觉。 2、定位不正确,具有放射性质,生物受伤时产生的感觉。 扩散到全身,没有适当的刺激。 (暗感觉)、感觉现象、四种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光适应:对光适应的保护: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度、共鸣。 外部刺激持续时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受性提高,30M左右。 (视紫红质合成),敏感性降低,1-2M。 (紫红质分解)戴红色眼镜。 感觉现象,感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感觉比较:感觉时间分量:感觉通路分量:连觉:外部刺激失去作用后,暂时留下的感觉图像。 和刺激物性质相同。 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改变敏感性的现象。 同时进行比较,相继进行比较。 视觉对比度(亮度对比度、颜色对比度)、嗅觉对比度、味觉对比度、温度对比度等。 一种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而且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最突出的是颜色的联合感觉:色觉会引起温度感觉和轻重感觉等。 1、色盲的人似乎也能分辨颜色,他们的依据是() a、色相b、明度c、波长d、彩度2、不包含声音特性. 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3、痛觉为() a、外部感觉b、最容易适应的感觉c、内部感觉d、最难适应的感觉4、对光的适应是强光。a、视觉感觉界限急速提高过程b、视觉感觉界限急速降低的过程c、视觉感受性急速提高的过程d、视觉差阈值急速降低的过程、随堂练习、b、a、d、a、感觉概要、感觉与感觉的差异:感觉的关联:感觉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2、选择性3、稳定性4、理解性感觉的种类1、空间感觉为物体的大小、形状分为大小感知、形状感知、方位感知和距离感知。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都反映在大脑中。 1、事物的总体反映,2、多样的感觉协调的结果,3、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1、感觉来源2、全部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感性认识)、3、没有独立感。 感知的种类、1、大小的感知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的参照物等决定。 运动感觉和触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小-假定距离恒定。 2、形状感知视网膜图像所提供的视觉信息、视线沿着物体边界扫描的运动所提供的感动信息、手触摸所提供的触觉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组合形成了形状感知。 3、方位感知参照: 2、双耳听觉提供的信息:时间差、强度差4、距离感知判断的线索: 1、自身(深度感知、立体感知)、(1)肌肉运动的线索:眼调节作用(睫状肌的紧张度)双眼视轴的会聚(眼肌的动态感知信息)。 感知种类,2,单眼线索: 3,双眼线索: 2,时间感知反映物质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线索:影响准确性的因素:生物节律三,运动感知对物体空间位移的感知。 运动错觉:对象的重叠、线的透视作用、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和影子、运动视差5种。 双目视差是形成深知觉的最重要线索。 1、定时器2 .自然界周期性变化3 .人的生理和心理周期性变化。 1、感觉通道2、时间长度3、活动内容丰富性4、态度和感情。 生物内部生理节律变化引起的生物外部行为节律变化。 其作用是调节人的活动(饮食行为、起居等),提供估计时间的依据。 (体内时钟):1,类似运动现象(动景现象,现象),2,诱导运动,3,自主运动。感知的种类,四,错觉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倾向的歪曲感知。 特点:类型:原因:评价: 2,对生活有负面影响。 1、歪曲感知2、有条件歪曲3、有一定倾向歪曲。 1、线长错觉(纵横错觉、镜轨错觉)2.线方向错觉3 .面积大小错觉4 .不同感官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每种错觉的发生都有特殊的原因,不能以某种原因解释所有的错觉。 1 .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能看到的就是看门人,看不到的就是热闹,是有知觉的。 影响a、整体性b、选择性c、稳定性d、可理解性2、时间感知正确性的因素如下。 a、感觉通道b、活动内容c、活动过程d、对活动的态度3、来自感觉的肌肉线索是() a、眼调节作用b、线与空气透视作用c、双眼视轴辐射作用d、双眼视差4、错觉特征如下。 a、歪曲的感觉b、一定的倾向c、无对象的感觉d、难以克服的随堂练习、d、ABD、AC、ABD、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色光的混合规则的互补律: 2色混合变成灰色,这2色为补色,例如红-绿、黄-蓝等。光谱上的每种颜色都有其补色(牛顿染色上直径两端的颜色为补色)的中间律。 两个不相辅相成,红蓝相混成紫色,红黄相混成橙色。 替换:不同颜色的混合产生的相同颜色可以彼此替换。 色光介绍、x链隐性遗传、色盲x链隐性的典型遗传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人群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