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 音乐教案第一课 芬芳茉莉教学目标1、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2、能学唱三首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两句,并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能背唱茉莉花,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2、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多首以为题的音乐作品,乐于搜集与乐于搜集与茉莉花相关的资料与同伴分享。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情境导入,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茉莉花的图片或摆放几盆茉莉花,学生听着茉莉花的音乐进教室,这首民歌学生耳熟能详。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说出歌名,点出课题茉莉花。2、谈话导入:教师可用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作为导入。3、民歌 茉莉花仅在中国就有二十多种版本,从江苏、河北到辽宁、山西都广泛传唱着,你知道这首民歌的名字叫什么吗?4、 完整聆听歌曲茉莉花:1) 初次聆听时,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歌词所表达的内容。2)再次聆听,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对江苏风土人情的了解,引导其从速度、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以及歌词、语言去感受歌曲的特点。5、在歌唱中体会歌词细腻含蓄,歌曲婉转流畅的特点。教师可选用江浙一带方言演唱的童声版让学生聆听,使学生对歌曲的风格有更深的感受与体验。6、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东北民歌茉莉花【教学过程】1、完整聆听歌曲。可在复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让学生猜猜这首歌曲大致是哪个地域的,并谈谈感受。2、再次聆听,抓住歌曲中衬词以及旋律中的几处下滑音,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具有粗犷豪爽的东北特点,可带着问题聆听。3、用模唱法哼唱歌曲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唱最后一句衬词部分,歌曲中带下滑音的地方。4、可采用对比的方式演唱,感受带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不同效果,进一步体验东北民歌风趣、爽朗的音乐风格。5、再次比较聆听江苏、东北两首茉莉花,说出两者在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上的异同,分组讨论后回答。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河北民歌茉莉花【教学过程】1、初听,比较与感受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河北民歌茉莉花在歌词、 旋律上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在语言上作一些指引或导入。2、地方的戏剧素材与江苏茉莉花相比,它又有所不同,引导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如( 第一段歌词基本一样, 但河北民歌第二、三段叙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 河北民歌茉莉花多了一些衬词,装饰音,旋律跳进较多。3、再听,模唱与体验,请学生跟着录音模唱第一段。由于歌曲旋律高亢,语言趋于普通话,因此在演唱时提示学生要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来演唱。4、讨论,归纳与提升。通过聆听与比较、感受与体验,学生对河北民歌茉莉花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可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小结出河北民歌茉莉花的风格特点。同时完成本课的活页练习。归纳出江苏、东北、河北地区三首不同的茉莉花的音乐风格。5、自选一首茉莉花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表现,可以是个人唱的、跳的、奏的。也可以与同伴一起进行综合性表演。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演唱歌曲!茉莉花【教学过程】1、发声练习,练习时教师提示学生要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来唱,注意气息的保持。一口气唱到底。吸气时犹如用鼻子闻到茉莉花淡淡的清香,此环节既可为本课的歌曲演唱作发声的练习,也能作为歌曲学习的导入。2、两个声部合唱可用以下方法:1)两个声部合唱前,先做江苏民歌茉莉花高声部的轮唱,逐步过渡到二部合。2)歌曲是经改编后的二声部合唱曲, 学生对高声部的旋律非常熟悉,学习的重点可放在低声部的学唱上。3)在教唱过程中,让学生多听多模唱,可采用教师多范唱,用琴带唱,帮助学生熟悉旋律,唱准旋律。也可采取学生演唱一个声部,教师弹奏另一个声部,以巩固声部的稳定。 待声部相对稳定后再进行二声部的合唱。4)合唱时还可以用乐器来辅助。3、教师在教唱时可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适当调整歌曲规定的调高。同时,要提示学生在高音区不要大声喊唱,注意歌唱气息的正确应用,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4、学唱歌词及歌曲处理。1)歌词含蓄、细腻,刻画了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 想摘又怕、欲弃不舍的爱花惜花之情。2)在学唱歌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出少女的这种心理活。3)在演唱时注意气息要连贯,运用强弱、连断的对比,唱出江南水乡的韵味。5、聆听方言演唱的童声版茉莉花, 让学生用方言模仿演唱歌中的片段,以更好地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6、可设置课后活动,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言演唱茉莉花,并思考如何将茉莉花加以变化,使它具有本土特色。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二课 悠扬民歌教学目标1、能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感受。2、聆听乐曲迪克西岛感受乐曲悠然自得的情绪,认识并听辨出短笛的音色。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2、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歌曲欢乐、喜悦的情绪,并能与同伴用多种形式表演。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 管弦乐小河淌水【教学过程】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3、教师简单介绍歌曲,可顺带回顾以前学过的云南民歌,如其多列、猜调。4、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由于曲调较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色、音域特点,安排男女生分句演唱歌词。同时,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5、完整聆听乐曲小河淌水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可设问:1) 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2) 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聆听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乐曲迪克西岛【教学过程】1、导入 可选取一年级乐曲口哨与小狗 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律动,并模拟吹着口哨与小狗散步,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忆乐曲描绘的场景。2、初听乐曲迪克西岛片段(第一部分), 感受乐曲的情绪,可在口哨与小狗的活动环节,把两段音乐连在一起播放,在律动中自然导入乐曲的聆听,请学生听后议一议,如: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与 口哨与小狗在音色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3、再听乐曲第一部分,认识短笛,记住短笛的音色。1) 引导性设问:乐曲除了有口哨吹奏外,你还听到什么乐器在演奏?2) 出示短笛的图片或实物,认识短笛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姿势。3)听辨乐曲中短笛和口哨的音色,并用动作表达。可启发学生当听到短笛演奏时,模拟短笛的演奏姿势,当听到口哨吹奏时, 随音乐节拍走动,会吹口哨的学生可以试着吹一吹。4)完整聆听乐曲,听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妈妈格桑拉【教学过程】1、初听歌曲, 理解情感。1)教师简单介绍歌名的含义,“格桑拉”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 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是指妈妈幸福。2) 初听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带着问题聆听: 歌曲是反映妈妈的幸福,还是祝愿妈妈幸福,?听后引导学生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名的理解。2、学唱歌曲,体验情感。1)跟琴学唱歌曲的旋律,注意唱好切分节奏,前短后长,前弱后强,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旋律带有藏族民歌风格,并哼唱几句加以证明。2)带着对妈妈的深情祝愿,再唱歌谱。教师可抓住歌曲两个乐段情绪的不同,启发、指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对比与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感情,以情带声、不要等学会歌词后再作情感的处理。连续两句“妈妈格桑拉”旋律在与前面形成八度大跳后的不断下行,可处理为一句比一句弱,使歌曲的意境得以表达。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来演唱,高音不要喊唱,用轻声加气息支撑来演唱。歌中一字多音的演唱要连贯、圆润。4)合唱部分可通过分小组、分乐句自主学唱,各分声部都能熟练地演唱后再合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 用器乐辅助音准的方式进行合唱练习。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的合唱能力较弱,在合唱部分的学习时, 可采用先简化声部旋律的方法,让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合唱。待能力加强后再按教科书中的合唱谱来唱。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选【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范唱,学生边听边跟着教师拍打节奏, 把教科书中的打击乐伴奏节奏抽出来进行节奏训练,既是作为学唱歌曲的导入, 更是为用打击乐表演作铺垫。2、理解歌名及衬词意思,知道歌曲创作背景。可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歌曲的相关资料以及彝族的民俗风情,在学习环节中适时分享、交流, 教师再作补充。3、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可先唱衬词“啊哩哩” 部分,请学生谈谈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多次出现的“啊哩哩”并唱出来。2)歌曲采用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 因此在学唱时宜先放慢速度,待唱得咬字清楚、熟练流畅后,再逐渐加快速度到原速。3、为歌曲伴奏, 表现歌曲情绪。1)拍击之前练习过的节奏为歌曲伴奏。2)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除了教科书提供的伴奏乐器外, 还可以选用哪些乐器也达到同样的效果。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可以小组为单位,把唱、跳、奏合一,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合作表演。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三课 美丽童话教学目标1、聆听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2、能自信地用行进速度与风格演唱歌曲木偶兵进行曲。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表达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认识“西洋乐器”分类中所呈现的乐器,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进行分类。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过程】1、教师简单介绍魔法师的弟子的故事,曲作者以及交响诗。2、完整聆听乐曲,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故事和情景。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聆听演奏乐器的音色。3、重点聆听扫帚拎水.的主题.4、完整聆听乐曲,听出扫帚拎水主题在全曲中出现的次数,思考: 每一次在节奏、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它与情绪的变化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听后交流。5、请学生谈谈:这个故事给了他怎样的启发?如果魔法师走了,小弟子以后会怎么样?6、分小组编创音乐短剧,表演魔法师的弟子, 教师先把几个主要的音乐段落剪辑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表演的片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管弦乐波斯市场【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可直接从曲名、地理、风俗文化入手,点出课题波斯市场, 可出示地图,提出问题:波斯在哪儿, 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吗, 你知道波斯有些什么特产吗, 你估计波斯的市场上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等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见识谈谈,把学生带到一个乐曲特定的情景中,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2、简单介绍乐曲作者的生平以及波斯的民俗风情。3、按活动提示要求, 完成以下练习:1)完整聆听作品,听出音乐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2)主题2 是由男声合唱来表现的,当主题2音乐出现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在音乐的重音处拍手,并用“啦”模唱旋律。3)说出主题3主奏的乐器名称“大提琴”, 并随主题3旋律的流动, 做模拟竖琴弹奏动。4、再次完整聆听乐曲,并根据自己对每个主题音乐的感受与理解,给每个主题起一个小标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木偶兵进行曲【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聆听前设问:这首歌曲你是否似曾相识,,与你听过的哪首乐曲的旋律相同?请学生边听边用手上的笔,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敲击。2、复听乐曲,比较两首进行曲的异同。教师可从它的表现形式、旋律、情绪、风格等音乐要素上引导学生, 可请学生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也可分小组、分任务一起合作完成,使聆听活动既节省时间又有针对性。听后,大家交流、总结。3、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分析歌曲的结构。 可请学生边听边把相同的乐句用相同的线条、 图形或颜色标出来。4、学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歌曲的旋律深受学生的喜欢, 但填上歌词后作为歌曲来演唱。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过程】 1、歌谱学习:1)采用分组自学,个别自学或集体视唱的方法,学习齐唱部分的歌谱。2)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说说切分音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3)集体视唱齐唱部分两遍,第二遍演唱时,教师间隔一小节加入进来与学生形成轮唱的效果。2、歌词学唱:1)按节奏,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 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帮助学生在朗读歌词时, 寻找头声发声方法。高位置的朗读,有利于歌唱的优美、和谐。2)学唱歌词,歌曲的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境,要求声音唱得连贯、抒情,要把与月亮姐姐的对话唱得深情,把邀请月亮姐姐快下来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并注意节奏的准确。3、乐器伴奏:分组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比一比哪个小组表演得更好,活动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又注意引导学生恰当地表现歌曲意境。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四课 京腔京韵教学目标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2、难点: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乐曲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过程】1、说一说, 课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 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也可与下面的环节相结合, 教师播放到哪一个行当唱腔时,就由哪一组来介绍。2、辨一辨。 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3、听一听, 初听乐曲, 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4、议一议, 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 生、旦,。由于学生对这些行当唱腔曲调,演唱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或多看, 通过议论和交流,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5、演一演,可请学生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教学过程】1、复习京剧的四大行当, 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 可请学生辨别教科书中剧照,说出“包龙图” 是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净”。2、教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教师可先设问:包龙图指的是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 也可提问:你知道包公吗, 你知道这个故事吗, 若有学生知道,先请他们来谈谈,教师最后再归纳补充。3、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 与“原板”的不同。听前可提出思考:“导板”与“原板“ 有什么不同, 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4、跟着录音,试着模唱第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模唱是学习京剧唱腔必用的教学手段,模唱时可多听几遍。若能跟着京剧演员的表演来模唱的话,就更有利于掌握唱腔的韵味了。5、再听,听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净“这一行当声腔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唱腔中的唱词, 说说这一声腔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角色、唱腔的感受, 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净“角用真嗓子演唱,音色更宽宏、 粗犷等。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京剧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教学过程】1、回顾以前听过的现代京剧唱腔片段, 可请学生唱一唱、 听一听或者辨一辨。2、简单回顾京剧沙家浜剧情。知道唱段中的几个主要角色。3、观看唱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视频,让学生感受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不同。4、再听、看、唱、演, 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体会京剧的韵味。 可让学生根据剧情创设情境,表演其中的角色。 哼唱时,教师可带着学生按节奏以“一板一眼“的形式拍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校园小戏迷【教学过程】 1、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行当角色的动作、造型。 如果能模唱一句唱腔就更好了。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1)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2) 初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跟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3) 再听范唱, 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模唱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尽量把握老生刚劲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 要唱出韵味来。4) 跟教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拉山膀,边唱边做, 注意音准, 并唱足尾音的时值。3、完整演唱歌曲 边唱边演& 教师可教学生走走京剧的基本台步, 还可请学生设计几个京剧的亮相动作,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表演。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五课 赞美的心教学目标1、记住黄河颂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壮阔而深切的激情。2、能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能用亲切自然的歌声背唱龙的传人,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聆听合唱曲五彩缤纷的大地., 感受孩子们对祖国大地的赞美之情.。2、难点:认识反复记号,并能说出的不同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歌曲五彩缤纷的大地【教学过程】1、初听歌曲片段,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可利用图片或视频,渲染气氛。2、点出歌名,歌曲是大地赞美歌组歌的第五首,赞颂的是改革开放后, 五彩缤纷的祖国大地。3、跟唱第一乐段,边划拍边唱,感受圆舞曲的欢快和流动感。4、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节拍和情绪的变化。5、再次完整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 乐曲黄河颂【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出示黄河壶口瀑布涌流,两岸风光独好, 民俗风情浓郁等相关图片或视频,并配上钢琴协奏曲黄河颂的旋律片段, 教师随之朗诵黄河颂歌词中的几句导入。2、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颂感受乐曲表现的力量。1) 聆听主题!听出乐器演奏的音色, 听前可先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协奏曲”,“钢琴协奏曲”, 然后提出问题:乐曲开始时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钢琴再次演奏这一主题时给你怎样的感觉?2)学生听后交流,交流后可再次聆听, 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3) 带着问题聆听全曲。 设问:你听到黄河奔流的声音了吗?可让学生谈一谈,钢琴是如何表现”黄河的奔流”的.4)再次完整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哪一段旋律使你最为激动, 教师可在听前引导学生边听边看教科书中出示的四个主题,比较一下它们的旋律进行,音区等的特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教学过程】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认识反复记号“D.S“,可结合呈现的数字顺序,让学生去发现反复记号“D.S“ 的演唱顺序,并能说出和反复记号”D.C“ 的不同之处。2、再听歌曲, 用听唱法学唱第二乐段歌词。3、跟琴视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1)听教师范唱, 说出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教师可从乐段不同的情绪对比上作启发。2) 跟着教师的琴哼唱歌谱,在学唱歌谱过程中复习切分音,可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并指导学生唱准。3)学唱歌词,在朗读歌词中,教师渗透歌曲创作的背景、词曲作者。4、完整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5、请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龙的传人【教学过程】1、初听歌曲, 理解歌名的涵义。2、再听歌曲,播放张明敏演唱的录音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会唱的学生可轻声跟着哼唱。3、学唱歌谱,比较、 分析旋律。1)跟琴哼唱或用竖笛吹奏旋律, 找出旋律中相同的地方。2)再唱,感受旋律的进行, 谈谈从哪一乐句开始,情绪产生了变化。4、有感情地演唱歌词,1)渗透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民族情怀。2) 可以“长江 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 产生对民族根的认同和情感共鸣。5、再次演唱歌曲。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六课 两岸情深教学目标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 的主奏乐器二胡, 说出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情绪。2、聆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自选乐器并设计节奏为1伴奏,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背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 体验歌曲的情绪。2、难点:能按编创节奏的要求做编创练习,并能在教师琴声的带领下做视唱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民族管弦丢丢铜仔【教学过程】1、可从复唱以前学过的台湾歌曲作导入, 然后进入乐曲的聆听。如一只鸟仔,摇船调,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的小路。设问:这几首歌曲都是哪个地方的歌曲? 2、初听乐曲丢丢铜仔 听听这首乐曲的旋律与哪一首歌相似?3、再听乐曲,听出乐曲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 听后请学生说一说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可引导学生从主奏乐器二胡所表现的形象谈起。4、简单介绍民歌丢丢铜仔的背景及意思,是流行在台湾和福建闽南一带的民歌,两百多年前, 顺水路运送木材的工作在返回宜兰的路上,常常唱着这首歌走过山洞“丢丢铜仔“的意思是模仿山洞里的滴水声。5、完整聆听全曲, 比较乐曲1、2 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老师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管弦乐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过程】1、复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2、聆听乐曲,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 听前可设问: 乐曲的旋律你熟悉吗, 它是根据哪首歌曲改编的, 听后请学生回答,并一起回顾本学期曾聆听过的作品小河淌水。3、再听乐曲,听出1段在全曲中出现的次数。4、编创活动。 请学生自选打击乐器并设计节奏,当听到1段旋律出现时,为音乐伴奏。教师可把1段的音乐多播放几遍,引导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的音色, 并借鉴使用。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半屏山【教学过程】1、可从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半屏山的传说”, 然后进入歌曲的学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孕育了这首动人的歌曲半屏山。2、歌曲学唱。1)初听歌曲,跟着老师用固定节奏为歌曲伴奏。2)再听歌曲,请学生找出刚才为歌曲伴奏的两种节奏,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中还有一种节奏用得较多切分。3)学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在学唱歌词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以情带声, 控制气息。3、设计多种形式来演唱歌曲,学生小组讨论后试唱, 相互评价后再确定方案, 方案可以是多种的。4、课后延伸,请学生搜集台湾当地的风俗文化资料, 在下一个学习内容时分享。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过程】1、导入方式,1)可从讲有关阿里山的传说,阿里山风俗民情导入。 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可由学生来介绍、分享。2)可播放阿里山的风光视频或图片,从感受阿里山之美导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的聆听。3) 也可从“知识与技能”中的跟琴视唱旋律片段导入,让学生猜猜:这是来自哪一首歌曲的旋律?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3、跟琴视唱歌谱, 熟悉歌曲的旋律。 可先进行“ 知识与技能”中的跟琴视唱,然后教师弹奏全曲, 请学生边听边在歌谱中划出这条旋律。4、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在学唱过程中,可采取男女生对唱、 分组接龙唱的形式, 活跃学习的气氛,也可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边唱边加上简单的动作,随音乐边唱边跳。个性化修改课后反思:第七课 七彩光彩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2、能用柔美的声音,恰当的速度与力度演唱歌曲萤火虫, 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表现出歌曲的意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能说出力度变化在乐曲中的作用。2、难点:能独立完成视唱练习,懂得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 管弦乐木星欢乐使者【教学过程】1、聆听乐曲主题1,1)初听主题1, 感受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听后学生自由回答。2)再听主题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使你联想到什么场景?你能听出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吗?学生听后回答,如果不能准确听出是圆号, 只说出是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组也可以。2、聆听乐曲主题2,1)聆听主题,边听边哼唱旋律,听后请学生说一说主题2在速度、力度上与主题!1有什么不同, 最好能用恰当的速度术语和力度记号, 在教科书相应的谱例上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龙虾饲料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毛笔行书直播教学课件
- 毛笔书法点的教学课件
- 高支模脚手架施工合同(3篇)
- 盲文制版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买冰柜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护色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人力采伐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粉末冶金制品制造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印染染化料配制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脱位-课件
- iOS面试题面试手册
-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培训课件
- 岩土工程词汇中英文对照大词典(很全)
- GB/T 41776-2022法庭科学弹药鉴定方法
- LY/T 2787-2017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三级安全教育档案模板(完整版)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第三卷车体-第一分册70a-ccd sa02.半永久车钩
- 露天采石场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