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1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2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3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4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二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 . 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B夏朝离我们太久远了C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大D商代的遗址发现多3 . 希特勒上台后,为了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进步人士而制造的反动事件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B水晶之夜C国会纵火案D黑船事件4 . 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A凡尔赛和约B古巴导弹危机始末C两极格局的终结D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5 . 今天,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200多年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件,它被历史学家称为“新制度的准生证书”。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奴宣言6 . 他经营西域30多年,为东汉与西域各国建立并保持联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到71岁才回到中原,后来他的儿子继承父业,再次来到西域。他是A张骞B甘英C华佗D班超7 . 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的涌入,( )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A南宋的临安B兴庆C开封D北宋的汴京8 . 现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去放松心情、享受生活,但是旅游业日益火爆的背后,不文明的行为却慢慢显露,成了旅途中不容忽视的不光彩一笔。假如时光倒流,儒家学派对待下图不文明现象的态度是A模仿拍照B听之任之C严厉处罚D批评教育9 .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C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抗战D抗日战争的胜利10 . 下列报刊中,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A申报B万国公报C民报D新青年11 . 老师讲课中用到下列关键词:“天才构思”“和平统一”“制度创新”。据此推断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2 .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二、简答题13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赋予五四运动什么洋的性质?人民在这场斗争中取得哪些成果?运动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三、综合题14 . 感受历史的辉煌。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理应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8年,在印尼爪哇海峡水域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从中打捞出三件完整的青花瓷盘,与巩义(隋唐时期属洛阳)窑唐代地层出土的青花器物年代完全一致。这说明了巩义窑的瓷器从隋唐大运河南下,直达扬州,然后再扬帆起航销往世界各地。材料二当我们准备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西方文官制度竟然还是从中国的科举制学过去的。科举制在清末未能顺利地转型为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而是走到尽头,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其考试选才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却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接力传承,现今中国反而要向其学习,这是值得研究与深思的。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材料三材料四曾经,古代四大发明,极大推动了世界科技和文明的进步,让国人引以为傲!如今,“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让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脱颖而出!它们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新华社“新四大发明”:标注中国,启示世界问题一:哪位皇帝主持开凿了材料一所示工程?材料一中巩义窑的瓷器从巩义运到扬州,主要走哪两段运河?结合材料指出大运河在当时的积极作用。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考试内容、文体格式的什么变化使它在清末“走到尽头”?依据材料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承学习了科举制的什么精神?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耕织图中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杜甫春水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 问题四:我国古代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什么?综合材料四,你得到什么启示?15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相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验证以言传。”请回答:(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依据材料一,说出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农具?(2)依据材料二,说出当时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的国王是谁?依据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