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园林01_第1页
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园林01_第2页
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园林01_第3页
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园林01_第4页
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园林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童寯,造园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983第一版)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完成于1937,初版于196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初版于1979)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潘谷西,江南理景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庭院、园林、村落、邑郊、沿江、名山)陈薇,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私家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陈薇,“中国私家园林的流变”,建筑师,90、92期,不规则要素多元,山、水、植物、建筑,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先秦汉:从分享自然到铺陈自然,囿,圃,园,苑,围墙圈起的草木中蓄养禽兽,田畦中种植草木果菜,有围墙的圃,大曰苑,小曰囿,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先秦汉:从分享自然到铺陈自然,周文王:灵囿、灵台、灵沼西汉:上林苑(狩猎、生产、游憩、娱乐、求仙),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海鹤,孕雏产壳,延漫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咎不能遍也。”,东汉大将军梁冀:广开苑囿,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像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先秦汉:从分享自然到铺陈自然,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转折点,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1、审美观念改变,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贵,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则可以凌霄汉,初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1、审美观念改变,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曲水流觞,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1、审美观念改变,以自然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山水画,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2、园林意境改变;写意自然,表现自然,诗、画、园林相互渗透,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2、园林意境改变;写意自然,表现自然,张伦宅园:人工堆筑景阳山南朝谢灵运山居赋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唐,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园,池上篇,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2、园林意境改变;写意自然,表现自然,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3、风景园林全面发展(1)城市私园集中于政治中心与大城市写实与写意结合小型化:庭院、宅园、盆景,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3、风景园林全面发展(2)山居庄园、郊邑园林西晋石崇金谷园南朝谢灵运山居赋:网罗天地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3、风景园林全面发展(3)寺观园林洛阳伽蓝记,曲江,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3、风景园林全面发展(4)城市和近郊风景点有所发展,唐长安曲江,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二)魏晋南北朝-唐3、风景园林全面发展(5)帝室苑囿和离宫,第五章园林,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南宋,槐荫消夏图,第五章园林,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1、李格非,洛阳名园记(1)花园(2)以水为主景(3)用建筑得景,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2、抽象自然,北宋,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氵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2、抽象自然(1)简远:景象简约,意境深远(2)疏朗:景物数量少,整体性强(3)雅致(4)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3、堆山叠石达到艺术高峰,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宋代抽象自然3、堆山叠石达到艺术高峰米芾:“漏、透、瘦、皱”四字相石法出现专门叠石的技工,吴兴称为山匠,苏州人称之为“花园子”,一、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四)元明清1、元代的转折审美世俗化2、明清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城市园林建设达到高峰,并影响到北方皇家园林的建造。,第五章园林与风景建设,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一)概说1、私家园林是住宅功能的延伸: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一)概说2、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苏州,扬州,北京,广东,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一)概说3、著名造园家及著作(1)明计成,园冶(完成于1637年)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造园艺术的专书园冶注释,陈植注释、杨伯超校订、陈从周校阅(2)明文震亨,长物志(3)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部,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二)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1、景区划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把全园划分成若干个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对比,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1、景区划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1)分区虚实并重,有主有从;,(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1、景区划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2)主题突出,多样统一;,(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1、景区划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意境:(3)景区划分手段:多样化,通而不塞;,(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2、每个景区中的要素之间,包括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水体、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2、每个景区中的要素之间,包括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水体、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A向心关系:主要的景点和建筑的轴线朝向某一区域,(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2、每个景区中的要素关系:拓扑关系。B互否关系:旱与水、山与水,建筑本身之间,空间、序列之间,进一步则相应的地方退一步,景观要素之间平衡互否。,(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2、每个景区中的要素关系:拓扑关系。C互含关系:景观各要素间相互包含。,(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3、对景与借景-多层次景观的组织,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4、多层次的景观通过游览线组织起来步移景异(1)环形路线,(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4、多层次的景观通过游览线组织起来步移景异(2)串联,(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4、多层次的景观通过游览线组织起来步移景异(3)辐射形,(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1)堆山叠石,江苏苏州艺圃池南假山(明)万历张南阳,江苏苏州环秀山庄(清)乾隆戈裕良,(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2)理水A池面处理:池有大小主次之分,水面处理也有聚分不同;,(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2)理水B划分水面的方法:桥,(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2)理水C池岸处理: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A厅堂:主体建筑,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B馆、轩,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C榭、舫:临水建筑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为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江苏苏州拙政园香洲,江苏南京煦园不系舟,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D楼阁:,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D亭:休息眺望,点缀园景,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E亭,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F廊:连接游线,分隔空间,苏州沧浪亭平面,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3)建筑处理G墙:分隔空间,衬托景物,江苏扬州小盘谷云墙及空窗,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4)花木:栽植方式: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空间也成丛成林栽植作用:组织景观、点明主题,二、明清江南园林(三)私家园林的一般设计手法5、要素处理:(5)楹联、匾额:点景,明志“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一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断不能生色”,多谢化工怜寂寞尚有芍药殿春风,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庄子人间世:“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鱼钓,舂税足以代耕。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鱼钓,舂税足以代耕。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1)沿革,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远香堂,雪香云蔚,荷风四面,待霜,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玉兰院,小沧浪水院,枇杷园、听雨轩、海棠春坞,二、明清江南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A.小沧浪水院,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B.东南三院:枇杷园、听雨轩、海棠春坞,枇杷园,听雨轩,海棠春坞,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远香堂,玉兰院,小沧浪水院,见山楼,枇杷园、听雨轩、海棠春坞,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十八曼陀罗馆,三十六鸳鸯馆,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十八曼陀罗馆,三十六鸳鸯馆,留听阁:留得残荷听雨声,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2)布局,倒影楼,宜两亭,(3)园内各景点的布置,以及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水体、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A.向心关系:主要景点和建筑朝向某一区域,(3)园内各景点的布置,以及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水体、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B.互否关系,(3)园内各景点的布置,以及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水体、环境间的关系体现了拓扑关系。C.互含关系,二、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三)实例分析1、拙政园(4)理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