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2002年度项目监测评价报告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二OO三年七月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2002年度项目监测评价报告一、监测工作开展情况陕西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项目自1999年实施以来,按照世行及中央项目办的要求认真开展了项目监测评价工作。2002年在总结分析了前四年工作的基础上,对监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对不适应的监测农户进行了调整,新增设了水沙监测点及雨量监测点等监测基础设施,省项目办多次对各县的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指出和解决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使项目监测评价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一)完善监测机构项目区共有监测总站2个,监测站8个,监测分站86个。为了增强项目区各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在原有监测设置的基础上,对监测人员进行了充实,由原来的333人,增加到438人。同时对监测机构进一步规范,各市级项目办设立监测评价科,负责监测总站的日常事务工作;各县项目办设立监测评价股,全面负责各项监测工作,督促检查乡镇质量进度监测,指导乡镇做好典型农户、典型地块监测,直接实施植被度、土壤理化性以及保水保土效益监测,收集分析监测分站的数据,完成监测框架表,上报监测成果。项目区各县所有乡镇均成立监测分站,配备了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各项监测工作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以及初步分析。项目区监测机构情况表表1监测总站监测站监测分站监测人员泾河项目区1567368延河项目区131970总计2886438(二)、完善监测网点按照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项目监测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对监测站点布设的具体要求,我们完善了项目监测网络的建设。生态效益监测:新设水质取样点7处,布设气象观测点5处,土壤理化性监测5处,确定取土样点150个,植被度监测典型地块60多处。延河项目区在依托向阳沟综合观测的同时,增加了安塞、延长等简易监测点,完成生态效益监测;泾河项目区各县各有侧重,彬县、淳化监测水沙,长武、永寿监测土壤理化性,长武、旬邑监测植被度。项目区生态效益监测站网分布简况一览表表2监测项目监 测 位 置监测内容支流名称县(旗)乡(镇)村(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泾河永寿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N、P、K含量等泾河长武延河宝塔区万花向阳沟小气候泾河彬县水口等5处降雨量,温度,蒸发量,湿度,风速等.延河宝塔区桥儿沟延河宝塔区万花向阳沟延河安塞县真武洞镇延河延长县七里村植被度泾河长武郁备闭度、盖度泾河旬邑延河宝塔区万花向阳沟延河宝塔区典型地块延河安塞县典型地块延河延长县典型地块保水保土效益监测:项目区新增3条小流域水沙监测,布设措施监测小区6处,监测坝3座。项目区保水保土效益监测站网分布简况一览表表3支流名称小流域名称小流域位置类型区控制面积(Km2)治理程度(%)监测设施县(旗)乡(镇)泾河水帘河彬县车家庄乡高原沟壑3处观测点简易泾河蒋家沟淳化蒋家山高原沟壑6处措施观测点简易延河向阳沟宝塔区万花丘陵沟壑3.64669.20正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项目区共布设了典型农户561户,其中项目区内522户,项目区外39户;典型地块236块,其中基本农田56块,坡地43块,林果113块,种草24块。对项目区2002年度投入产出、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土地利用结构、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指标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实施的效益与效果。为了做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监测,咸阳项目区对监测农户进行了调整,去掉不符和监测技术规程中技术要求的6户,并利用农闲时间对监测农户进行了培训。项目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监测站网分布简况一览表表4地(盟)县(旗)乡(镇)典型农户(户)典型地块(处)有项目无项目基本农田坡地林果草延安市安塞县318310842宝塔区848119294延长县83667562咸阳淳县1993644102旬邑1484644264永寿1378357153长武1481124241全省9352239564311324(三)、完善监测程序1、对市县监测进行了分工。根据市县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对监测工作从总体上进行了分工。市级主要指导基层监测工作,对本项目区所有数据的进行汇总分析,完成典型监测小流域监测和社会调查,做出监测评价指标框架表;县级主要在上级监测部门指导下完成基础工作,做好项目实施的质量进度监测,典型农户和典型地块的监测以及水沙、植被度、土壤理化性监测的基础数据收集等。2、对质量进度监测程序进一步细化明确。质量进度监测是项目监测的主要内容,各级项目监测单位认真按照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监测评价规程的要求做好监测。在进度监测中首先坚持各项措施必须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对进度数量进行监测。对于质量不合格,成活率低的措施,不计数量,责令返工、提高质量,重新补植,直到达到要求为止。按照项目进度的验收程序,分初验、复验、终验三级进行。县监测站组织基层监测分站根据乡镇提供的进度资料,和乡镇分站人员一起全面进行初验。对完成的各项治理措施,质量合格的进行逐项逐块核实其数量,并将核实后的措施逐项逐块造册登记,编号上图斑,写出专题报告,做到图、文、表、地块四对应,提请上级复检,质量监测随工程进展随时进行。市项目监测总站复验按照验收程序对县级监测结果抽样检查,按治理小流域的20%进行随机抽样,在抽样小流域内再按20%进行治理措施随机抽样复验。并将复验结果汇总,写出报告,提请监测中心终验。监测中心终验根据监测总站复验结果,按小流域的8-12%进行随机抽样,在抽样小流域内按8-12%的比例随机抽样各种治理措施,进行实地终验将终验结果汇总写出报告,作为最终质量与进度监测成果,并将其作为报帐依据。二、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一)质量进度监测:1、监测情况:在项目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二期项目圆满地完成了2002年度计划任务,各项治理措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2002年全年共完成理水土流失面积31992hm2, 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3.4%,其中:兴修水平梯田5196.9hm2,占年度任务的100.6%;水浇地362.3hm2,占年度任务的54%;营造乔木林10849.9hm2,占年度任务的131.9%;灌木林1402.2hm2,占年度任务的105%;果园1220.2hm2,占年度任务的76%;经济林4093.8hm2,占年度任务的98.2%;人工种草6216.5hm2,占年度任务的103.2%;封育12608.3hm2,占年度任务的72.5%;修建农户果库353处;修建中心果库13处;建成淤地坝29座;谷坊105处;沟头防护46.7km;水窖989眼。延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12441.2hm2,径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19550.82hm2。本年度项目共完成投资16394.7万元,占项目年计划的87.1%;其中完成世行贷款10408.1万元;完成内配资金5986.6万元。2003年上半年项目区完成理水土流失面积20385.5hm2, 占年度计划的64.4%,其中:兴修水平梯田734.7hm2,占年度计划的32.6%;水浇地56.6hm2,占年度计划的9.6%;营造乔木林11766.2hm2,占年度计划的116.2%;灌木林3.5hm2,占年度计划的1.2%;果园1091.9hm2,占年度计划的53.3%;经济林1088.9hm2,占年度计划的32.7%;人工种草1969hm2,占年度计划的30.4%;封育3644.7hm2,占年度计划的57.6%;修建农户果库203处;旧坝加固5座,建成淤地坝11座,谷坊66处,沟头防护23.7km,水窖348眼。延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13500.6hm2,径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6488.75hm2。共完成项目投资6413.8万元,占年度计划的64.4%;其中完成世行贷款2946万元;完成内配资金2467.8万元。截止2003年6月底,项目区累计完成理水土流失面积.6hm2, 占总计划的90.1%,其中:兴修水平梯田15207.2hm2,占总计划的87.4%;水浇地657.7hm2,占总计划的62.7%;营造乔木林42968.9hm2,占总计划的102.8%;灌木林4315hm2,占总计划的100.4%;果园5306.7hm2,占总计划的84.7%;经济林15863.2hm2,占总计划的89.4%;人工种草12655.5hm2,占总计划的69%;封育10536.4hm2,占总计划的85.6%;修建农户果库915处;修建中心果库21处;建设骨干坝19座,旧坝加固6座,建成淤地坝98座,谷坊339处,沟头防护147.9km,水窖3519眼。延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46165.8hm2,径河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面积61500.89hm2。累计共完成项目投资42324.7万元,占总计划的73.1%;其中完成世行贷款27306.6万元;完成内配资金15018万元。各项措施进度情况见附表2002年治理进度表和2003年6月治理进度表。2、监测评价项目进展顺利,截止2002年底已完成项目总计划的73%,2003年上半年进度进一步加快,截止2003年6月30日,已完成当年计划的64.4%,累计已完成总计划的90.1%,剩余任务为11835公顷,其中梯田建设2191公顷,人工种草5692公顷,经济林1872公顷,畜棚46979平方米,骨干坝12座,旧坝加固30座,淤地坝52座,谷坊52座,沟头防护101公里。各项措施中乔木林和灌木林已完成任务,经济林、梯田建设、人工种草、谷坊等可以在2003年底以前全面完成,骨干坝、淤地坝因工程量大,施工条件限制较多,可能在预定期内完不任务,需要合理安排,采取措施力争在2004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项目工程质量明显提高。由于项目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精心努力,开创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精品工程”,各项治理措施都沿着“质量高,规模大,集中连片,管理科学、效益高”的方向发展,均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据省市项目监测网站的抽验,面积的准确率和质量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梯田采取以机为主,人机结合的方法修筑,条长面宽,水平等高,埂坎坚固,田面宽度一般在15米以上,宽处有达到40-50米,91%的梯田当年采取了培肥措施;水保林据不同的地形地貌部位和坡度,采取了整地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在80%-85%,保存率80%以上;果园主要采取反坡梯田或窄条梯田方式整地,其宽度分别为1.5与2-3m,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达到90%以上;人工草采取大垄沟种植法,行距60-80cm,成活率90%,保存率85%;淤地坝、灌溉工程治沟骨干工程均达到了有关工程规范和设计要求(二)经济效益监测1、监测情况项目区典型监测地块以主要作物产量为监测对象,延河项目区以玉米、小麦、糜谷为主,泾河主要以玉米和小麦为主,2002年主要粮食产量监测数据如表5。2002年主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表 表5 单位:kg/hm2种植作物延河泾河坡地梯田坝地坡地梯田坝地玉米241041255363347173689380小麦15752025220938814784糜谷14842438通过项目区设置的典型农户,对项目区内、外农户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监测,对典型农户的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项目实施期间项目区内农户平均人均纯收入高于项目区外,见表6。项目区内外人均收入、粮食变化对照表 表6年度人均纯收入 (元)人均粮食 (kg)区内区外增加区内区外增加延河19984354350353353020021387112126646844720泾河19985335330337337020021323127548362289732、监测评价梯田和坝地增产效益显著。通过典型地块监测,延河坝地王米产量是坡地产量的2.2倍,泾河坝地玉米产量是坡地的2.7倍。延河梯田玉米产量是坡地产量的1.71倍,泾河梯地玉米产量是坡地的2.12倍。梯田和坝地增产效益都很大。梯田和坝地建设,增加了项目区的基本农田,保证了项目区的粮食生产,是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基础条件,农户对梯田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据典型农户监测,延河和泾河项目区内人均有粮分别比治理前增加115 kg和25 kg,比项目区外分别增加20kg和73kg。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和经济果林建设的全面开展,粮食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项目区由于有基本农田增产做保证,粮食产量没有下降。据典型农户监测延河和泾河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52元和790元,比项目区外分别增加266元和48元。(三)社会效益监测1、监测情况通过典型农户和社会调查发现,项目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基本农田增加、坡耕地减少,粮食产量增加,果品产量明显提高,使人均收入增加,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见表7。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变化情况表表7 项目年份粮食总产(万吨)果品总产(万吨)人均粮食(kg/人)人均收入(元/人)恩格尔系数贫困户(%)土地生产率(元/hm2)劳动生产率(元/工日)延河19983.91.43534350.78305091320025.34.446813870.54591923泾河199822.3216.13375330.586023699200228.695441113200.3812437515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坡耕地和荒地的面积逐年减少,基本农田、果、林、人工草地的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化,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见表8。延河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表8年度项 目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荒地其它合计延河1999比例(%)32.512.74.644.75.51002002比例(%)23.80.521.76.741.75.5100泾河1999比例(%)37.35.610.90.13016.21002000比例(%)32.16.420.21.523.616.2100全省项目区1999比例(%)35.5 3.4 11.6 1.8 35.6 12.1 1002002比例(%)28.9 4.1 20.8 3.5 30.6 12.1 100随着项目的实施,域耕地的各项组成也发生变化,基本农田增加,坡耕地减少,使人为耕作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人均基本农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善,见治理区耕地组成情况表9。治理区耕地组成情况表表9项目梯田坝地水地坡耕地面积合计人均耕地人均基本农田延河1998面积6615100470148777670.70.07比例8.51.390.21002002面积1101711206144712569100.500.11比例19.420.178.6100泾河1998面积695681294157689970.220.11比例48.70.092.9148.31002002面积796831354713385320.170.12比例64.750.113.8331.31100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情况。项目实施的治理与开发,促进了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大幅发展,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的改善,使剩余劳力增加,农民开始兴建大棚、养畜、从事工副业和第三产业,使农村经济生产明显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见表10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表10农村产业结构农业(%)林业(%)果业(%)牧业(%)副业(%)第三产业(%)农业总产值(万元)延河199849.416.118.312.33.912156200232.811.87.516.524.27.121958泾河199843.317.923.97.26.51.290809200255.310.617.995.12.12、监测评价经果林面积大量增加,给项目区群众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区果品产量延河项目区由原来的1.4万吨增加到4.4万吨,泾河项目区由16.1万吨增加到54万吨。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人均基本农田增加,延河由0.07公顷,增加到0.11公顷,泾河由0.11公顷增加到0.12公顷,项目区基本农田增加16011公顷,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率增加,劳动生产率增加,人均粮食延河项目区由353kg增加到468kg,泾河项目区由337kg增加到411kg,人均纯收入延河项目区由435元增加到1387元,泾河项目区由533元增加到1320元。加快了项目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整个项目区群众生活得到改善,生产生活性固定资产不断增加,据项目区社经调查劳动利用率由73%提高到85%。项目区群众贫困人口下降,咸阳项目区1998年有贫困人口36.9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0.4%,项目实施以来,使29.2万农村人口脱贫,占1998年贫困人口的79.0%;延河项目区贫困人口也由30%减少到5%,;生活性固定资产消费大量增加,不少群众告别了旧窑洞,搬进了新住宅。恩格尔系数下降,生活水平好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教育观念急剧变化,许多乡镇开始集资建校,不断改善和提升教育基础设施,98%以上的学龄儿童得到上学机会,农村文盲进一步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得到改善。延河项目区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荒地、其它用地比例由98年治理前的32.5%、0%、12.7%、4.6%、44.7%、5.5%调整为2002年的23.8%、0.5%、21.7%、6.7%、41.7%、5.5%。泾河项目区由治理前的 35.5%、3.4%、11.6%、1.8%、35.6%、12.1%调整为2002年的28.9%、4.1%、20.8%、3.5%、30.6%、12.1%,荒山面积减少,延河和泾河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和5%。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项目的实施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量退耕修建梯田和植林造林,兴建经济林、果园、大棚,发展优良牧草,带动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完善道路沟、渠,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大大改善,农业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据延河项目监测资料,延河项目区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初的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1958万元。农、林、果、牧、副、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由治理前的49.4%.、16.1%、0%、18.3%、12.3%、3.9%,变为2002年的32.8%、11.8%、7.5%、16.5%、24.2%、7.1%,工副业和第三产业两项占总产值的比例达31.3%,和农业收入基本持平。泾河项目区农业总产值由治理初的90809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万元,农、林、果、牧、副、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由治理前的43.3%、17.9%、23.9%、7.2%、6.5%、1.2%,变为2002年的55.3%、10.6%、17.9%、9%、5.1%、2.1%,由于大棚、蔬菜、烤烟、药材、油菜等经济类农作物的大量种植,使农业产值比重进一步加重,果品品种老化,产量增加快,产值增加慢,更新换代造成暂时果业产值比例下降。(四)、生态效益监测1、监测情况土壤现化性监测据延河和泾河多年监测,争对坡耕和荒山荒坡实施措施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含水率等情况进行了观测。见表11。典型地块土壤性质变化情况表11对照年份地类含水率空隙度有机质含N量含P量含K量(%)(%)(%)(ppm)(ppm)(ppm)延河坡地与梯田1996坡耕地17.9300.365542111梯田18.2520.400662122增减0.3220.035120112002坡耕地16.4500.61556840梯田18.5000.7506814110增减2.0500.13512670平均坡耕地13.8810.47147479梯田15.3390.633578111增减1.4580.1629432荒坡与林地1996荒坡14.2400.73059171林地16.1150.65032245增减1.875-0.080-271-262002荒坡13.5000.80050460林地15.8001.32575675增减2.3000.52525215平均荒坡11.6220.83962481林地13.6351.08969684增减2.0130.251724泾河坡地与梯田1997坡耕地8.9340.7433553梯田10.5370.87361378增减1.630.1338252002坡耕地10.1340.9138850梯田12.4371.06411476增减2.330.153626荒坡与林地1997荒坡8.8201.0344565林地14.1220.96361498增减5.32-0.07-89332002荒坡10.3201.0546477林地19.3230.963914108增减93-0.11-71031植被度监测延河项目区在典型地块中选有代表性的人工乔木林、灌木林、果园和人工草地,从建园第一年(99年)开始,每年持续监测其成活率、保存率,乔木林和果园的郁闭度、灌木林和人工草地的盖度。典型地块植被状况变化情况见表12。项目区典型地块植被变化情况表表12植被类型与地块数量监测内容各年变化情况(%)1999200020012002果园13块成活率90.8保存率90.790.790.7郁闭度15.020.025.035.0乔木林14块成活率89.1保存率86.286.289.4郁闭度17.025.045.050.0灌木林4块成活率85.1保存率75.576.076.4盖度9.018.732.840.0种草8块成活率85.1保存率78.780.285.1盖度32.055.075.070.0项目区宏观植被度状况发生变化,植被覆盖率增加,见项目区宏观植被度变化情况表13。项目区宏观植被度变化情况表表13造林种草果园合计植被度延河199830285109684125317.3200237029161107435388222.5泾河199841796336214696360016.620027196558802442926.72、监测评价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使土壤的立地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接纳降水、增加地表径流的入渗,控制了水土流失,因而使各治理措施的土壤水分增加。延河梯田比坡耕地平均每年含水率高1.46%,林地比荒地平均每年含水率高2.01%。耕作后的梯田的土壤肥力明显增加,梯田比坡耕地平均每年有机质高0.16%、氮高9ppm、磷高4ppm、钾高32ppm。林地比荒地平均每年有机质高0.25%、氮高7ppm、磷高2ppm、钾高4ppm。项目区植被度增加,延河项目区由治理前的17.3%增加到2002年的22.5%,泾河项目区由治理前的16.6%增加到2002年的26.7%。(五)保水保土效益监测1、监测情况单项措施保水保土效益监测成果在宝塔区的向阳沟小流域选择典型地块,对梯田、坡耕地、果园、造林、荒坡、人工草地从96年开始进行蓄水保土效益的单项措施监测,监测成果见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氟喹诺酮合作协议书
- 急诊科规培课件
- 劳动合同范本
- 急诊科小课件
- 煤矿安全培训答题课件
- 钨钼粉末制造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急诊危重病人课件教学
- 物联网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洞察及研究
- 涡轮发动机修理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柔性版材生产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感恩教师节幼儿园教师节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病人出入院的护理课件
- 电缆安全小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标准)员工住房安全协议书
- 青海省尖扎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苏教版2025-202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
- 2025浙江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高校招聘31人(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色彩的三属性05课件
- 【里斯】年轻一代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与预测 -新物种 新理念 新趋势(2024-2025)
- 中铁施工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