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1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x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1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x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1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x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1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x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中国地理1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中图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一疆域和行政区划、众多的人口与多民族的国家1.中国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领土四至点。,-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4)行政区划: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中国众多的人口与多民族国家(1)众多的人口: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总数已达13.71亿(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现役军人)。(2)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2018吉林第三次调研)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第12题。,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19701980年D.19801990年2.“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答案,解析,-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中国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1)利用领土四至点定位:最西端约73E,最东端约135E,最南端约4N,最北端约53N。(2)利用主要经纬线定位,-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利用经纬网结合地形区定位:在我国,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可根据山脉结合经纬网来确定其两侧的地形区,如下图所示。,-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4)利用河流、铁路干线定位长江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域,依次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干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级行政区域,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甘肃段)、宁夏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2上海卷,12)“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完成第12题。,-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2.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B.C.D.,答案,解析,-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1.我国的地形、地势,-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主要山脉。,-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拓展延伸山脉的分界意义,-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我国的气候(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2)气温。,-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降水。,干湿区根据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区。,-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下图是我国某日的天气图。读图,完成第12题。,-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下列描述中,最接近图示日期的是()A.草木萌动,鸿雁南来B.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C.盛夏酷暑,干旱广布D.丹桂飘香,蟹肥菊黄2.南部沿海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空气干燥B.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稀少C.垂直对流运动显著D.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答案,解析,-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1)四大高原。,-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四大盆地。,-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三大平原。,-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全国卷,9、11)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3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2.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3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思维流程,-3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及自然资源1.我国的河流和湖泊(1)河流。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3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3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2.我国的自然资源(1)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2)主要自然资源。,-4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4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4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2018山东滨州期中联考)渭河中下游流淌在宽阔的关中冲积平原上,而其最大的支流泾河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巨厚黄土层,深达坚硬的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目前,泾河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清澈,而渭河却常年浑浊,一年内会出现“泾渭分明和不分明”两种景象。下图为渭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题。,-4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渭河中的泥沙主要来源于()A.秦岭B.渭河平原C.西北部高原D.河床底部2.泾河大多数时间能呈现出“清澈”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落差大,流速快B.河流下切到石质河床C.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D.降水均匀3.目前,要想欣赏到“泾渭分明”的景象,最合适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解析,-4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4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4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2大纲全国卷,35)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4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2.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答案,解析,-4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四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1.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4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a.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b.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5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密集分布区。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带。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5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3.中国的交通(1)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5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5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南北铁路干线:a京哈线,b京沪线,c京九线,d京广线,e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f宝成成昆线。东西铁路干线:g京包包兰线,h陇海兰新线,i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j兰青青藏线。(3)水运。,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5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产业空间分布的状况,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下图是我国制造业在各省区内部县级尺度基尼系数的省区差异。读图,完成第12题。,-5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中国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表明()A.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B.制造业在西部省区有较高的集聚水平C.我国制造业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D.制造业在东部沿海省区有较高的集聚水平2.下列原因能直接导致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偏高的有()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网络密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对资源和原材料依赖程度高A.B.C.D.,答案,解析,-5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评价,-5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5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5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或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