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1(2020广东湛江模拟)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文化的汇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条捷径。这说明()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D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选B。题干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符合题目要求;A、C均与题目无关;D中“决定力量”的说法错误。2(2020山东德州模拟)2020年伊始,“好客山东文化济宁贺年会”盛大开场。曲阜的晨钟开城仪式、“好客山东贺年会梁山好汉过大年”、汶上宝相寺景区推出的迎新祈福活动等异彩纷呈。对此认识正确的有()文化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其共性ABC D解析:选C。文化源于社会实践,表述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而不是共性,排除;符合题意。3(2020江苏南通模拟)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D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解析:选D。题目强调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这是看到了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正确;A、B、C只强调了对个人或者社会领域某一个方面的影响,不全面。4.(2020福建漳州模拟)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右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及痛悼。这体现了()A民族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B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C文化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选D。 人们通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这一物质载体可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表达对死难者的痛悼之情说明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D符合题意;其余三选项均与题意不符。5古语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文化竞争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C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会更加完善D文化生产的发展壮大,文化领域会出现新兴的产业和部门解析:选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说法错误;B是讲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与题意不符;C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符合题意;D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与题意不符。6(2020山东烟台模拟)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传统的“礼仪”由古人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可见()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对人们的影响就总是积极的礼仪修养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C D解析:选A。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7外国人见面打招呼是互道“你好”,中国人见面则是问“吃饭了没有?”朋友、老乡、同事碰在一起,往往是请客吃饭。这主要表明()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见面打招呼用语的不同,主要体现的是外国人与中国人交往方式的不同,而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A与题意不符,B正确且切题。材料侧重讲的是外国人与中国人交往方式的不同,而C、D讲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与题干主旨不符。82020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好的文学作品像冬日里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这形象地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像冬日里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说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99月1日,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向同学们传递出伟大和深沉的父母之爱,深深地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这说明()精神产品就是先进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C D解析:选B。观看开学第一课,同学们心灵受到触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符合题意,故选B;表述太绝对,强调文化的产生,都不符合题意。10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却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代表了喜庆、祥和、热烈、奔放,中国红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这主要表明()A红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解析:选C。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故排除。B、D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中国红”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 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C。112020年以来,在北京10条地铁线上的160个车站,每日有5个时段播放古典音乐作品。也许很多旅客没在意,但这些作品中的精神营养正悄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的特点。()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C博大精深 D兼收并蓄解析:选A。“这些作品中的精神营养正悄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符合题意。12(2020江苏泰州模拟)江苏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了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是有形的、强制的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A BC D解析:选B。江苏省开展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人们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说法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中国不足4%不足3%发达国家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美国高达43%注: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是3 100亿元,占GDP的比重是1.94%。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8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8%。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3%。材料二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从小到大,势头良好,整体实现了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加大。只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有望在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信息?(2)结合材料二,阐释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问为图表类试题,解答本问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分析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第(2)问为意义类试题,考生可从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占世界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这说明我国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文化的经济功能很大程度上通过文化产业体现。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是一个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每年12月4日,国家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调查显示:84.3%的受访者未完整读过宪法,其中33.2%的人从未读过,51.1%的人读过但未读完,完整读完的人数仅占15.7%。(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2)作为公民,谈谈你应如何提升宪法素养。解析:第(1)问,可以从文化的社会作用及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表现等方面,分析组织答案。第(2)问具有一定开放性,考生可以从学习、宣传、遵守宪法等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利于人们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有利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狂犬病防治知识课件
- 恩施物业整改工程方案(3篇)
- 磴口工程空气治理方案(3篇)
- 江苏省宿迁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安全教育大培训大计划课件
- 昆山语文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研单位面试题库及答案
- 长尾词视角下2025年页岩气开采技术环境影响深度解析
- 安全教育培训讲解课件
- 2025年氢能重卡商业化运营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 2023年TBNK淋巴细胞检测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 牛只生产性能与收益评估方案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8.3.2《营造清朗空间》课件
- 2025拖车租赁协议
- 2025年秋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液体》教案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班会课件
- 甜品制作基础知识点
- 2025文具店转让合同范本
- 11-特殊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技术
- 食堂费用开支审计方案(3篇)
- 防范诈骗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