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双示范工地措施.doc_第1页
创双示范工地措施.doc_第2页
创双示范工地措施.doc_第3页
创双示范工地措施.doc_第4页
创双示范工地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措施 第一节、安全文明保证措施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文明施工的程度体现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整洁文明的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平面布置,给人的将是焕然一新的感觉。因此,我们将以文明施工为突破口,全面抓好施工现场管理。1.1 文明施工目标1 确保达到“毫州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要求并获得相关荣誉称号,力争“安徽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做到“五化”: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1.2 现场管理原则1 进行动态管理现场管理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政府主管部门对场容的有关规定及依据,进行动态管理。要分结构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分别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并严格遵照执行。2 建立岗位责任制按专业分工种实行现场管理岗位责任制,把现场管饰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专业和工种,这是实施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的基本任务。例如:砌筑、抹灰用的砂浆机,水泥、砂堆场和落地灰、余料的清理,由瓦工、抹灰工负责;钢筋及其半成品、余料的堆放,由钢筋工负责,为了明确责任,可以通过施工任务或承包合同落实到责任者。3 勤于检查,及时整改对文明施工的检查工作要从工程开工做起,直到竣工交验为止。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也可能出现三不管的死角,在检查中要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要及时协调,重新落实,消灭死角。1.3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1 建立工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杜宏文副组长:杜世聪组 员:曹尚中、张先友、伍邦超、霍晓玲及各班组长。2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见图。场 容 管 理现场机械管理现场料具管理环 境 保 护现场环境卫生防止扰民施工作业队施工操作工人项目副经理企业生产管理中心项目经理业主及监理各分包队伍负责人标化负责人各专业施工员分 包 班组现场企业形象图14.1.3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运行程序1.4 文明施工措施1.4.1 现场场容管理方面的措施1 施工工地的大门和门柱为正方形800 800(mm),净高度为6m,大门净宽8m。2 施工现场周围使用已有围墙,并进行挑檐排水压顶和墙体抹灰刷白改造,墙面涂刷宣传标语。3 在大门口设置“六牌一图”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牌、施工标牌、创优规划牌、安全生产措施牌、消防保卫牌、文明施工措施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另外包括企业简介、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宣传牌。4 场容场貌整齐、有序,材料区域堆放整齐,并有门卫值班。设置醒目安全标志,在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5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6 施工现场地面全部硬化地面,在适当位置设置花草等绿化值物,美化环境。7修建场内排水管道沉淀池和进出场车辆冲刷池,防止污水外溢、车辆进出污染周边和公共道路。8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当更换内容,确实起到鼓舞士气,表扬先进的作用。1.4.2 施工人员着装形象1 全体员工树立遵章守纪思想,采用挂牌上岗制度,安全帽、工作服统一规范。安全值班人员佩戴不同颜色标记,工地负责人戴黄底红字臂章,班组安全员戴红底黄字袖章。2 安全帽1) 施工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佩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以示区别: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及外来检查人员戴红色安安全帽, 一般施工管理人员戴白色安全帽:操作工人戴黄色安全帽;机械操作人员戴蓝色安全帽;机械吊车指挥戴红色安全帽。2) 在安全帽上方粘贴或喷绘企业标志,标志尺寸为22厘米。1.4.3 现场机械管理方面的措施1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按干面固定点存放,遵守机械安全规程,经常保持机身等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了,安全装置可靠。2 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3 钢筋切断机、对焊机等需要搭设护棚的机械,搭设护棚时要牢固、美观,符合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4 临时各种设施的各种电箱式样标准统一,摆放位置合理便于施工和保持。1.4.4 现场生活卫生管理的措施1 工地办公室应配备各种图表、图牌、标志。室内文明卫生、窗明几净,秩序井然有序,室内外放青盆花,美化环境。2 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职工宿舍外租),有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制订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必须的卫生设施。3 现场厕所及建筑物周围须保持清洁,无蛆少臭、通风良好,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打扫,无随地大小便,厕所及时用水冲洗。4 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玩耍。5 食堂管理符合食品卫生法,有隔绝蝇鼠的防范措施,有盛残羹下脚料的加盖容器,内外环境清洁卫生。6 现场设茶水桶,每个水桶有明显标志,并加盖,派专人添供茶水及管理好饮水设施。7 现场排水沟末端设沉积井,并定期清理沉积片内的沉积物,食堂下水道和厕所化粪池要周期清理并消毒,防止有害细菌的传播。1.4.5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 设置临时厕所:由于施工现场人员多,结构长度长,在每层楼内按设置一处小便桶,每天下班后派专人清理。2 楼层清理:生产班组每天完成工作任务后,要求必须将余料清理干净,堆放在规定的部位,不得随意堆放在楼层内,保持楼层整洁。3 控制施工用水:施工期间用水量大,用水部位多,容易造成施工楼层及施工现场污水横流或积水现象,污染建筑产品,影响人员行走,造成不文明的现象。采取以下措施:1) 每个供水笼头用自制木盒保护,上锁,设专人看管。严防他人随意开启、破坏。2)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冲洗模板及钢筋面的灰尘、润湿模板等,浇筑后养护等。在楼层边四周、电梯井或预留洞口边摆放砌60mm砖,内侧用水泥砂浆抹面形成封闭的挡水线。3) 装修期间,干砖必须在底层浇水湿润后再上至楼层工程面,不得在楼层内浇水。砌筑砂浆在底层集中搅拌,不得在工作面重新加水搅拌。4)现场四周设置组织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1.4.6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计划文明施工管理组织计划见下图项目总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总体规划对现场布置进行明确副经理制定有关制度规定达不到要求达到要求保证并提高进行处理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人员按要求进行全面布置施 工 过 程全 面 检 查落实投入相应人财物、财、物材料堆放整齐工完场清环行道路整洁生活卫生其 它图14.1.4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计划1.5 现场医疗站和急救措施1 施工前,将为现场(包括施工作业面、生产加工间、仓储用地等)工人提供符合政府卫生规定的生活条件并获得必要的许可,保证工人的健康和防止任何传染病,包括工人的食堂、厕所、工具房、宿舍等。2 施工时,定期请专业的卫生防疫部门对现场、工人生活区和工程进行防疫和卫生的专业检查、消毒和处理,包括消灭白蚁、鼠害、蚊蝇和其它害虫,以防对施工人员、现场和永久工程造成任何危害。3 现场设立专门的卫生应急小组,制订并落实相应的应急措施,有效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详见下节。4 现场设专门的临时医疗站,配备足够的设施、药物和称职的医务人员,准备25套担架,公开张贴120急救电话,用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对受伤人员的急救。5 整个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国家和安徽省及合肥市有关工人劳动保护、身心健康、预防传染病和施工期现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等,在疫情爆发期时,做好工人的健康监控、隔断疫情传播和传播途径、必要的预防药品、卫生消毒等工作。1.6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本工程现场工人较多,因此做好现场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也是现场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我们将从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出发,积极有效的做好施工现场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1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施工现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防治计划和紧急预案措施。2 建立完善的疫情预防组织机构,对工人按工种划分为各个班组,由班组长负责;每个班组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10人,由小组长负责每个工人每天的身体情况。班组长一旦发现工人有异常情况的发生立即上报,按照制定好的程序采取果断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疫情的扩散。3 在现场设置职工集中生活区,保证工人居住不拥挤,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保证室内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各班组长每天对工人宿舍的卫生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消毒。4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式管理,教育工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严格施工现场门卫制度,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检查和消毒。5 加强施工现场对传染性疾病预防的宣传,采取黑板报、宣传册等各种途径,定期对工人进行教育,告诫工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陋习、树新风”。6 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工作,每天向外运出当天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坚决杜绝现场乱堆乱倒垃圾。加强对工人个人卫生的管理,对不注意个人卫生及有不良嗜好者进行严肃公开批评。7 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传染性疾病疫情的发生,项目部将立即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立即对与病人有接触的人员采取隔离措施,立即将疑似病人送入定点治疗医院,绝对不许将病人遣送原籍。2 环境保护措施2.1 环境管理目标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态谐调。创建花园式的施工环境,营造绿色建筑。做好工程周围公益、环保事业。指标如下:1 噪音排放达标: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2 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扬尘、生活用锅炉烟尘的排放符合要求(扬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规定,烟尘排放浓度400mg/nm。)3 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安徽省及合肥市的有关规定。4 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5 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2 环境管理因素分析根据本工程的实施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管理因素主要有:噪音排放、粉尘排放、烟尘排放、施工垃圾排放。2.3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2.3.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3-1。生产管理中心主 管 部 门项目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副 经 理分包单位施工现场(各专业人员)运 输 组施工作业组食堂卫生间油漆油料库机械设备组搅 拌 站材料保管组 图2.3-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2.3.2 职责主管部门:负责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监督、管理工作。项目部:负责环境管理制度和方案的实施工作。项目经理:对项目部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总负责。项目副经理:具体负责项目部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项目部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2.3.3 环境管理流程环境管理流程见图2.3-2。考 核评 审记 录组 织 机 构职 责 分 工制 定 措 施 方 案组 织 实 施纠 正 与 预 防培 训环 境 管 理 体 系图2.3-2 环境管理流程图2.4 环境保护措施2.4.1 环境保护的教育与监督1 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环保意识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结合环境管理方案,对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1)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2) 个人工作对环境可能生产的影响。3)在实现环境保护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4)违反规定的运行程序和规定产生的不良后果。2 加强信息交流与传送,实施有力监督1)建立项目内部环境保护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渠道,以便确认环境保护方案是否被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下一步工作及时做出决策。2)建立项目与企业总部,项目与外部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渠道。按规定要求接收、传递、发放有关文件,对需回复的文件,按规定要求审核后予以回复。3 加强文件控制,不断了解有关环保知识与法律法规1)文件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设置专门的有效工具。2)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与现行法律和规定不符时,及时修改。3)确保与环保有关的人员,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4)失效文件要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4 监测和测量: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来落实环境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监督检查。5 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对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中发现的环境管理的不符合项,由工程部开出不符合报告,项目技术部门根据不符合项分析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交专业工程师负责落实实施,工程部负责跟踪检查,技术部门对实施结果要加以确认。2.4.2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1 施工现场防扬尘措施:土方堆放采用彩塑布遮盖;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前,要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尽量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路面及其余场地地面要硬化。闲置场地要绿化;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要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2 搅拌站的降尘措施:砂浆及零星混凝土搅拌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方可进行施工。2.4.3 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固体废物可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1 建筑垃圾的控制1) 建筑垃圾可分为可利用建筑垃圾和不可利用建筑垃圾。2) 项目在编制现场平面布置图时,应确定建筑垃圾的堆放地。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泥浆等垃圾应按“可利用”、“不可利用”、“有毒害”等字样分开堆放,并进行标识。4) 不可用建筑垃圾应设置垃圾池存放,稀料类垃圾应采用桶类容器存放;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并按平面布置图中规定存放。5) 建筑垃圾在施工现场内装卸运输时,应用水喷洒,卸到堆放场地后及时覆盖或用水喷洒,以防扬尘。6) 建筑垃圾运出施工现场时应遵照当地有关规定。7) 有毒有害垃圾严禁任意排放,应单独存放,由项目部与焚烧处置单位签订协议书,按协议处理。2 生活垃圾的控制1) 生活垃圾应存放在桶类容器内,不得随意抛弃垃圾;有毒害垃圾要单独存放在容器内。2) 生活垃圾的清运可委托有关合法的单位承运并签订清运协议,按指定路线、地点倾倒。出现场前必须覆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洒。3) 所设自动冲水装置,实行化粪池存贮,管道排放,并有专人管理,化粪池的清掏与当地的环卫部门签订相应协议。2.4.4 水污染控制措施1 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2 乙炔发生罐污水排放控制。施工现场由于气焊使用乙炔发生罐产生的污水严禁随地倾倒,要求专用容器集中存放,倒入沉淀池处理,以免污染环境。3 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4 油漆油料库的防漏控制。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5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16.2.4.5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 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2 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3 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的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4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扩散。 5 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2.4.6 其他污染控制措施1 木模通过电锯加工的木屑、锯沫必须当天进行清理,以免锯沫刮入空气中。2 钢筋加工产生的钢筋皮、钢筋屑及时清理。3 建筑物外围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网,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4 项目经理部要制定水、电、办公用品(纸张)的节约措施,通过减少浪费,节约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2.5 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1 进场材料应符合下列技术指标1) 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1.0;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等)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1.3;2) 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采用测试舱法测定时,E10.12mg/m3;3) 室内用水性涂料、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200g/L,游离甲醛1.0g/Kg;溶剂型涂料应符合表16.2.5的规定。表16.2.5 溶剂型涂料中TVOC和苯的含量控制指标涂料名称TVOC( g/L,)苯(g/Kg)醇酸漆5505硝基清漆7505聚氨酯漆7005酚醛清漆5005酚醛瓷漆3805酚醛防锈漆27054) 室内水性胶粘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50 g/L,游离甲醛1.0g/Kg;溶剂型胶粘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750 g/L,苯5.0g/Kg;聚安酯胶粘剂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 g/Kg。5) 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处理剂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g/L)200g/L,游离甲醛1.0g/Kg。2 管理措施1) 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场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时,严禁使用;2) 工程中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3) 室内装修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和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4) 室内装修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5)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或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 装修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7) 严禁在工程室内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3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的措施3.1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的管理措施1 将本工程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工作列为公司生产管理中心的重点工作,负责争取指标、申报及对现场进行指导和控制。2 成立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创建的现场策划和实施。3 高起点,严要求。工程从开工准备开始,就将创建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作做为重点工作,各项安全文明工作均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安徽省及合肥市的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设置,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各项检查制度。4 不定期的请安徽省及毫州市有关专家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将各种不符合项消除。5 严格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进场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进行层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