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梳理,学案中11首诗歌考查的内容,诗歌的内容3次(4-1,8-2,10-3)写景的角度7次(1-1,3-1,4-1,5-1,6-1,7-1,9-1)炼字炼句4次(2-1,7-2,8-1,11-1)诗歌的情感11次(7、8炼字中涉及情感,其余都是直接问情感),诗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透视出古诗词的隐秘,走进它神秘而奇幻的世界呢?靠“科学考证”,是行不通的;靠“胡猜瞎蒙”,也是不靠谱的。秘诀就在于找到打开古诗词神秘之门的钥匙。,解读诗歌的四把“金钥匙”,第一把钥匙标题,古人写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谜面”,标题是“谜底”,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时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听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诗句表面看,是写一个新娘子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闺意”诗。但是联系诗的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就可得知这是一首请求他人帮助的“讨教”诗,是诗人在进士考试前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而向水部张籍探问请教,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寄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分析试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把这首诗理解为抒写别离之情,他们可能看到了诗中有“行人”二字,其实只要看看标题“秋思”,再关注一下诗中“家书”这一意象,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表达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二把钥匙意象,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丁香”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伤感,以“乌鸦”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围,以“黄鹂”表达欢快的心境,以“燕子”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折柳”表达惜别友情,以“菊花”表达高尚与纯洁,以“梧桐”表达凄凉、悲伤,以“浮云”表达游子漂泊,以“红豆”表达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等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举个例子,,柳永的词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怎奈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这首词中写环境的意象有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可以想见气氛是冷清、凄凉的,而这种氛围又透出了主人公的心中的愁情。词中还写了凭阑和学念“粉郎”言语的鹦鹉等意象,这正见得主人公独居的百无聊赖,心境极其凄凉。这样,以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我们就可渐进全词所创造的意境,进而体会出词作所寄托的思想情感。,第三把钥匙关键词,关键词是指古诗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像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好”字,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悲”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字等,都是这样的关键词。抠出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把握住了诗人应表之意与应抒之情。,第三把钥匙关键词,司空曙的一首五言律诗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凝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这首诗中有很多能传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如颔联中的“悲”字,颈联中的“孤”“寒”“湿”“暗”四字,尾联中的“恨”“惜”等字,这些字眼凄冷、暗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韩绅久别重逢、乍见之后反凝为梦境悲凉、惨淡的心情,从中可以揣摩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第四把钥匙注释,这是针对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而言的。在命制高考题时,命题者总是为考生着想,认为考生解读有困难时,往往会给出一二条注释,帮考生开一扇理解诗句、解答题目的“窗户”。我们一定要领这个情,借助它撩开诗歌神秘的面纱。例如,安徽省高考卷曾有这样一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第四把钥匙注释,(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解答这两道题目,都须关注注释,尤其是前两条注释。小孤山为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正是作者自我的化身,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仍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小孤山的“孤”与诗人末世孤臣的“孤”,不仅字面相应,而且蕴意相同,这一字眼运用得自然而又巧妙。这种理解,与注释提供的参考信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聪明的考生会关注注释,借助注释看明白诗句,确定答题的方向,准确规范地解答题目。,借助古诗词隐秘的四个透视点,我们可以打开古代诗歌神秘之门。在具体操作时,根据诗歌特点,可利用一点,也可利用多点。下面以安徽省高考卷古诗鉴赏题作为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小重山端午【元】舒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以意象透视,可见有“碧艾香蒲”“五色臂丝”“沅湘”“离骚”“树阴”,还有“儿共女”和诗人,这些形象都与端午有关,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午节的风俗,一类是端午节的历史内涵。以关键词透视,可以找出“空惆怅”“总堪伤”“无人解”“凉”。以标题和注释透视,可见这首诗与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把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便可想像出:在端午节到来时,人们在忙着插艾草香蒲,缠五色臂丝,而诗人却在读离骚,吊沅湘,追悼古圣先贤。诗人“惆怅”“伤”“凉”的心境,既激于屈原的“忠义气”与身世遭遇,又感于世人对他的不理解。这样一来,第1小题“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领会出了,第2小题分析对比(或反衬)的表现手法也不费思量了。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传达诗人情感的字眼“惆怅”“伤”“凉”“无人解”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显示卡屏问题
- 课件时间的变化
- 课件时间利用的好处
- 高压水射流清洗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色金属熔池熔炼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近代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 金属学考试题及答案
- 蒸发浓缩结晶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三聚氰胺装置操作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交通安全设施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试题
- 图解2025年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全文
- 2025至2030年中国晶质石墨深加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船舶电气小知识培训课件
- 普及鸽子的课件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范例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版酒店租赁经营合作协议模板:2025年度版
- 湘少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小屁孩日记阅读课件
- 2025年新生儿误吸(呛奶)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