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人:* 学号: * 班级: * 实验日期:2012/3/17实验一 计算机联用测定无机盐溶解热一、 实验目的(1) 用量热计测定KNO3的积分溶解热。(2) 掌握量热实验中温差校正方法以及与计算机联用测量溶解过程动态曲线的方法。二、 实验原理盐类的溶解过程通常包含着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晶格的破坏和离子的溶剂化。前者为吸热过程,后者为放热过程。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或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对大小决定的。在恒压条件下,由于量热计为绝热系统,溶解过程所吸收的热或放出的热全部由系统温度的变化放映出来。如下图 :量热器+ KNO3水溶液t1,p量热器+水+ KNO3t1,p H量热器+ KNO3水溶液t2,p H1=0 绝热由图可知,恒压下焓变H为H1和H2之和,即:H=H1+H2 绝热系统,Qp=H1所以,在t1温度下溶解的恒压热效应H为:H=H2=K(t1-t2)=-K(t2-t1) 式中K是量热计与KNO3水溶液所组成的系统的总热容量,(t2-t1)为KNO3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变化值t溶解。设将质量为m的KNO3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水中,KNO3的摩尔质量为M,则在此浓度下KNO3的积分溶解热为:solHm=HM/m=-KM/mt溶解 K值可由电热法求取。Kt加热=Q。若加热电压为U,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强度为I,通电时间为则:Kt加热=IU 所以K =IU/t加热 真实的t加热应为H与G两点所对应的温度tH与tG之差。 三、 试剂与仪器 试剂:干燥过的分析纯KNO3。 仪器:量热计,磁力搅拌器,直流稳压电源,半导体温度计,信号处理器,电脑,天平。四、 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mL去离子水,倒入量热计中并测量水温。2称取2.72.9gKNO3(精确到0.01g)。3先打开信号处理器、直流稳压器,再打开电脑。自动进入实验测试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点击“打开项目”,选择“溶解热测定”,再点击“打开项目”,输入自己学号和称取的样品重量。4系统提示装入试样的后,立即装入待测试样;5等待测试结果,注意数据变化。测试完毕,系统自动保存。读取五、数据处理 (1)作盐溶解过程和电加热过程温度一时间图,外推法求t溶解与t加热。 答:t溶解 =2.091 t加热=1.893(2)总热容量K=610.7 (3)积分溶解热solHm=46105.5 六、思考题 (1)溶解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本实验求得的KNO3溶解热所对应的温度如 何确定?是否为溶解前后系统温度的平均值? 答:温度 压强 由外推法求得 不是 (2)为什么要用作图法求得t溶解与t加热?如何求得?答:实验存在较大的误差,便于校正。 外推法作直线求得 (3)本实验如何测定系统的总热容量K?若用先加热后加盐的方法是否可以? 答:Kt加热=IU Kt加热=Q。 K =IU/t加热 不可以,有较大误差 (4)在标定系统热容过程中,如果加热电压过大或加热时间过长,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 答:会 因为是由 Kt加热=IU Kt加热=Q。 K =IU/t加热 实验二 有机物燃烧热测定一、实验目的 (1)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奈的恒容燃烧热。 (2)掌握氧弹式量热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中总热容量标定与温差校正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物质的燃烧热是指1摩尔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若燃烧在恒容下进行称恒容燃烧热(Qv),在恒压下进行称恒压燃烧热(Qp)。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得的燃烧热是恒容燃烧热,Qv= -CMt/m,式中,t=t2-t1是燃烧前后系统温度的变化;m、M分别是被测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C是系统的总热容。实际使用中更多的是恒压燃烧热Qp,Qp可用式Qp=Qv+nRT方便地求得。式中n为燃烧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三、试剂与仪器试剂:苯甲酸、萘、镍铬丝、氧气等;仪器:HR-15数显氧弹式量热计。如下两图分别是氧弹式量热计和氧弹的结构简图。四、实验步骤1用标准苯甲酸标定量热计的热容量C(1)截取10cm镍铬丝;(2)将预先压成片状干燥的苯甲酸样品(1g左右)放人坩埚内,然后将坩埚放在氧弹金属支架的环上,切不可触及坩埚;(3)拧紧氧弹盖及放气孔,接上充氧气往氧弹中缓缓充人氧气;(4)往内筒中加人4000ml去离子水,调节内筒水温;(5)把氧弹放人内筒的固定座上; (6)打开电脑,HR-15型氧弹式量热计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内容设置。(7)然后点击“开始”键进行实验测量。实验分三个阶段:初期、主期、末期。注意记录温度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点火成功,主期温度明显升高,否则,点火不成功。(8)测量完毕,停止搅拌,取出温度传感器插人外简内,打开筒盖,拔下点火电极插头,取出氧弹,用放气帽按下放气阀,使气体缓缓放出至常压。(9)实验完毕,氧弹筒体及所有的内件必须冲洗干净。2测定萘的恒容燃烧热(1)将预先压好片的试样品放入坩埚,按上述热容量C的测定完成实验步骤(1)(8)。(2)键盘操作:五、数据处理恒容燃烧热Qv= -CMt/m。但精确的计算应用下式:Qv=-C(tn-t0+t)-gb-(-5.98)VOH-M/m (1)已知苯甲酸的恒容燃烧热为-26446 Jg-1,计算本实验量热计的总热容量C=13261J/C (2)计算萘的恒容燃烧热Qv=323.4J/mol和恒压燃烧热Qp=498.73J/mol 六、思 考 题 (1)为什么量热计中内筒的水温应调节得略低于外筒的水温? 答:根据称样量范围,升温变化应在1.52度之间,所以选择起始水温低于环境1度左右,以减少因未采用绝热式热量计而引起的热辐射误差。 (2)在标定热容量和测定条燃烧热时,量热计内筒的水量是否可以改变?为什么? 答:不可以 控制变量,减少误差,具有可比性(3) 为什么在数据处理时要计算温度校正值上t?怎样计算? 答:系统与环境热交换引起 t=-0.5(r+r1)n- r1n1 r为初期温度变化率 r1为末期温度变化率n为主期内每半分钟温度上升不小于0.3的时间间隔数(点火后的第一个时间间隔不管温度升高多少,都计入n中),nl为主期内每半分钟温度升高小于0.3的时间间隔数。实验三 差热分析一、 实验目的了解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差热曲线的分析方法,测定CuSO45H2O脱水过程的差热曲线及各特征温度;测定KNO3的晶型转变过程的热效应。二、 实验原理(1)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差热分析(D.T.A)是热分析方法的一种。其根据是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如脱水、晶型转变、热分解等)时,都有其特征的温度,并往往伴随着热效应,从而造成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此温差及相应的特征温度,可用以鉴定物质或研究其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差热峰的面积与过程的热效应成正比,即:式中m为样品的质量;T为温差;t1,t2为峰的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为差热峰的面积A。K为仪器参数,与仪器特征及测定条件有关。(2) 温差T的测量,是用两对相同型号的热电偶同极串联组成一个温差热电偶,如图2-16所示,其中A、B表示组成热电偶的两种不同金属材料。 (3)在实际测量时,由于样品与参比物的比热容、导热系数、粒度、装填情况等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差热曲线的基线不一定与时间轴平行,峰前后基线也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 试剂与仪器试剂:CuSO45H2O,参考物Al2O3,标准物Sn。 仪器:热分析电炉,CKW-1000系列温度控制仪,XWT系列台式自动平衡双笔记录仪。四、 实验步骤(1)熟悉综合热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熟悉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2)根据教师指定的实验样品,设计控温程序,包括开始温度、升温速率、终止温度、保温时间、气体流速等。(3)按照设计的控温程序运行控温程序,对样品进行热分析操作,实时采集数据。在微机上观察有关参数及绘出的曲线。(4)控温程序结束后,让加热炉降温。处理数据,打印图谱和有关数据。图像分析:1. 在AB段,=0,样品没有发生热效应,等于参考物的温度;2. 在BD段,峰向下凸起,样品吸热;3. 在EG段,锋向上凸起,样品放热;4. 在HJ段,峰向下凸起,样品吸热。实验四 热重分析实验一、 实验目的了解热重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热重曲线的分析方法,测绘NaHCO3、BaCl22H2O的脱水热谱图并予以定量解释。二、 实验原理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当样品在程序升温过程中发生脱水、氧化或分解时,其质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将对应关系绘制成图,即得到热重谱线图(图4-1)。图4-1 热重谱线示意图图中ti应该是样品的质量变化达到天平开始感应的最初温度同样tf是样品质量变化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图线的形状、ti和tf的值主要由物质的性质所决定但也与设备及操作条件(如升温速率等)有关。ti、tf往往不易确定故采用如图2-29所示外排法得到。本实验分别测试NaHCO3、BaCl22H2O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时质量的变化,测求其分解反应温度和两个脱水温度并验证如下反应步骤:NaHCO3 Na2CO3+ CO2+ H2OBaCl22H2O BaCl2H2O+ H2OBaCl2H2O BaCl2+H2O三、 试剂与仪器试剂:BaCl22H2O(AR),NaHCO3(AR)。仪器:电子天平(精度0.1mg),热分析炉,CKW-1000系列温度控制仪。四、 实验步骤(1)装好设备,在天平右臂挂好坩埚,调节天平到平衡位置,并记下读数。(2)取下空坩埚,称取0.15g左右的NaHCO3放在其中,轻轻振动,使之自然堆积。然后将坩埚仍挂回天平右臂上,使其垂直地置于电炉的恒温区域之中。(3)把测温热电偶插入电炉,热电偶的热端尽量接近坩埚,并接好温度控制仪。(4)设置好控制程序,控制温度升高速度为每分钟3度。(5)每隔1度记录天平的读数与相应温度,直到200度为止。(6)按上述步骤测量BaCl22H2O的两次脱水温度与失重量。五、 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条件,列表记录测定数据(测得的温度应考虑用标准物质草酸分解温度118度进行标定后的温度校正值)。(2)以天平读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分别作NaHCO3、BaCl22H2O的失重热谱图。(3)用外推法求出NaHCO3的分解反应以及BaCl22H2O的两次脱水的起始温度ti和结束温度tf.(4)试将BaCl22H2O两次失重的量与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关系相验证。六、 思考题(1) 热重分析中升温速率过快或过慢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答:升温速率越大,测试测得的温度滞后现象越严重,起始失重温度和终止温度测定值变得越高,分解温度范围也会变得更宽。对于分解失重不太敏感的样品的TG测试,如果升温速率太快,样品来不及作出充分响应,失重台阶就会测不准或测不出。(2) 简述热重分析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特点是使样品处于程序控温下,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函数,从而得出物质在一定温度区间的反应特性以及热稳定等信息。实验受浮力,实验盘、挥发物的冷凝、升温速率、气氛、试样质量等因素的影响。1、 分析草酸钙的TG曲线:(1)在AB段, A点为样品的质量变化达到天平的开始感应的最初温度。起始温度为147,初始的质量为8.42毫克,草酸钙发生分解反应,分解成CaCO3和CO2,质量也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到达B点时,初步反应结束,终止温度为219,此时质量减少到7.58毫克,温度变化为72,由于草酸钙分解,质量减少1.22。(2)CD段刚开始未分解的部分草酸钙继续反应,同时反应(2)也开始,由于中途会产生气体,所以质量进一步减少。(3)EF段,温度达到673度,为分解CaCO3的分解,CaCO3分解为CaO和CO2。2、分析草酸钙的DTG曲线: DTG表示重力对时间的导数,即反应在在一段时间内质量减少的速度从而反应出反应的效率及反应种类。(1) 在GH段,由于反应温度不是很高,反应进行的相对缓慢,质量减少的速度也比较小,所以曲线也相对来说比较平缓。(2) 在IJ段,温度升高了,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减少的更快一些,曲线也更陡峭一些。(3) 在KL段,进行反应(2),由于已有一部分的CaCO3已经分解,碳酸钙的浓度减少,相对反应速率会慢一些。实验五 溶液表面张力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气泡的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原理和技术。(2) 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表面吸附量。二、 实验原理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受到液体内部分子与表面层外介质分子的不平衡的作用,具有表面张力。气泡的最大压力法(或最大泡压法)是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之一。基本原理如下:当玻璃毛细管一端与液体接触,并往毛细管内加压时,可以在液体的毛细管口处形成气泡。设气泡在形成过程中始终保持球形,则气泡内外的压力差p(即施加于气泡的附加压力)与气泡的半径r、液体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可由拉普拉斯(Laplace)公式表示,即p=2/r。而压力差p则由小变大,然后再由大变小。当气泡半径r等于毛细管半径R时,压力差达到最大值pmax,因此pmax=2/R。由此可见,通过测定R和pmax,即可求得液体的表面张力。三、仪器与试剂仪器:表面张力测定实验装置。 试剂:正丁醇溶液(0.20molL-1、0.40 mol.L-1、0.60 molL-1、0.80 molL-1)。四、实验步骤(1)通过活塞调节水滴滴入增压瓶中的速度,使气泡从毛细管口逸出,速度控制在每分钟515个。记录微压差仪读数,得pmax。(要求至少测定三次,然后取平均值。)(3)同上测定0mol,0.02mol.L-1,0.04 mol.L-1,0.06 mol.L-1与0.08 mol.L-1正丁醇溶液的pmax。注意 在每次调换溶液时,测定管和毛细管均须用待测液淋洗。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计算不同浓度的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浓度0.00mol/l0.02mol/l0.04mol/l0.06mol/l0.08mol/l表面张力4.283.873.653.002.95(2)绘出-c曲线图,在-c曲线图上求出各浓度值的相应斜率,即d/dc.浓度0.00mol/l0.02mol/l0.04mol/l0.06mol/l0.08mol/ld/dc13.32-13.2543-14.556-10.3213-6.2319(3)计算溶液各浓度所对应的单位表面吸附量。浓度0.02mol/l0.04mol/l0.06mol/l0.08mol/l表面吸附量1.31.62.30.5六、思考题(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如果插入一定浓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保持气泡为球形。无法测得实验结果 (2)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答:气泡半径r等于毛细管半径R时(3)为什么要求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必须均匀而间断?如何控制出泡速度? 答:有利于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达到吸附平衡,并可减少气体分子及气体与器壁之间的摩擦力,才能获得平衡的表面张力。控制出泡速度依靠调节分液漏斗来实现。若出泡速度过快,将使表面张力测定值偏高实验八 电导法测量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溶液电导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1.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C与原始浓度C和电离度有以下关系(1):,在一定温度下KC是常数,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来测定。(2): ,式中 为电导池常数,以Kcell表示;为电导率。(2)式求出其电导率。弱电解质HAc的 可由强电解质H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暖气并联施工方案(3篇)
- 防诈骗红色活动策划方案(3篇)
- cad大样施工方案(3篇)
- 文职厨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题目及答案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阅读滋润我成长作文800字8篇
- 冬天小学生作文范文11篇
- 给蒙古小朋友的一封信900字14篇
- 项目管理 课件 第十三章-项目融资管理T
- 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 康复治疗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应急调度员电话压力疏导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户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 2025年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特种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建议
- 学校快递驿站管理制度
- 四川电网新建电源并网服务指南(2025年)
- 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补产假工资协议书
- 呼吸肌功能解析与临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