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_第1页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_第2页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_第3页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_第4页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检验系李子博、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绪论、第一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一、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指的是临床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指的是以核酸、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在结构、功能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第一代诊断技术早期细胞学检查、第二代诊断技术生化指标分析(20世纪50年代)、第三代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20世纪60年代)、第四代诊断技术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20世纪70年代末)、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的发展、 以第三代技术疾病的表型变化为依据,非特异性、迟滞性难以早期诊断、分子诊断、以疾病基因和表型为对象,寻找特异性、敏感早期诊断、预测、窗口时间: HBV56天(缩短6-15天) HCV70天(缩短41-60天) HIV22天(缩短10-15天)、1、分子生物学检查标志物2、建立实用可靠的检测技术方法。 方法进行学评价和临床意义评价,3 .建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主要任务是1978年,KanYuet-Wai首次应用液相DNA分子杂交技术成功诊断镰状细胞贫血的产前基因,证明检测诊断已进入基因诊断时代。 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基于DNA分子杂交技术的诊断方法。 -开展遗传病基因诊断,简悦威(美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出生于香港,195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80年获香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他于1972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工作,现任该校罗氏达蒙教授。 Kan yuet-wai yuetwakanandandreem.dozy.polymorphismofdnasequenceadjacenttomh-globinstructuralgene : c.natl.acad.SCC 开展多基因多因素疾病的基因诊断,第二阶段:基于PCR技术的诊断方法。 开展获得性基因病(病原微生物)的基因诊断,第四阶段:以DNA测序技术和生物质谱技术为代表的检测技术。 第二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应用,基因组DNA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子靶标,DHPLC技术,一、病原生物基因组,一.菌种鉴定:通过测序和探针杂交鉴定结核杆菌。 2 .确定病毒感染和病毒载量:3.病毒分析:4.细菌耐药性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基因变异,1 .病原基因的分子缺陷:单基因病原基因检查:2.线粒体基因变异:3.肿瘤相关基因:4.DNA位错融合基因: 3, 基因多态性1 .基因定位与遗传病相关分析2 .药物代谢酶与血药浓度3 .疾病诊断与遗传咨询4 .多基因病的研究5 .器官移植合格与个体识别4 .循环游离核酸、肿瘤、产前诊断、第三节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查的发展与应用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病原微生物(病毒、病原菌、衣原体、 螺旋体等)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血友病、血红蛋白病、产前婴儿检查肿瘤的分子诊断:个体化医学:1,临床应用,80年代以来,基因检查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标准检查项目,主要用于感染性和遗传性疾病等的诊断。分子诊断技术在我国,对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子诊断有严格的管理-项目批准:卫生部批准-实验室:通过检查,定期检查仪器和器材-试剂:国家药监局批准-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工作-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评价对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什么? 多基因(多因素)疾病的分子诊断? 什么? 2、存在的问题,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重现性差,质量控制困难,分子诊断标准化和监管体系问题迫在眉睫;仪器设备要求严格,操作复杂,费用高,分子诊断应用于临床的前提分子诊断技术方法标准化; 建立了分子诊断标准化操作程序,建立了分子诊断标准化实验室测量方法的标准化,建立了分子诊断项目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评价体系,从单一病因诊断发展为综合检查诊断。 3、发展趋势;从分子杂交、PCR等单一技术诊断发展为有机组合多技术联合诊断。 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