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薄海霞《记承天寺夜游》.ppt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薄海霞《记承天寺夜游》.ppt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薄海霞《记承天寺夜游》.ppt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薄海霞《记承天寺夜游》.ppt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薄海霞《记承天寺夜游》.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他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的一生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猜猜他是谁,应县第八中学薄海霞,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做积累。2、反复诵读,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3、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走进作者,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解题,随笔式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四个多月后,获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作者写这篇短文时,被贬黄州已经四年。,写作背景,读准课文,1、听朗读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自由放声朗读。,3、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合作译读全文,要求: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记得字词又多又准。,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月色入户:(4)遂至承天寺:(5)怀民亦未寝:(6)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高兴的样子,门,于是、就,睡,形容水的澄澈。,原来是,只,罢了,思考、想到,读懂课文,读文章想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他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2.夜游之时作者看到的景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处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呢?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为什么要为何独寻张怀民?,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背景链接,明确: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志趣相同、遭遇相同。)苏轼此行目的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寻乐,无乐!被贬心情苦闷。,苏轼被贬到黄州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结识了也被贬到黄州的张怀民。他们满腹才情,有着凌云壮志,怎奈世事无情,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当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人的心绪,而这异样的感觉又能说与谁听呢?或许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知晓吧。于是诗人欣然起行,往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同赏月。,3、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灵、皎洁、明净,它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删一删,品修辞,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如,盖竹柏影也。,不好,原句具有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使人如临其境。,问题: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月比喻水(清明澄澈)影子比喻藻、荇(清丽淡雅)影子衬月光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感觉不好,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4、“何处无月夜?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处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呢?,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通达乐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何理解”闲人“一词?,“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悠闲赏月的欣喜等微妙的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高尚情操。,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用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磨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