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PPT课件_第1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PPT课件_第2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PPT课件_第3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PPT课件_第4页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讲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主讲:王恩春,.,2,绪论,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1.本课程主要研究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状况和幼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2.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3,主要学习参考资料,教材: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陈文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1.学前教育史,唐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学前教育史,周玉衡、范喜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3.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5.中外学前教育史,6.外国学前教育史,周采、杨汉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主要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资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说明、实施方案、教学辅导、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作业及评讲、自检自测、复习指导)中国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5,主要内容,专题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专题二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专题三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专题四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专题五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一)、(二),.,6,主要内容,专题六外国古代学前教育专题七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专题八外国近代学前教育专题九外国现代学前教育专题十外国当代学前教育,.,7,专题一:中国古代学前教育,.,8,专题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发展情况;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9,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时间: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社会形态:生产资料公有,无阶级,成员之间平等互助儿童教育形式:儿童公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教育者:无专职人员,主要是老人教育地点:“庠”(原始社会后期产生),.,10,小资料,庠,音xang,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在各种文献中记录为养羊或存放粮食的地方,由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看管,后演变为儿童公育场所,.,11,教育内容:,(1)生存教育:劳动技能与生活习俗(2)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3)美育:歌舞、音乐、绘画(与宗教祭祀有关)(4)体格与军事训练:锻炼体魄、使用武器、作战方法,.,12,主要教育特点:(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13,2.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公元前2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产生阶级,进入奴隶制社会,实行“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儿童教育形式:家族教育或家庭教育教育者:有专职人员(如:三公、三母)教育地点:天子和诸侯的王宫内教育内容:婴幼儿身体养护;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礼仪训练;文化知识启蒙,.,14,2.1有计划的学前教育“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n)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礼记内则(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记录),.,15,最初的早教“课程表”,礼记内则(编者注:礼记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儒家经典之一)中记载了一份婴幼儿教育年序表: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同食意即:婴儿刚会吃食就教他使用右手,能说话了就要教他恭敬听话。以后依次教习数数、辨认方向,教育他男女有别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张“课程表”比较侧重于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与现代意义上的早期教育所强调的情绪、气质、智力等多方面的调教还有些距离。但后来,较成熟的观点很快缩短了这个距离。,.,16,2.2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教育制度:保傅教育制度始于殷商,完善于西周,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物的制度。,.,17,关于“三公”“三少”“三母”师保傅分别指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太保负责保育身体,太傅负责道德培养,太师负责传授文化知识和统治经验。另设少保、少傅、少师,合称“三少”,.,18,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子师负责教育道德行为规范,慈母负责供给衣食和其他需要,保母负责料理睡眠。,.,19,2.3奴隶社会的胎教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的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生长、发育的教育过程。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始于西周,并建立有明确的胎教制度。,.,20,小资料,西周文王之母太任、成王之母周妃后,均在怀孕时对胎儿施以胎教,以孕贤君,后人誉为“贤妣”。,.,21,2.4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1)宗法家族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2)学前教育局限于奴隶主贵族阶层(3)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年龄划分(4)能随儿童年龄增长制定相应教育计划(5)学前教育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建立了保傅、乳保、胎教制度,.,22,想一想:为什么在奴隶社会能产生专职学前教育人员,能产生学前教育计划,能重视胎教?,根本原因:阶级的产生君权的至高无上统治者德行培育的重要性天下兴盛、国祚绵延。推动力:对胎教、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了初步认识。,.,23,3.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时间:春秋战国鸦片战争(1840)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下的宗族家长制,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核心儿童教育形式:家庭教育教育者:统治阶级有专职人员,普通家庭为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教育地点:宫廷或家庭,.,24,3.1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1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1)为培养统治人才(统治者角度)(2)齐家治国的基础(理想角度)(3)光耀门楣(家族角度),.,25,小资料,“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26,3.1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3.1.2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1)生活常规:童子礼,卫生习惯(2)思想道德:孝悌、崇俭、诚信、为善、立志(3)文化知识:识字(“三百千”)、诗赋(4)身体保健:抗疾、游戏,.,27,小资料,“三百千”指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28,3.2封建社会的胎教,胎教研究的历史线索,.,29,3.2封建社会的胎教,(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古代胎教,实指母教,间接影响胎儿,直接影响母亲,母亲接受常规、性情、道德、学识等训导后可对胎儿出生后的继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30,3.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1)打破“学在官府”,平民家庭开始实施学前教育(2)教育内容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