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教学实践与反思(1)_第1页
《观察蚂蚁》教学实践与反思(1)_第2页
《观察蚂蚁》教学实践与反思(1)_第3页
《观察蚂蚁》教学实践与反思(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蚂蚁教学实践与反思(1) 观察蚂蚁是苏科版科学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授课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捉几只蚂蚁。为了不伤害蚂蚁,要想办法引诱它,可以在筷子上粘点糖,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透明的瓶子里。课堂上,我在导入环节了解了孩子们捉蚂蚁的情况,很满意。第二个环节是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师:请你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蚂蚁,然后用笔画一只,你行吗?生:行!师:蚂蚁要画得大一些,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可是我们捉到的蚂蚁有大有小,你画的是多大的,怎样告诉别人呢?生:用尺测量再把数据写在画蚂蚁的纸上。师:很好,在画纸的上面写上说明,就能让人看懂你的画了。师:请画得最快的5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展示。开始吧!孩子们边看边画,十分认真,很快,全部完成。效果如何呢?先看前面这5个作品:一个没有触角;两个画了8只脚;还有一个虽然画了6只脚,却把其中的2只脚画到了腹部;只有一个孩子画得比较规范。再看看其它孩子画的:好家伙,居然有一个小组的孩子全都把蚂蚁画成了四条腿。怎么会这样?我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师:同学们,我们画的蚂蚁有三个问题:1、脚有几只?2、脚长在什么位置?3、是否有触角?现在你想怎么做呢?生: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蚂蚁。师:请同学们看清楚后,把画修改好。这一次,百分之百全对。第三个环节是观察两“家”蚂蚁的相处情况。师:如果我们把两“家”蚂蚁放在一起,他们会怎样相处呢?生:我想会和平相处把!生:不对,他们到一起就打架,我以前看见过。师:谁说得对,怎样检验呢?生:做实验。我把烧杯和实验记录表发给他们。孩子们经过一番探究与观察后,进行汇报,各组都完成得比较好。两“家”蚂蚁相处情况甲 家乙 家现 像结 论2只蚂蚁2只蚂蚁( )只2 +( )只( )只( )只不打架( )第四个环节是研究蚂蚁喜欢吃什么。师:请各组把鞋盒子和准备的食物拿出来,猜一猜现在我们要研究什么?生:研究蚂蚁喜欢吃什么。师:讨论讨论怎样研究呢?生:把各种食物分开放在鞋盒子里,围成一个圈,然后把一“家”的蚂蚁倒在圆圈的中心,观察蚂蚁去吃那种食物。生:应该把不同的食物都取一点,基本上同样多,那样会公平些。师:要是每种食物都有蚂蚁去吃,怎么办?生:看看吃哪种食物的蚂蚁多。师:对,数一下数目,记录下来,再进行比较。生:老师你看,蚂蚁很紧张,到处乱爬,什么也不吃。生:老师,我们也是师:同学们,蚂蚁被我们困在这里,远离家人,对美味佳肴都不感兴趣了,它现在想什么呢?生:它想回家。师: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课后反思:我真后悔“研究蚂蚁喜欢吃什么”这项实验没有提前做一下,教学真是马虎不得。我要吸取教训:“只有亲自体验在前,实验设计才有成功的把握。”想到这,我立即出去捉几只蚂蚁,拿着放大镜对着瓶子仔细观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蚂蚁有几只脚,根本看不清。我真笨,课堂上怎么不拿瓶子亲自看个究竟呢?唉!记住吧:“只有亲自参与活动,才能给与正确的指导。”不过,失败中也有点收获:让我发现了“水分”,课堂上的“百分之百的全对”,原来却含有“百分之百的水分”,这种现状必须彻底改变。第二课时课一开始,我便问学生:“关于蚂蚁你想知道什么?”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后,我就让各组讨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然后把孩子们带出教室观察蚂蚁。在活动中,不断有学生跑来告诉我他们的观察结果。25分钟后,我们回到教室进行汇报交流。生:我们看见蚂蚁往家里搬运东西,来来往往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生:我给他们补充,蚂蚁遇见自己搬不动的东西,就跑去找别的蚂蚁来帮忙,然后大家一起搬。生:我在书上看到:蚂蚁能搬动比自己重200倍的东西呢。生:我们发现蚂蚁不会游泳。我们把蚂蚁放在水中,它拼命地蹬腿,一会就死了。生:我们发现大蚂蚁不爱吃白糖,小蚂蚁爱吃。我们把大蚂蚁放在白糖上让它吃,她拼命逃跑,后来我们看见有许多小蚂蚁过来吃。生:我们发现蚂蚁爬的时候经常用触角碰碰地,遇到同伴也碰碰触角。蚂蚁可能是用触角寻找食物,和交流信息吧?生: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蚂蚁是用触角交流信息的。很快,各组就没什么可汇报的了。课后反思: 经过不断地学习与研究我才慢慢地感悟到:我教观察蚂蚁完全是照搬照套依附教材的做法。看起来,场面很热闹,孩子们都在自行参与、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但并不实在、有效。孩子们以动手实验为核心的科学素养并没有呈正相关的增长。学习兴趣仅仅停留在对实验器材的好奇上。老师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在老师“权威”的“引导”下,孩子们进行的是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