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资料城市与城市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罗马帝国盛时的为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Timgad)保存的最完整。 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聚落。魏邺称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 罗马帝国代表为公元69年火山爆发所掩埋的庞贝(Pomoeii)城。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4.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出现管子(城市选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孙子兵法和商君书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图题:周王城平面想象图,曹魏邺城(实现了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平面图,唐长安复原图,元大都复原图。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存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1.空想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3.欧文的“劳动交换银行”和“农村合作社”,主张建立“新协和村”4.博立叶“法郎吉”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今天的规划界都把“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的城市规划,所制定了的个城市规划大纲叫雅典宪章。 大纲提出:城市 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邻里单位: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区规划”的理论。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我国1989年通过城市规划法1991年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设施开发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2.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3.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20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5年。 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2.确定市、区、居住去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3.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等 5.确定工程干道的位置、走向、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的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1.详细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块地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规定交通出入口、停车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 3.提出各块地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的要求。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城市规划的审批: 1.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2.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城市、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国务院指定城市的总体规划,由所在地、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城市产业为 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城市自然条件的分析包括资料的勘察、收集和按规划阶段的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 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在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几个方面。 影响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风是以风向和风速两个两来表示 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1.对城市布局,平面与空间结构2.对高点的利用,竖向规划3.地面坡度的多方面的影响4.小气候5.通讯 平地要求不小于0.3%的坡度以利于地面水的排除和汇集。 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好,适合各种用地 二类用地:需改造,对工程项目有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修建付出代价高 我国1990年后制定并颁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把城市用地分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 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共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 居住用地的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概念是较早地从理论上以居住地域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10000-15000户30000-50000人 小区20*-4000户7000-15000人 组团300-700户1000-3000人 工业对城市的影响:大型的工业企业可以促进新城市的产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工业用地布置的要求: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地形,水源,能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工业特殊,其他)2.交通运输的要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连续运输)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防止废水污染,防止工业废渣污染,防止噪声干扰)4.工业区与住宅区的空间关系 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原则: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并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第七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影响: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干道网密度衡量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占有的比例,单位是公里/平方公里(km/km2)。 干道恰当的间距是600-1000米,相应干道网密度为2-3km/km2。 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红线宽度30-45m 2.次干道(区干道)红线宽度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红线12-15m 城市道路系统形式: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路幅宽度是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度宽度的总和,由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决定。 道路宽度是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由交通量决定。 混合交通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400辆/小时 机动车道的宽度=所需要的车道数一条车道所需要的宽度 一般车道宽3.5米左右,快速干道3.75-4米。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 一块板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适用于道路红线窄(小于40米)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通需要。 二块板是中间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 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中间机动车道,两旁非机动车道,适用于道路红线大(大于40米)机动车多,要四条以上车道,行车速度以及非机动车多的主干道。 城市道路横断面应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以及城市用地具体条件确定。 规划城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 停车场用地估算每辆汽车用地面积:小汽车30-50平方米,大型车辆70-100平方米,自行车1.5-108平方米。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人口每人0.8-1.0平方米计算,机动车场地80-90%,自行车场地10%-20%。 城市外围靠近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附近,占城市全部停车位的5%-10%。 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的停车位数应占全部停车位的50%-70%。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大于200米,一般地区不大于300米。 自行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半径一般50-100米,不得大于200米。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内容:1.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和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 确定规模,人口数量(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 3. 确定居住建筑的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 4.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5. 确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 6. 确定绿地、活动、休憩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 制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 确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估价。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居住区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 居住区规模受那些影响:1.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2. 城市道路交通; 3. 居民行政管理体制; 4.住宅层数 居住区一般人口5万人为宜,用地在50-100hm2左右。 居住区按照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城市内的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 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邻里单位六条基本原则: 1.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 2.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 4.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 6.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 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5000-10000人,用地10-20hm2。 2. 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方式为 居住区住宅组团 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 3. 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规划结构方式为 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代住宅的类型:一类是供以家庭为居住单位的建筑,一般称为住宅;另一类是供单身人居住的建筑,学校学生,工矿企业的单身职工居住的建筑,一般称为单身宿舍或宿舍。 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的因素: 1.住宅层数: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1层,每公顷相应增加建筑面积1000m2左右,6层住宅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都经济。 2.进深: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加大进深有利节约用地。 3.长度:住宅单元拼接越长,山墙也越省。 4.层高: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 住宅的规划布置应建立在建筑群体组合的基础上,与居住区总的规划结构相结合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布置周边布置混合布置自由式布置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1.成组团的组合方式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3.整体式组合方式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构图的主要手段:1.对比2.韵律和节奏3.比例和尺度4.色彩5.绿化6.道路7.建筑小品 居住区服务设施的分类 教育: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医疗卫生:医院、诊所、卫生站;商业、服务:食品、菜场、服装;文化、体育:俱乐部、影剧院、图书馆;金融邮电:银行、储蓄所、邮电局;行政管理: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市政用地:公共厕所、变电站;其他:街道工业、手工业等 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为居住区级:800-10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居住组团级:150-200米。 小学服务半径为500米,中学为1000米。 学校建筑的层数以室内外活动的要求、用地的条件和建筑技术经济而定。 上海中学5层小学4层,北京天津中学4层小学3层,浙江中学3-4层小学2-3层。 居住区道路功能:1.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这是主要而大量的;2.通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