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来生物入侵是“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的例子,2003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科院联合首次发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近年来,互花米草、水葫芦、紫茎泽兰、威根、湿地松粉蚧等外来入侵物种已严重危害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外来入侵物种,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制定并发表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从此,“生物入侵”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豚草、空心莲子草、毒麦、互花米草、青蛙、非洲蜗牛、美国白蛾、福寿螺、概念分析、外来物种引进:一国积极引进培育、栽培,丰富国人餐桌,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物种。 生物入侵:自主引进,而非本国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物种迁移扩散。 外来物种来源:畜牧、栽培、观赏和宠物饲养外逸、人为交通工具偷渡、生物预防接种、宗教放飞、栖息地变化导致地理屏障消失、科研机构逃逸(少)、生物入侵途径:1.人为引进:意识和无意识两种。 (1)故意导入:人为故意实施的引种,故意将某种引种移动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和扩散潜力外(这种引种是允许还是不允许)。 (2)无意识的导入是指某种以人或人的传输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形成无意识的导入。 这种侵入不是人为的原因,而是通过风媒、水体的流动和昆虫、鸟类的带子,植物种子和动物的幼虫、卵和微生物自然移动,由生物危害引起外来物种的侵入。 例如紫茎泽兰、微甘菊、美洲斑潜蝇是通过自然因素侵入中国的。 生物入侵途径:2.自然入侵,植物界的“杀手”到处不生草,牛羊中毒,新入侵物种的安全性评价,入侵物种的安全性评价:入侵地和可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受到的外来生物威胁的不良状态的程度,大小和概率的评定。 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影响入侵物种安全性的因素:入侵地区潜在适应区扩散速度和方式本身的生长和防止繁殖特性的困难和费用经济,危害社会和环境的其他潜在危害等,红脂大小是独角仙d,1998年在中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引进是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与北美洲的发生情况不同,不仅攻击树势衰退的树木,还攻击健康的树木,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红火蚁:农业和医学害虫,来自南美洲。 20世纪30年代传入美国,2001年和2002年通过集装箱和草皮从美国扩展到澳大利亚、台湾、中国广东省吴川县,扩展到广东省内的其他城市和香港、澳门。 如果被红火蚁咬,会引起毒性反应,轻症者皮肤瘙痒起泡,重症者会引起呼吸困难和休克等过敏反应。 医生建议受伤轻微的话,自己用肥皂水冲洗,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不舒服的话,为了不引起事故,必须马上就诊。 香蕉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又称香蕉烂根病,是香蕉、花卉栽培业和许多经济作物最危险的专用寄生线虫,寄主范围非常广,已报道的寄主植物有350多种。 香蕉、胡椒、椰子、槟榔、鳄梨、姜黄素等寄主植物的地下部分和附着的土壤是香蕉穿孔线虫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由于该线虫危害严重,55个国家实施了政府控制,中国也是禁止该线虫入境的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 黄顶菊:“黄顶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外来杂草,原产于南美,又称“南美黄顶菊”,部分地区人称“野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黄顶菊”根系发达,耐盐碱,消瘦,抗性强,繁殖速度惊人,一株“黄顶菊”能产数万至数十万粒种子。 黄顶菊株高低差大,高至2米,低至10厘米左右,叶形近椭圆形,开花时花色十分鲜艳。 “黄顶菊”可以严重压迫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有“黄顶菊”生长的地方,其他植物难以生存,侵入农田,威胁农牧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入侵物种构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侵入我国各种生态系统的外来有害物种达520多种,陆生植物最多(233种),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91种)。 中国入侵物种种类繁多,入侵物种起源分析表明,中国从北至南、东至西跨越5个气候带:寒带、中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这样的自然特征是中国容易受到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物种都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北美: 30%南美: 24%亚洲: 20%欧洲: 17%非洲:6%大洋洲:3%外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沿海省外来入侵生物种类较多,内陆和西部地区较少,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整体趋势中国入侵物种的地理分布(种数)为:广东、江苏、福建、云南、台湾较少:宁夏、青海、西藏、材料一:亚洲鲤鱼体型大、食量多、自然好战、逆水。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 他们渡海,离开家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着环境大使的使命。 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湖中许多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 初志不错,但美国人忽视这四种鱼其实是“双刃剑”。 亚洲鲤鱼繁殖力强,难以与本土鱼类竞争。 目前,亚洲鲤鱼占领美国自然水域,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接近美国动植物避难所五大湖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宣布花费25年在芝加哥运河附近建造巨大堤坝,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 材料2013年亚洲鲤鱼在美国国内的分布图,1 .说明亚洲鲤鱼在美国的分布情况,分析其扩散方向。 (三点)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 亚洲鲤鱼喜欢逆水而行,因此其扩散方向从河流的下游向上游,从干流向支流扩展。 (3分)、材料1 :亚洲鲤鱼体型大,膳食量大,天生善战,喜欢逆水而行。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 他们渡海,离开家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着环境大使的使命。 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湖中许多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 初志不错,但美国人忽视这四种鱼其实是“双刃剑”。 亚洲鲤鱼繁殖力强,难以与本土鱼类竞争。 目前,亚洲鲤鱼占领美国自然水域,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接近美国动植物避难所五大湖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宣布花费25年在芝加哥运河附近建造巨大堤坝,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 材料2013年美国国内亚洲鲤鱼分布图,2 .分析美国亚洲鲤鱼大量繁殖造成灾害的原因。(8点)密西西比河流域水质好,水草等食物多,有利于亚洲鲤鱼大规模繁殖的亚洲鲤鱼体型大,缺乏天敌作为外来物种,美国人不喜欢亚洲鲤鱼,没有人类的大量捕获。 美国水域巨大,河网密集,生长空间广阔的亚洲鲤鱼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美国纬度与中国大致相同,河水温度适合亚洲鲤鱼生长的材料1 :亚洲鲤鱼体型大,食量多,天生好战,喜欢逆水。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 他们渡海,离开家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着环境大使的使命。 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湖中许多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 初志不错,但美国人忽视这四种鱼其实是“双刃剑”。 亚洲鲤鱼繁殖力强,难以与本土鱼类竞争。 目前,亚洲鲤鱼占领美国自然水域,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接近美国动植物避难所五大湖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宣布花费25年在芝加哥运河附近建造巨大堤坝,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 材料2013年美国国内亚洲鲤鱼分布图,3 .亚洲鲤鱼入侵对美国有什么不利影响? (6点)侵占本地种的生存空间,引起本地种的死亡和灭绝危机,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亚洲鲤鱼的入侵打击了美国内河渔业,减少渔民收入的亚洲鲤鱼的入侵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破坏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的材料1 :亚洲鲤鱼体型大,膳食量多,天生好战,喜欢抗水。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 他们渡海,离开家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着环境大使的使命。 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湖中许多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 初志不错,但美国人忽视这四种鱼其实是“双刃剑”。 亚洲鲤鱼繁殖力强,难以与本土鱼类竞争。 目前,亚洲鲤鱼占领美国自然水域,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接近美国动植物避难所五大湖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宣布花费25年在芝加哥运河附近建造巨大堤坝,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 材料2013年美国国内亚洲鲤鱼分布图,4 .对于接近的亚洲鲤鱼,当地应采取什么措施保护五大湖地区。 (8点)在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地区之间建设水闸和电气门,加强亚洲鲤鱼扩大范围的监测,提高人们呼吁大量食用从原产地引进亚洲鲤鱼天敌的捕鱼力,阻止亚洲鲤鱼进入五大湖地区。 材料1 :亚洲鲤鱼体型大,饭量多,天生好战,喜欢逆水。 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进了“亚洲鲤鱼”。 他们渡海,离开家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着环境大使的使命。 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湖中许多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 初志不错,但美国人忽视这四种鱼其实是“双刃剑”。 亚洲鲤鱼繁殖力强,难以与本土鱼类竞争。 目前,亚洲鲤鱼占领美国自然水域,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接近美国动植物避难所五大湖地区。 2014年1月,美国政府投入180亿美元,宣布花费25年在芝加哥运河附近建造巨大堤坝,防止亚洲鲤鱼侵入五大湖。 材料2013年美国国内亚洲鲤鱼分布图,5 .开发入侵物种食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一举管理入侵物种的重要方法,但美国人民不习惯吃亚洲鲤鱼,他们追踪,把希望寄托给中国的食物。亚洲鲤鱼回乡,在中国市场被热卖还是遭到冷遇,希望同学们预测,说明理由。 (6分),热卖(2分)。 理由: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的美国保鲜技术先进,运输条件好的亚洲鲤鱼多为野生,肉质鲜嫩,纯天然不受污染。 (理由是任意2分4分),冷遇(2分)。 理由:长途运输和保鲜成本过高会导致市场价格上涨(2分)冷冻鱼不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2分)。 一、生物入侵的原因,一.生物入侵传播途径。 外来生物入侵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路径和人为路径。 (1)自然途径:自然界植物逐渐侵入其他生态系统,由于根、茎、叶的繁殖、种子的传播,其传播非常缓慢。 自然媒介和动物媒介传播。 自然媒介主要指风、水流等动物媒介主要通过动物侵入植物和携带,将种子传播到其他地区。 (2)人为方法:有意引进一些物种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但最后无法控制,外来物种泛滥受害。 不经意间引进是指外来物种乘坐陆上交通、海上运输、空运等,旅客和其他人不经意间带入。 问题后反思,生物入侵的原因是:2.外来物种本身能抵抗干扰,干扰后恢复力大,能在逆境中生存,易入侵的3 .新生态环境缺乏天敌和其他抑制生存的生物因素4 .全球变暖加速了生物入侵过程,扩大了生物入侵范围。 5 .引起生物入侵的其他因素(1)对生物入侵认识不深,思想重视不足,故意将外来生物带入国内。 (2)立法跟不上,对外来生物入侵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制约,缺乏科学有效的检验和检疫监督手段。 (3)国家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外来生物入侵的全面生态效应研究不足。 (4)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一部分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生物。 (5)媒体宣传和公共教育能力不足,公众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未渗透。 问题后反思,二是生物入侵的危害,1 .农林产品,造成产值和质量下降,成本增加2 .影响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占领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原有物种的死亡和灭绝危机3 .破坏生态平衡4 .影响人畜健康和贸易4 .给入侵地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问题后反思,三是预防措施,一是要在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方面加强立法,严格执法。 2 .建立生物入侵预警机制。 3、加强出入境检疫,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法律法规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了解各国外来生物入侵趋势,警惕防范于未然,借鉴原产地管理经验。 5 .提高公众的生物入侵和生态安全意识。 化学防治(包括诱饵、驱避剂、毒药)通常被认为是不优选的。 7 .机械防治:手工或机械处理8 .生物防治:引进入侵物种天敌。 知识转移1 .材料美国在20世纪初从中国引进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亿亩以上,现在美国已经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 原料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世界性的公害植物。 20世纪30年代,随着货物运输和农产品进口,豚草传入中国,迅速传播开来。 豚草是我国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公布的16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含豚草花粉的空气被没有抗体的人吸入后,会出现哮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豚草是农作物的大敌。 由于其生长迅速,竞争力强,可以压倒另一年的植物生长,独占一方土地,农地荒芜,且无收获。 (1)“外来物种引进”和“生物入侵”是不同的概念。将材料与学到的知识相结合,指出“外来物种引进”与“生物入侵”的区别(4点),外来物种引进:一国积极引进培育、养殖,丰富国人餐桌,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物种。 (2点)生物入侵:自主引进而不是本国,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物种迁移扩散。 (2点)、知识转移、1 .材料一美国在20世纪初从中国引进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亿亩以上,现在美国已经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 原料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世界性的公害植物。 20世纪3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烧结原料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锅炉设备试压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碱盐水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阳极炉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广播电视线务员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煮呢机挡车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冷链食品安全管理员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保险行业竞争加剧下2025年客户分层策略与精准营销方案探讨
- 视频内容创作的智能化与高效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离婚协议法律条款标准范本解析
- 急性会厌炎护理查房
- 混凝土模板工程验收表(含续表)GDAQ2090202
- GB/T 29466-2023板式热交换器机组
- 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演进及研究框架
- 中国教育史全套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