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ppt_第1页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ppt_第2页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ppt_第3页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ppt_第4页
中国哲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教易学,道教易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章伟文,中国哲学专题,第二节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的关系,复习与思考:“易学”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什么?,一、相同之处: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皆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特点。二、相异之处:儒家易学以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人事”;道教易学的“人事”,主要指的是个人的修炼之事。,举例一:儒家易学以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人事”:,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举例二:儒家易学以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人事”:,举例三:道教易学的“人事”,主要指的是个人的修炼之事:,举例四:道教易学的“人事”,主要指的是个人的修炼之事:先把乾坤为鼎器,后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悟真篇,三、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是相待、互补的关系1、两者皆是推阐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论形态。(1)所谓“天道”,指的是以周易卦爻象辞所表征出来的宇宙天地间阴阳对待、流转的自然理体。(2)其所谓“人事”,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方式,即人文化成。(3)两者皆认为,“天道”与“人事”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2、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具有相待性。(1)儒家易学建人伦、明教化,强调“由人之天”。即从社会现实出发,建立文化制度体系,引领现实世界符合天道。(2)道教易学发天道、明自然,强调“由天之人”。即以自然之理作为人文化成的基础,反对文明制度的过度泛滥对人性的“异化”。,3、道教易学与儒家易学应该互补。(1)儒家易学强调礼乐教化,推崇人文精神,弊在容易导致社会的僵化和人性的“异化”。(2)道教易学强调自然无为,推崇自然精神,但可能缺乏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社会责任感。(3)故应将儒家易学的人文精神与道教易学的自然精神相结合,既弘扬儒家易学刚健中正,济世、救世的担待精神,也培护道教易学涵虚脱俗,超越、恬淡的逍遥精神。,思考题:,如何理解道教易学、儒家易学在易学史与中国哲学史中的价值与地位?,?,课后阅读书目,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四卷,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2、朱伯崑、郑万耕等主编:易学基础教程,广州出版社1993年版。3、萧汉明、郭东升:周易参同契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1版。4、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谢谢指导,第五节邵雍、张载的政治思想一、邵雍的政治思想1、政治进步与否的标准:义与利“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义不能胜利,自然多忿争。”(观物吟)2、政治统治的基本形态:皇、帝、王、伯(1)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皇、帝、王、伯四个主要阶段,其中,三皇时代以道化民;五帝时代以德教民;三王时代以功劝民;五伯时代以力率民。人类政治的统治形态主要取决于统治者以道、德、功、力来化、教、劝、率天下等的不同形式。(2)三皇时期:以道化民“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无为无有之谓也。无为者,非不为也,不固为者也,故能广。无有者,非不有也,不固有者也,故能大。广大悉,备,而不固为固有者,其唯三皇乎。是故知能以道化天下者,天下亦以道归焉。所以圣人有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斯之谓欤?”(3)五帝时代:以德教民“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夫让也者,先人后己之谓也。以天下授人而不为轻,若素无之也。受人之天下而不为重,若素有之也。若素无素有者,谓不己无己有之也。若己无己有,则举一毛以取与于人,犹有贪鄙之心生焉,而况天下者乎?能知其天下之天下非己之天下者,其唯五帝乎?是故知能以德教天下者,天下亦以德归焉。所以圣人有言曰: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其斯之谓欤?”(4)三王时期:“以功劝民”“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夫政也者,正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谓也。天下之正,莫如利民焉。天下,之不正,莫如害民焉。能利民者正,则谓之曰王矣。能害民者不正,则谓之曰贼矣。以利除害,安有去王耶。以王去贼,安有弑君耶。是故知王者,正也。能以功正天下之不正者,天下亦以功归焉。所以圣人有言曰:天地革而四时成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斯之谓欤?”(5)五伯时期:“以力率民”这一时期重“力”、尚“争”,以力争利,取利不以义。“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夫争也者,争夫利者也。取以利不以义,然后谓之争。小争交以言,大争交以兵。争夫强弱者也。犹借夫名也者,谓之曲直。名也者,命物正事之称也。利也者,养人成务之具也。名不以仁,无以守业。利不以义,无以居功。利不以功居,名不以业守,则乱矣。民所以必争之也。”(皇极经世)3、政治的根本精神:仲尼之道“千世之事业者,非三皇之道而何?万世之事业者,非仲尼之道而何?是知皇、帝、王、伯者,命世之谓也。仲尼,者,不世之谓也。仲尼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是,则何止于百世而已哉,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4、政治发展的规律(1)伏羲八卦和六十四卦圆图所体现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阳在阳中,阴在阴中皆顺行”的周易卦爻的阴阳消长之理,也就是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理。“天地之气运。北而南则治,南而北则乱,乱久则复北而南矣。天道、人事皆然。推之历代,可见消长之理也。”“虽圣君在上,不能无小人,是难其为小人。虽庸君在上,不能无君子,是难其为君子。自古圣君之盛,未有如唐尧之世。君子何其多耶?时非无小人也,是难其为小人,故君子多也。所以虽有四凶,不能肆其恶。自古庸,君之盛,未有如商纣之世。小人何其多耶?时非无君子也,是难其为君子,故小人多也。所以虽有三仁,不能遂其(2)圣人政治要贵“未然之防”“复次剥,明治生于乱乎?姤次夬,明乱生于冶乎?时哉!时哉!未有剥而不复,未有夬而不姤者,防乎其防,邦家其长,子孙其昌。是以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3)政治规律与人为的关系“仲尼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诚哉,是言也!自极乱至于极治,必三变矣。三皇之法无杀,五伯之法无生。伯一变至于王矣,王一变至于帝矣。帝一变至于皇矣。”“大过本末弱也,必有大德大位,然后可救。常分有可过者,有不可过者。有大德大位可过者也,伊、周其人也,不可僭也。有大德无大位不可过也,孔、孟其人也,不可,诬也。其位不胜德邪,大哉位乎!待才用之宅也。”“苟有命世之人继世而兴焉,则虽民如夷狄,三变而帝道可举!惜乎时无百年之世,世无百年之人,比其有代,则贤之与不肖何止于相半也!时之难不其然乎,人之难不其然乎!”二、张载的政治思想1、“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1)继承儒家传统仁政思想,主张“为生民立道”,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以及人,乃其方也。必欲博施济众,扩之天下,施之无穷”“道远人则不仁”(正蒙至当篇)(2)“足民”思想。“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故为政者在乎足民,使无所不足,不见可欲而盗必息矣”(正蒙有司篇)2、“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