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_第1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_第2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_第3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_第4页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本章须要掌握的重点:1、脏腑掌握脏腑学说的特点掌握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系统连属掌握脏腑之间的关系2、气血津液掌握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掌握血的生成、功能与循行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经络4、体质掌握体质的含义,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脏腑1、脏腑学说的定义和特点: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理论。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征象,指脏腑功能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藏象,即人体内脏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表现在外的征象。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理论核心,它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脏腑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联系形体官窍,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体现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脏腑2、脏腑的特点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为中空管腔结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承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包。结构中空有腔类似腑,却藏精气而不泻类似脏。3、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区别功能特征与实体器官之别。不能等同。,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脏腑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心为“君主之官”,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领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心主脉:心是心血脉系统的主导。,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脏腑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2)心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心主神明又称心主神志、心藏神。指心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心是神志活动的主宰。其根源在于,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一节脏腑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2、心的系统连属(1)心开窍于舌(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肺为相府之官,是主持周身之气的重要器官。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肺主全身之气。(2)肺朝百脉肺朝百脉:全身之血脉会聚于肺。肺有助心行血的功能。,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3)肺主宣发、肃降宣发:肺气向上升腾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包括排浊气,布精微,宣发卫气、排出汗液三个方面。肃降:肺气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作用。包括吸清气,转精微,清吸道三个方面。两种功能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肺(4)肺主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宣发外达皮肤汗液,肃降下达肾脏尿液。,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2、肺的系统连属(1)肺主皮毛(2)肺开窍于鼻(3)肺在志为悲忧(4)肺在液为涕,(三)脾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是消化、吸收、输布营养和水液的主要器官。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主升清运化:消化、吸收、转输。脾主运化: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主升清:指脾运化功能在气机方面的特点,以上升为主。一方面,脾将水谷精微上输肺、心、头、目;另一方面,其升举之力,可防止内脏下垂。,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脾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2)脾主统血统,指统摄、控制、管辖。脾主统血,指脾可以统摄、控制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使其不能溢出脉外。,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脾2、脾的系统连属(1)脾主肌肉、四肢(2)脾其华在唇,开窍于口(3)脾在志为思(4)脾在液为涎,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肝是疏畅气机、调节气血、协助消化的重要器官。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2)肝主疏泄疏泄:疏通、畅达之意。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2)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协调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生殖功能,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四)肝2、肝的系统连属(1)肝主筋,其华在爪(2)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3)肝在志为怒,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肾肾为先天之本。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以及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藏精,指肾对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藏于肾,并促进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其无辜流失,为精气充分发挥生理作用创造条件。肾中所藏之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肾的功能通过肾中精气的作用而体现。,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肾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这一作用通过肾阴与肾阳的协调来实现。肾阳:具有激发、推动、温煦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肾阴:具有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2)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这一功能通过肾的气化来实现。肾中精气是津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的原动力。肾的气化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直接相关。水液代谢过程:胃(入口)、脾(运输)、肺(分发)、肾(主持)、三焦(通道)尿、汗、粪、呼出之气(终产物)体外。(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2、肾的脏腑系统连属(1)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2)肾开窍于耳及二阴(3)肾在志为恐(4)肾在液为唾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一)胆:1、贮存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二)胃:1、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2、胃主通降,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六腑(三)小肠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四)大肠传化糟粕。,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五)膀胱贮尿、排尿(六)三焦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奇恒之腑(一)脑1、脑主精神活动2、脑主感觉功能,(二)女子胞1、主月经2、主孕育胎儿,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二节气、血、津液(精)一、气(一)气的基本概念1、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2、气是指脏腑的各种功能活动的动力。如心气、肺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气的生成来源: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与气的生成相关的脏腑:肺脾胃肾。其中脾胃最重要。,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四)气的运动形式:基本形式:升、降、出、入。(五)气的分类根据来源、分布及功能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血(一)血的基本概念: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具有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血的生成:1、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2、精血的互化。精血同源。3、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津血可以互损。,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包括皮毛筋骨。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四)血的运行:血在脉管中循环运行,心、肺、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津和液同属于水液,来源于水谷,赖脾胃化生,但其性状、功能和分布部位都有所差异。津:性质清希、流动性大、布散皮肤体表肌肉孔窍、可渗注血脉,起滋润作用者;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贯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津液可以互相转化。,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相关脏腑:肺、脾(胃)、肾(膀胱),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津液的功能:滋润和濡养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润泽皮毛,肌肉,润滑关节。,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第四节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一、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1、心与肺:气血运行。2、心与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3、心与肝:血液与精神情志。4、心与肾:水火关系。5、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6、肺与肝:气机调节。,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7、肺与肾:水液代谢和呼吸。8、肝与脾:对血液的调控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协调。9、肝与肾:精血同源。肝肾之阴相互滋生。10、脾与肾:先后天相互滋生。,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饮食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过程的协调相继。六腑以通为用。,第三章中医学的生理观,(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表里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