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建立:曹丕死后,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统一: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衰亡(1)原因:西晋统一以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西晋的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战争不断,耗竭了西晋的国力。(2)灭亡: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相关链接:八王之乱。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更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越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闯王司马颞、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乱,史称八王之乱。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消耗殆尽,隐藏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迅速爆发。4.少数民族的内迁(1)开始时间:东汉末年。(2)内迁的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相关链接:“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五族内迁后,内迁各族受汉族统治者的压迫,加剧了各族间的矛盾。同时,在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的斗争中,他们共患难、共命运,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都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不能称他们为“异族”或“外族”,他们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影响: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知识点二:淝水之战1.东晋的建立: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2.前秦统一北方(1)建立和发展: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2)淝水之战概况:383年,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进攻东晋,秦军由于军心涣散,结果大败。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南朝的开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和原因(1)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原因东汉末年开始,北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大量迁到江南,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南迁的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江南地区的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政策。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思维拓展: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看法。提示:我国古代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使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这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在当今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情况。如三峡移民、外出打工、外出经商、外商到中国投资办厂、到外地读书等。无论是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建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同样使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流动,促进了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当然,如果对流动人口管理不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问题。2.江南地区开发的成就(1)农业: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2)手工业:冶金技术采用了灌钢法,这是一大技术进步,广泛用来制造兵器、农具。制瓷业也得到发展,瓷器在这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3.江南开发的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例题1】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入侵,灭亡了西晋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四个选项都与西晋的灭亡有很大的关系,但致使西晋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以致经济衰退,被匈奴所灭,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极其腐败,因而得出正确答案是A。答案A【例题2】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有()长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 B. C. D.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战争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秦赵两军曾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答案B【例题3】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施行仁政 B.社会比较稳定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D.自然条件优越点拨本题为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正确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判断晋江(福建南部主要河流)属江南地区。分析选项,首先排除A项,B、C、D三次均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但只有C项是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C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小时候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期,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开始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建功立业、复兴晋国的共同的远大理想。一天半夜,祖逖被鸡鸣声吵醒了,便叫醒刘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