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志思惠王亚萍黄丹吴红霞胡建红那比优,小组成员,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经验分析及对拉萨古城的启示,丽江古城发展现状,丽江旅游发展经验分析,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目录,丽江古城是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并具纳西族独特风采。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名族古城。,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质感细腻,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古街,古桥,木府,泸沽湖,丽江古城发展现状,游客过度集中,旅游空间布局有待优化(由于交通建设落后,泸沽湖老君山等景区的可进入性差游客主要集中在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周边),老君山,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严重流失(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饮食文化、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正在流失;而小孩子不学母语,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也不喜着纳西族传统民族服饰),旅游行业要素发展不平衡(丽江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吃、住、行等各方面发张不平衡的现象),1,东巴字画,丽江古城发展现状,人口置换严重(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古城原有的传统特色过多商家的进驻和商业活动严重打乱古城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旅游的“符号化”倾向(丽江古城中到处充斥着刻画有东巴字画的t恤衫、雕刻、绣品、印染等,东巴文化被简化成符号。),环境污染问题(绿化不够,垃圾问题,河流污染,已成为普遍现象破坏性开发严重),2,冲古草坪,丽江古城发展现状,对外宣传营销方式单一,并且主题定位错误(缺少品牌意识,采用传统的媒体宣传方式,形式单一,投入资金少/艳遇一座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丽江旅游产品十年以来以观光为主,观赏性建筑多,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景点与设施较少不注重体验),缺乏专业旅游管理人才(随着古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待解决的专业问题,古城管理人才和工作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没经过专业培训),3,丽江旅游发展经验分析,丽江的风景特色在于纯,往往只能在人们的梦中出现。(就自然旅游资源来说,丽江的风景的特殊之地在于清纯。雪山,碧水,蓝天,薄雾,绿树,繁花,静中有动,以静为主;远近相衬,相得益彰;上下呼应,交相辉映;冷热相间,体验奇特。这些景色在人间构造了一个“天堂”的奇观。),丽江的文化特色在于活,这些文化大多没有经过过多雕琢。(就人文旅游资源来说,丽江的文化是鲜活的,不像一些地方那样,为了发展旅游而附会的历史或传说。在丽江,传统在保留,信仰在传承。平民生活仍然在延续着传统。),1,丽江旅游发展经验分析,(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丽江的魅力还在于纯净的自然和鲜活的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凸显了自然与人文的原生态。民族的传统与信仰使人们主动地保护着自然环境,维系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被现代人归结为可持续发展。更为难得的是,这里不仅保持了多种当地文化并存的和谐,还体现了当地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丽江旅游资源的魅力在于纯净的自然与鲜活的文化相结合。,2,丽江旅游发展经验分析,丽江旅游的竞争力在于它的产品顺应了国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从全球的角度来说,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跨进了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的理念与需求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表现为,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更加苛刻,“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等负责任的旅游更加受宠;旅游者对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外出旅游所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到此一游”,而是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需求独特的体验。),3,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新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位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八廓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打造品牌,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坚持突出民族特色明确主题定位,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突出藏传佛教文化、藏民俗文化和藏医藏药文化三大主题。,1,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出反映拉萨古城特别是老城区的山水等自然资源,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节庆参与等。注重游客的参与与体验。开发一些具有拉萨本土文化,又能让游客体验参与的活动。,1.转经:宗教圣城体验2.藏医藏药探源与体验、雪顿节、藏历新年等民族节庆体验3.骑行拉萨河,2,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提高拉萨古城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拉萨古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拉萨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政府保护,民间传承。,3,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古城保护,古城保护“图”与“底”的协调。在拉萨古城保护中,不仅要重视单体纪念性建筑遗迹即“图”的保护,还应重视对“底”的保护,也就是对传统民居、街巷空间、古树名木等构成的历史环境的保护。,规划将对拉萨古城的历史环境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的文物古迹保护和民居的整体景观保护;城市肌理街道空间的保护;古城独特整体格局的保护。以此维护古城风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营造古城的整体氛围,创新古城的生命力。,4,丽江古城对拉萨古城的启示,提高拉萨古城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确保拉萨古城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滴滴入股协议书
- 车辆风险押金合同协议
- 还贷免责协议书模板
- 建筑设计与施工合同及协议
-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试题研究
- 《当代生产管理策略》课件
- 猪肉购销合同
- 民政合作协议书
- 语培课程合同协议书模板
- 返建房房屋合同补充协议
- 《社区居家养老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 DBJ41-139-2014 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 2023-2024年外卖骑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MOOC】跨文化交际入门-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历史-中国-史前史)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中医饮食调养指导
- 3人合伙经营鱼塘协议书
-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 第15课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课件】-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2024年大学毕业生三方协议范本(二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