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日本.pptx_第1页
第11课古代日本.pptx_第2页
第11课古代日本.pptx_第3页
第11课古代日本.pptx_第4页
第11课古代日本.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茜(夕晖),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有何联系?,唐,元末明初,清末,民国,遣唐使,倭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后汉书东夷传,“倭女王(邪马台女王卑弥呼)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并赍(j)诏赐金、帛、锦罽(j,用毛做成的毡子)、刀、镜、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谢恩诏。”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最高统治者称“大王”,私有领地,地位近似奴隶,“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乎海北九十五国。”大和倭王致刘宋顺帝(478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日本书纪,日本史书中第一次出现“天皇”一词。,7世纪时,日本依然处于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遭受压迫,反抗不断。,政局动荡,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权臣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孝德天皇即位后,效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大和国宫廷政变乙巳之变,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同时期中国的情况,繁荣稳定,“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646年6月,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改新之诏,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改新之诏,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改新之诏,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改新之诏,“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贵族之间征战不休。,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皇权旁落,豪强贵族权倾朝野。贵族之间征战不休。,天皇制中央集权,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土地国有,征收赋税,发展迅速。,新,大化改新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应当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三世一身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地方豪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建立时间:,建立者:,12世纪晚期,源赖朝(征夷大将军),源赖朝(11471199),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首领:,征夷大将军,地位:,凌驾于天皇之上,影响:,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士道。,武士道精神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日本武士,内容:,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事亲之孝、待妻之义、对子之慈都必须让位于对主公的忠诚。,实质:,以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为篮球魅力所征服的少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打进全国大赛,在“天人”控制幕府时期,仍然坚持并贯彻自己“武士道”的坂田银时,一、6世纪前的日本,二、大化改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三、武士和武士集团,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1972年中日建交,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