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道家(老子)【先秦诸子选读】稿_第1页
【高中】道家(老子)【先秦诸子选读】稿_第2页
【高中】道家(老子)【先秦诸子选读】稿_第3页
【高中】道家(老子)【先秦诸子选读】稿_第4页
【高中】道家(老子)【先秦诸子选读】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经典品茗,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老子其人,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莱子说太史儋说隐君子说,老子其书1、老子即道德经老子又名道德经,道教尊其为道德真经,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81章。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2、道德经中的“道”“道”的基本含义:一是指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终极根源;二是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三是指社会人生的基本准则。“道”的基本特征:内涵的抽象性、特性的自然性、存在的永恒性、功用的广泛性。,3、道德经中的“德”道德经中的“德”是指“道”的功用或显现,是事物得于“道”而形成的内在特质,是人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德”:天地之德、自然之德;“下德”:人间之德、社会之德。,老子基本思想,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他所期待的是:人们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们返回到真诚质朴的生活形态与心境。,ThePhilosophyofLaozi,无为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此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不争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欲望。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柔弱意在不可恃强凌物,强悍暴戾。柔弱非懦弱。柔,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虚无虚,是形容道体的,“道”体是虚状的,虚状的道体却发挥着无穷的作用,万物从这个虚空中蓬勃生长。“无”,一是指,道的无形无色不可见;一是指“空的空间”。虚静期待人们凝练自己的生命深度,发展自己主体的精神空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疏通文意。2、结合当下,谈谈你对每一则的理解。3、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进行品析。4、完成名师一号课内练习,老子智慧补充,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9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3章: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2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之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25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31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41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5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