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ppt_第1页
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ppt_第2页
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ppt_第3页
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ppt_第4页
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与生态环境三个水平上的保护。,规划指导思想,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注重多样性生物及其群落的保护层次,引入优势特色生物,丰富城市园林绿地植被种类,营造绿色滨海家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划期限,依据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之相衔接。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规划目标,近期(20042010年):试引入100种乡土木本植物种类,引种成功率达80%以上。远期(2011-2020年):试引入200种乡土木本植物和野生濒危植物,30种外来优秀植物,引种成功率达80%。成为浙江沿海特色明显,植物种类丰富、独特的国内外亚热带生物(植物)的培育和展示基地。,以科学性理论为指导、规划建设中亚热带植被特征,体现台州市特色生物(植物)美学,园林物种丰富,遗传种类多样,生态系统稳定,有效改善城市内、外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分析,生物多样保护的方式1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采取对物种单体保护和对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物种单体、群落、生存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椒江绿色生态廊道、兰色滨海生态廊道的途径,将市域主要森林生境、近海洋生境、湿地生境、城市生境构建完整的生态网络,解决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2调查各种植物分布特征、生态适应性,确定影响台州市主导绿化植物的主导生态因素,寻找绿化植物适宜的群落构建区域,建立生态信息管理系统,划分适宜的植物生态应用群落,防止植物配置随意性。3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体现园林植物美学功能,实现物种丰富、遗传多样,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健康、稳定,通过绿地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培育,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结合生产绿地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基地,优化绿化植物品种,并进行选育、保存、繁育和示范,确保新优植物的科学推广。重点开展滨海防护林植物,水生湿地植物,珍稀濒危植物、观色叶子植等种质源的选育工作,扩大新优植物苗木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5利用生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合理生产培育以专类植物为主题的生物种类,即作为中医药的后备资源,又丰富了园林植物种类。6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群落,不仅丰富和巩固园林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自我分解能力,吸引一些野生动物、乡土植物、鸟类昆虫回归城市绿地中,有特色的野生动物也是城市生活的一大亮点,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7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构成城市园林绿地的基础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通过近自然的多种形式的植物配置手法,提高绿地的复杂性,发挥绿地的自然潜力。使绿地生物与无机的环境之间良性循环,具有稳定性和自维持的机制和能力,形成自然更新和调控。,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东濒东海,南邻温州,西与金华市、丽水市毗邻,北与绍兴、宁波两市接壤,介于东径1201712156,北纬28012921,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倚靠括苍山脉、天台山脉和北雁荡山脉,境内地貌由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湾、岛屿组成,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即全市山地面积约占70.4%,内陆水域面积约占2.8%,平原面积约占26.8%,大陆岸线745公里,陆域面积9411平方公里;12海里以内海域面积7316平方公里,岛屿276平方公里,500平方米以上岛屿97个,环境背景,北支由仙霞岭向东北蜿蜒伸展的天台山脉,从台州市西北部伸入,经仙居北部,至天台县的华顶山(海拔1098米)、括苍山顶(海拔1113.4米),继续向东北延伸至三门中部的湫(海拔882米),往东缓缓入海中支是浙闽边境洞宫山蜿蜒展转后,自西南部入境的括苍山脉,其中临海市的米筛廊,海拔1382.4米,为本市最高峰。括苍山脉是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南支属北雁荡山脉,由南入境,至温岭、黄岩、乐清交界的太湖山(海拔734米)后分成二个分支,一分支向泽国、路桥方向延伸成为低丘。另一分支折向东南绵延至沿海楚门、玉环,直逼海洋成岛屿,境内地形地貌,气候,台州市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严寒,水热充沛。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炎热多雨,呈热带气候特征。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温凉,具亚热带气候特征。由于复杂多样的地貌影响,使光、温、水等方面重新组合,形成山地、河谷盆地、平原、沿海及岛屿等多样小气候类型。海岛气候受海洋水体影响,在温度效应上,夏季海洋对气候的冷却效应最明显,冬季却具有增暖效应,海岛气候与同纬度的大陆相比,具有年温适中、温变和缓、春季增温和秋季降温都较缓慢等特点,台州全市土壤共有9个土类(红壤、黄壤、水稻土、粗骨土、潮土、紫色土、新积土、石质土、滨海盐土),19个亚类,57个土属,145个土种,其中红壤土占46.33%,黄壤土占6.76%;粗骨土占10.75%,紫色土占1.71%,石质土占0.41%;新积土占1.31%,水稻土占21.36%;滨海盐土占8.93;潮土占2.44%。,土壤,市域海岛土壤由4个土类(滨海盐土、潮土、红壤和粗骨土),下属4个亚类、5个土属、7个土种组成,,水文水系台州市域本地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91.3亿立方,其中地表水70.3亿立方,地下水21亿立方。人均淡水资源1100立方(2000年),为全省人均水平的45%,全国人均水平的50%,水资源比较匮乏。台州市域境内有大小河流(含干支流)700多余,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25条。主要有五大水系:椒江水系、金清河、玉环河流、三门河流和椒江河流,而椒江、金清两大河流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市陆域面积80%左右。椒江水系:椒江是境内最大河流,也是浙江第三大河。发源于缙云、仙居与永嘉三县边的括苍山,干流自仙居县天堂尖曲折向东至椒江牛头颈入海,全长209公里,流域面积66.03104平方公里,河道落差800米,平均坡降3.8%,占全市陆域面积65%左右。上游永安溪、始丰溪,分别长141.3公里和134.2公里,流经仙居盆地和天台盆地,在临海市城西三江村汇合灵江。中游灵江,长44公里,宽300800米,为感潮河段,向东折南至黄岩区三江口,汇合永宁江(澄江)后称椒江。下游河口段,自三江口至牛头颈,长12公里,河面宽9502000米,航道顺直,为纳潮河段。出海口两山夹峙,形似天然关隘,称海门,历史上为浙江东南海防要塞。金清水系:金清河横贯温黄平原中部,发源于温(岭)黄(岩)交界的太湖山东南麓,流经温岭市大溪镇,向东从路桥区金清镇黄琅西门口入海,全长50.7公里。大溪河北接温黄平原的南官河、三才泾、二湾河、三湾河、四湾河、五湾河,结成平原水网,具有河湖双重性质。河道纵横密布,北通椒江,南达松门,流域面积1172.6平方公里,为温黄平原排灌、航运水道。,台州湾:台州境内自北而南,较大海湾有三门湾、浦坝港、台州湾、隘顽湾、漩门湾、乐清湾。其中,台州湾位于市东部椒江口外,系古代断裂河谷的一部分,呈喇叭状,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12公里,喇叭口弧长47公里,海域面积34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平坦沙泥质湾底,外有台州列岛、东矶列岛。台州湾内有浙江中部最大港口海门港,两岸为宽广的淤泥质滩涂。海洋水文:台州沿岸水域、岛屿水文错综复杂,有多股海流交汇。主要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其海流、潮汐、波浪、水温、盐度具有自身的特色,海流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的特征,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与生活,潮汐属于半日潮区(共分半日潮区、非正规半日潮混合潮区)和非正规半日潮浅海潮区),浙江沿岸为我国强潮区之一,其分布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岛屿区的潮差从北往南逐渐增大,潮汐的类型和潮高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垂直分布。波浪中的风浪和涌浪主要受季风和台风活动支配,台州大陈岛波高为全省沿海之冠,平均1.2米,最大波浪高度有14.4米,波向东,水温年平均为17.019.0,年变幅较小,盐度水平变化自近海向外海逐渐增加,近海受陆地径流影响明显,盐度呈冬低夏高趋势。海洋陆地水文:台州市岛屿河流陆地主要由山地组成具有以下特点:(1)溪流源短,无常年地面流,遇暴雨便直泻入海,水源涵养困难,干旱时潜水补给有限。(2)降水变率大,年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可相差3倍。(3)水资源总量相对贫乏,降水量比大陆偏少,蒸发量偏大。(4)海岛孤悬海上,淡水靠自身蓄水解决,干旱为海岛突出问题之一。,台州市植被类型特点,台州市为东部沿海城市,含山地、丘陵、水网、平原、沿海滩涂、岛屿等多种类型用地,多类型的小气候条件。生境条件差异大,植被异质性较强,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性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成多种组合形成的常绿阔叶混交林,植被处于马尾松、枫香、木荷、苦槠发展的第三、第四阶段,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并且植被生物多样性呈以下特点:,浙东沿海植被演替的一般模式,1、台州市具备“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体系,其生物分布地带性特色明显,生物种类丰富。2、原有森林不断变迁、消失,即地带性常绿阔叶林逐渐消减,代之以马尾松、杉木等亚热带针叶林、竹林、经济林及一些过渡性的落叶阔叶林,形成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或多种组合形成的常绿阔叶混交林。3、市域在三条山脉:括苍山脉、天台山脉和北雁荡山脉影响下,以玉环楚门、温岭沙山到乐清大荆、雁荡一线为界:4、北侧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天台、括苍山地丘陵岛屿植被片。南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浙南、闽中山丘栲类、细柄蕈树林区,雁荡丘陵低山植被片。5、全市内陆植被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苔藓矮曲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人工植被、农作植被、经济林及果园等,在滨海滩涂地分布有滨海盐生植被和滨海沙生植被,在各类河沟、池坑之内,还分布繁茂的沼生和水生植被,有木本植物91科、320属、881种。,5、海岛植被以上下大陈岛为主,常见的有常绿针叶林、黑松、落叶阔叶林中的日本野桐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楠、青冈、日本野桐林常绿阔叶林中的青冈栎林为海岛常见植被类型隶属125科388属、584种。6、全市湿地类型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分布于椒江、永宁江、台州湾等地,其植被有针叶林湿地植被、阔叶林湿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灌丛湿地植被,约有35科、83种群落。7、市域内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80多种,国家级保护的有15种,列为地区级保护的有14种,滨海及特有植物84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2种,省级保护的5种。8、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的常绿树组成,常以青岗、樟、栲、茶、木兰等为优势代表,针叶林常见杉木、松柏、榧等为优良树种。9、多样性的植被群落、多样的生态系统,使台州市海洋、近海岸、岛屿、丘陵、山地、湿地中有较多的野生动物、近海岸鸟类、湿地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哺乳类动物、鱼类、软体动物的大量存在,使生物呈现丰富多彩的表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劣势分析,1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台州市地处中亚热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区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区的交界处浙东沿海。有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其植被类型丰富,以括苍山为中心的浙东山区,以天台山为中心的浙东丘陵区和以雁荡山脉为主的区域,植被种类多样,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本保障。2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特色植被的开发利用台州市适宜的气候条件,为中亚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区和南部亚地区多种类型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充沛的水热、淡水,咸海水交融的江河,宜于柑桔、枇杷、杨梅、文旦、高橙等多种水果生长,林下缘也适合多种耐荫、半荫植物的生长,宜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也适合特色类植物的开发利用。3植物生境保护良好,创造了多样性生物的生存条件台州市地形地貌多样,在适宜的小气候条件下,植物种群有多种生长发育良好的环境,如西部、东北中的括苍山、天台山自然保护区,城市中的丘陵林地,规划的城市绿脉、绿色廊道、湿地等,都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保护优势分析,保护劣势分析,1缺水型城市台州市本地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91.3亿立方,其中地表水70.3亿立方,地下水21亿立方,人均淡水资源1100立方,为全省人均水平的45%,全国人均水平的50%,属缺水型的城市,对生物多样性和本土植物的要求较高,但现状园林中过多的草坪和外来植物对水资源的考虑较少,将使生物的生长有较多的制约条件。2滨海型城市台州地处浙东沿海,受沿海台风影响较大,从而要求植物根系发达,生长牢固。抗风性能强,植物群落稳定,对乡土树种及其群落要求更高,现状城市中缺少防风固土的植物和有效防风林抵御自然灾害,使滨海城市特色没有体现。3水污染型城市台州市水网纵横,水系众多,椒江水系以类水为主,29.8%的河段不能满足水域功能,金清河水网以劣于类水为主,所有河段均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而台州市路桥、椒江、黄岩中70%以上水体属金清河水网和椒江水网,多数为类水体,永宁江沿黄岩中心区中也属严重污染河流,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和生活废水。这对植物生长因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会有新的物种产生,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另外水体污染使原植物生长受到较大影响,破坏植物群落。,4工业和城市建设的污染台州作为浙东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其工业发展良好,城市建设繁荣,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水体和气体粉尘等污物处理条件较差,产生酸雨现象,城市建设的迅速猛发展,也给城市带来粉尘污染,这样对现状生物的损害较大,对多样性生物生长也产生不利的影响。5无专业科研机构指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多个部门,专业化程度强,并且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状没有专业科研部门的长期研究,不利于本土植物的引种驯化,也不利于已有生境群落的专业保护。6植被类型单调现状城市绿地大部分依丘陵林地而建,黄岩经依九峰山绿地较多,属水网密集型城区,椒江区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城相依,路桥区为依水而建,特色各有不同,公园中现状林地多为次生林,林相单一,植物种类不丰富,未构建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一、现状陆地森林植被水平分布及特点全市林地面积80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2%,以玉环楚门、温岭沙山到乐清大荆、雁荡一线为界,北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天台、括苍山地丘陵岛屿植被片;南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浙南、闽中山丘栲类、细柄蕈树林区,雁荡丘陵低山植被片。植被类型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苔藓矮曲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人工植被(农作植被、经济林及果园)等。在滨海滩涂地分布有滨海盐生植被和滨海沙生植被,在各地的河沟、池坑之内,还分布有比较繁茂的沼生和水生植被。自然植被按照其分布地域不同,全市内陆初步调查有木本植物91科、320属、881种,根据植被生态学原则全市森林分为13个植被类型、83个群系、108群丛。1、针叶林代表树木有马尾松、黄山松、柳彬、林下伴生有枫香、木荷、粗榧、大叶胡枝子、化香、云锦杜鹃、青线柳等。2、常绿阔叶林以甜槠、木荷为代表,组成的常绿阔叶林群丛,主要伴生树种有青冈属、栲属、石栋、绵槠、红楠、华东楠、浙江楠、鹅耳枥属、拟赤杨、山桐子、蓝果树、水青冈、冬青属、青钱柳、光皮桦等。喜热树种渐向本区西南增多,以栲、钩栗、罗浮栲、云山青冈等为主组成常绿林群落,伴生有华南樟、少叶黄杞、猴欢喜、南岭黄檀、杜英、薯豆等。林下有春云实、流苏子、钩藤、闽槐、茵芋等种群。,3、常绿落叶阔叶林以浙江七子花群系,短柄枹、香果树、光皮桦、木荷群系为代表,林下有冬青树、灯台树、卫矛、盐肤木、云锦杜鹃、鸡爪槭、乌荡、满山红、大叶胡枝子、木荷、柃木等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4、针阔叶混交林以金钱松群系,甜槠、马尾松群为代表,伴生有檫树、毛竹、梓木、青冈、苦槠等。5、山地矮林以白桦、山楂、柳杉、胡枝子、岩青岗等为代表,伴生有盐肤木、金银花、椴树、鸡爪槭、映山红、箬竹、莎草群丛等。6、山地灌木为大于950米以上的山地灌木,以野山楂、映山红、栉竹、萱草类群丛为主,另有忍冬、勾儿茶、苦参、盐肤木、兔儿伞、地榆、东风莱等中下层常绿、草本类植物。,7、竹林主要以毛竹林为主,伴生有木荷、化香、香樟、盐肤木、山楂、野鸦椿、算盘子等植物。8、草场植被全市有草山草坡、林隙农隙草地、滨海河谷草甸与林下草丛等草场,主要分布于仙居、天台、临海、三门、黄岩等县市的107个山乡,其中仙居县境内占一半左右。滨海盐生草本植被以温岭县为最多。河谷草本植被零星分布于仙居等地的沿江溪滩。草本植被种类2000多种。以禾本科、豆科为主,间有菊科、蓼科、蔷薇科、莎草科、唇形科、蕨科及小灌木等。滨海盐生草丛,主要以碱蓬、盐蒿、海蓬子、拟漆姑草、野塘蒿、獐茅、盐节草等组成。海滩潮间带有栽植的大米草、互花米草群落,以及芦苇、水烛、糙叶苔草、盐地鼠尾粟等沼生植被群落,空心莲子草、大漂、浮萍、凤眼莲、菱等水生植被群落。,9、人工植被主要建设有黄岩的东梅基地、密桔基地、玉环的文旦基地、温岭的高橙基地、三门的脐橙基地、仙居的密梨基地、临海的板粟基地、天台的笋竹、中药村基地等。,三、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森林是陆地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是陆地上分布最广,影响并改变环境条件最有效的生物因素。森林为大量植物、动物及其它生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和生活的物质基础,陆地动植物的90%物种存在森林中或依赖森林生存,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台州市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裕区,通过以下措施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1、在森林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岛屿与生物地理群落等为指导,调查全市植被的种类数量、高度、胸径,郁闭度、覆盖度、海拔、坡向和坡度等因子,建立数据库,对植被进行分类,对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植物群落及生态系统。2、应用线路调查和样地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等内的植物进行标本采集、鉴定、统计,建立数据库,对实地调查到的植物种类进行编目及濒危状况分析。3、采用线路法、定点观察和夹目法,确定重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调查区区域内采取分析、归纳、实地观测,观察活动迹象(如足迹、粪便、叫声等),结合访查当地居民,判断种类和数量,将实地调查到大中型兽类、鸟类和两栖类爬行动物、昆虫类等动物种类进行鉴定、统计、编目,建立数据库并作濒危状况分析。,4、在对以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地立面调查取得各物种种类、数量、生长环境、分布范围、濒危状况等基本情况下,确定全市重要的保护物种种类:(1)国家级保护物种(2)浙江省省级保护物种(3)台州市市级保护物种(4)调查发现的新记录种或变种、变型,以及在台州市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在以上地区发现的其新分布地点的物种。(5)未列入国家级和台州市级保护名录,但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药用或其他利用价值,受到严重开发利用,资源量正在下降的物种。(6)虽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但在物种群落中与优势植物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个体数量稀少的物种。,5、在物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1)原生性群落(2)群落物种的丰富性(3)群落结构的复杂性(4)群落类型的代表性(5)群落类型的稳定性(6)群落类型的可迁移性等要素的基础上,确定台州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保护群落,(1)核心保护怄区内物种丰富、群落自然性高,区内除经严格限制的科考人员和巡查人员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也不允许其他任何形式的人为干扰破坏。(2)保护小区将保护某个群落类型或少数珍稀物种的孤立的群落所在区域,划分为保护小区,根据保护目标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作用同核心保护区。(3)资源类型保护区物种资源较为丰富,受人为干扰较轻,允许科考人员、巡查人员和少数有特殊需求的游客进入,禁止在区内搞开发建设和其他活动。(4)景观保护区主要为保护和提高该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促进退化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恢复,若为保护旅游景观资源而设立的保护区,区内禁止放牧、砍伐等破坏植被的行为,除旅游道路和相应的景点建设外,严禁就餐、住宿等服务设施的建设。(5)珍稀物种繁殖试验区针对零星分布于保护区域之外,人工管理不方便的物种或分布于保护区域之内,但个体数量稀少,自然繁衍困难的珍稀物种,选择市域适宜地段建立珍稀物种繁育试验区,进行迁地保护或引种实验,实现人工繁育。并开展其他物种的驯化工作,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多样性生物,丰富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6、在取得重点保护物种种类、重要保护群落的基础上,依据植被自然状态、面积大小、生物多样性物种和栖息地的稀有性、观赏的独特性、经济社会及管理因素等条件,确定多种类型的保护区:,7、市域范围中建立以椒江水系为框架的东西向绿色生态廊道,范围自仙居县天堂尖至椒江牛头颈入海口,总长209KM,沿河岸两侧3KM5KM控制线(沿河城市段控制线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而定),连接两域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色廊道等绿色生境斑块,通过绿色生态廊道,将自然生境重新连接,构建台州市的生物中心、生物廊道,并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网络。促进景观的生态稳定性,维持乡土物种的基因库,此绿色廊道,也将成为椒江、台州湾鱼类、海洋生物、两栖动物、鸟类动物的迁移、栖息通道,椒江水系绿色生态廊道具备以下功能:(1)台州市域主要水生植被的基因库。(2)沿椒江水域各类森林植被生境(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色廊道斑块的连接通道)。(3)椒江水域及两岸范围外,各类野生动物之间的迁移、栖息通道。(4)展现台州市地带性植被由山地至丘陵至滨海发展、繁衍、变化的重要景观生态带。(5)是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台州市开展水上旅游的重要通道。,8、建立以保护特色植被为主的科研基地,研究以括苍山为中心的浙东山区亚热带山林区,在建立以刺叶栎、长叶榧、七子花等珍稀植物研究基地,研究以天台山为中心的浙东丘陵中天台鹅耳枥、云顶杜鹃、七子花等植物基地,将两大基地逐步建成浙江省浙东沿海最大刺叶栎、七子花、华顶杜鹃繁育基地。,台州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一览表,近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台州市海洋生态系统由海岛近海岸湿地和海洋共同组成,是近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相对富集区,构成了市域东部的近海洋生态圈,在保护台州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岛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近海与海岸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单调,生境土壤均具有一定的含盐量,局部地段为沙地,受城市环境污染和排污影响较大,各类生物、动物、海洋浮游生物、鱼类等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因此,积极保护好近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海岛生物特点台州市海岛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天台、括苍山地丘陵岛屿植被片,岛屿植被覆盖率为69.1%。因沿海岛屿为大陆下沉而露出海面的残片,其植被与附近陆地相似。其中常绿针林中的黑松林,落叶阔叶林中的日本野桐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楠、青冈、日本野桐林,常绿阔叶林中的青冈栎林,落叶中的芙蓉菊灌丛,常绿灌丛中的柃木灌丛、滨柃灌丛,草丛中的裂叶假还阳参草丛,肉质盐生植被中的碱菀盐生草丛,灌木沙生植被中的单叶蔓荆蔓生灌丛,沼生植被中的大米草群落与互花米草群落等,为海岛特有或珍稀植被。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本市海岛维管束植物584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隶属于125科388属,其中栽培引种植物23科80属118种。分别占浙江省海岛植物总科、属、种数的42.8%、28.3%和14.6%。由于人为樵采等原因,海岛原生植被已不存在。现在为以针叶林、阔叶林为主的植被类型。海岛发现中国及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植物6种;浙江分布新纪录植物2属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种等。根据植被分类标准,这些植物隶属于7个一级分类单位及12个二级分类单位、26个三级分类单位。,海岛野生植物统计:有大科3个,即禾本科、菊科和豆科,占海岛植物总科2.9%;中等科7个,以莎草科,蔷薇科和百合科等为代表,占6.9%;小科和极小科92个,占90.2%。大科和中等科植物虽然科数比例小,但所含属、种数却占一半,是海岛植物区的基本成份。野生植物:大属仅蓼属1个;中等属为胡枝子属、蒿属、茄属等3个,合计占比例1.3%。而小属和极小属合计占海岛植物总属数的98.7%,在属数比例上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本市海岛植物区系的次生性、区系成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种子植物是海岛植物区系的主体,椒江市海岛野生种子植物共288属(占总属数93.5%),剔除其中世界性分布植物37属,在251属野生种子植物中,按地理类型划分:热带成份植物有127属,占50.7%;温带亚热带成份植物有124属,占49.3%。与同纬度大陆相比,植物区系有热带倾向。从物种代表成份来看,海岛热带成份植物多数为分布中心在热带和南亚热带向北修复的衍生类型,代表属有:榕属、合欢属、栲属、樟属、常春滕属、柃木属等等;温带亚热带成份植物中以北温带成份居首位,计54属,占此类属数的43.5%,代表属有松属、榆属、葎草属、蔷薇属等等。海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植物区系又表现出明显的滨海特色,本市海岛计滨海特有植物37种,隶属于24科32属;其中海岛特有9种,如厚叶石斑木、滨柃、倒卵算盘子等。二、近海岸湿地多样性生物特点台州市由北至南近海岸与海岸湿地分为浅海水域、岩石性海岸、潮间砂石海岸、潮间淤泥海岸、潮间盐水沼泽、河口水域、植被群落共有7个植被型和47个群系,以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优势植被类型有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及海三棱藨草群落,通常广泛分布于海岸线内侧堤坝、盐田、新围成的滨海盐土和外侧潮间带高潮位线附近的潮滩盐土上,近海岸及海岸湿地尚有许多特有、稀有群落。盐地鼠粟群落、碱菀群落、矮生苔草群落等局限分布于该类湿地。另外,甜根子草群落、珊瑚菜群落、单叶蔓荆灌丛、砂引草群落、海滨木槿林、苦槛蓝林、秋茄林等属于稀有植物群落。,近海与海岸湿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通常比较单调,结构也较简单,群落中木本植被极为罕见,多由耐盐植物组成。近海与海岸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地貌条件及广阔的滩涂,为各种游禽类、沙禽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丰富的海产生物吸引了大量的水禽。同时由于海岸湿地处于各路候鸟的迁徒路线上,旅鸟种类极其丰富,主要鸟类有黑腹滨鹬、环颈鸻、红胸滨鹬、黑尾欧、翘嘴鹬、青脚鹬等。近海岸湿地区具有多种水系交汇,岛屿港湾众多,水色浑浊,透明度低,营养盐丰富等特色,生态环境条件复杂多变,使海洋鱼类的生态类型也存在多样性。从海域的表面至底层,从河流入海口的低盐水域至外侧的高盐水域,从潮间带到岛屿的岩礁层中,均有鱼类的栖息、繁衍和生长。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及其附近水域种类有鲈鱼、棱鲮、龙头鱼、梅童鱼和近海洄游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珍稀濒危鱼类有5种,其中白鲟属一级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种,中华鲟属一级国家重点保护的易危种,属二级国家重点保护的鱼类有大海马、黄唇鱼、松江鲈鱼等。三、近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近海洋生态系统是维护台州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岛生物富集区,是陆地近海岸植被、耐盐植被、多样鸟类、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台州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一)近海与海岸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1、在台州市东部沿海由北至南,规划一条兰色滨海生态廊道。将沿海各类互相隔离的生境斑块(近海、海岸湿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岛屿、城市绿色廊道、海岸防护林体系、鸟类栖息地、海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范围自三门、临海市、椒江区、路桥区至温岭市、玉环县,沿海岸线向西5KM,向东至东部行政界线)为多种动、植物提供迁移、栖息繁育场所以及稳定持续的物种基因库,兰色滨海生态廊道具备下列生态功能:,(1)台州市市域山地、丘陵、近海、海岸湿地、海洋岛屿等各类生态环境重要保护区。(2)滨海带各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岸湿地、城市绿色廊道中植被基因库。(3)滨海带中游禽类、沙禽类、海洋生物、两栖动物等动物的栖息地、迁移通道、交往、繁育的重要场所。(4)滨海城市重要的抗台风防御前沿。(5)廊道内含有一定数量的野生、濒危动、植物。2、在兰色生态廊道范围调查各类动物、植物的物种种类、数量、生长环境、分布范围、濒危状况,确定保护的种类,建立滨海动植物信息库:(1)国家级的保护物种(2)浙江省省级保护物种(3)台州市级保护物种(4)未列入以上级别,但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较高的观赏、食用、药用或其他利用价值的陆地海洋动、植物保护物种。(5)虽不具备经济价值,但在陆地和海洋动物、植物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种类。(6)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类3、在以上动、植物种类确定的基础上,依据动植物的代表性、稳定性、丰富性、复杂性,确定陆地森林、近海海岸湿地、海岛森林,海洋中重要保护的植被、保护群落、鸟类栖息环境、海洋生物环境。用近自然配置的植被,恢复重要区域的生境。,4、通过定点观察、线路线等多种方法,对范围内的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进行鉴定、统计、编目,建立数据库并作濒危状况分析,确定其保护措施和保护办法。5、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陆地污物尤其是工业污染物排入近海所带来了各类污染,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管理体制,完善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制体系,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建立湿地资源与环境综合监测体系,保持湿地的持续利用。(二)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台州市主要海岛属于近海海域,植被特色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向北修复的衍生类型,具有明显的滨海特色,保护海岛生物多样性是维护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必须的。1、对海岛植被进行全面普查、将植被资源种类纳入生物目录,台州市仅对椒江的大陈上、下岛等94个岛屿进行了海岛资源普查,全市其它岛屿无资源普查资料,今后全面普查之后,将更多植被分类纳入全市植被资源信息库。,近海与海岸湿地重点保护植被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碱蓬群落、芦竹群落、狗牙根群落、盐地鼠尾粟群落、结缕草群落、甜根干草群落、珊瑚菜群落、单叶蔓荆灌丛、砂引草群落、海滨木槿林、苦槛蓝林、秋茄林等。,2、发展以耐干旱、瘠薄、抗风的乡土植物为主,适宜岛屿的生态环境全市岛屿均属于缺水型,植被引用以耐干旱、瘠薄、抗台风、管理粗放型的观赏型、生态型群落类型,植被配置应仿自然群落特征。乔灌木草丛等多种类型的多重组合,形成稳定的群落结构。3、完善植被群落,为多样性动、植物提供栖息场地在引用乡土植被的同时,分析研究其生态习性和特点,吸引鸟禽类、两栖爬行动物在植被中栖息,改善岛屿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提升岛屿的旅游价值。4、在保护、完善岛屿的植物及群落后,建设引种、培育、繁殖基地,将乡土植被应用于陆地沿海防护林、滩涂、城市等地域,加强近海与海岸、岛屿植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针叶林,柏木林,黑松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苦楝林,木麻黄林和黑荆林,红楠、青冈、日本野桐林,灌木,日本野桐萌生,芙蓉菊灌丛,倒卵算盘子灌丛,葛藤蔓生灌丛,柃木灌丛,胡颓子灌丛,胡颓子灌丛,桔园,枇杷园,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一、现状湿地概况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从现状调查来看,台州市湿地资料较少,但其类型非常丰富。全市湿地类型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分布于沿海椒江、永宁江两侧、河网汇集处、水库等地,其植被有针叶林湿地植被、阔叶林湿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灌丛湿地植被。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陆地、岛屿,是滨海城市特有的生态绿地,具备以下功能生物多样性,沿海防护林生态体系,各类海洋生物系统,多种鸟类栖息地,岛屿及滨海陆地特色类植被。河流湿地:以椒江水系,金清河水系为主的纵横交错河网水系,构成了台州市的河流湿地,它们对于城市气候、调洪蓄水,改善城市景观,各类侯鸟的栖息,植被景观的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是近年来受工业、生活污水污染非常严重。沼泽和沼当化草甸湿地:台州市这种湿地类型分类非常少,仅在市域鉴洋湖处有,面积小,以草本植物群落为主,常见的优劣植被类型有沼原草群落、芒群落、华东藨、草群落和水竹林等。库塘湿地:主要以人工水库为主,在水库消落区中距河口较远,且地势低处的植物群落组成通常较为简单,均为一年生植物或多年生宿根性的苔草类及木草类植物,多成单优群落,伴生植物的种类及个体较少,水库一般为城市的重要水源地。,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台州市湿地系统类型多样,这为丰富生物多样性,也为珍稀水禽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沿海岸湿地是世界濒危物种黑嘴欧最重要的迁徒停息地,保护市域湿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划定湿地保护区,保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为多样性生物提供生存的重要条件,在市域椒江绿色生态廊道,兰色沿海岸生态廊道中。沿海岸、河流、水网、库塘划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为多样性生物提供原生态的保护区域,使其不受人类的侵扰和破坏。2、台州市湿地植被资源非常丰富,对不同类型群落植物采取典型抽样方法,取样面积乔木林地20m20m,设置5个2m5m的灌木样方和10个1m1m的草本样方,以及其它标本采集等多种方法,建立数据库,对植被进行分类,对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植物群落及生态系统,并对植物进行编目及濒危状况分析,全市湿地植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动物栖息地类型海岸带滩涂的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木麻黄林,是许多侯鸟、旅鸟及留鸟的主要越冬地、栖息地或繁殖场所,有的湿地水草群落是雁鸭类水鸟的重要食源;竹叶眼子菜群落、金藻群落则是多种淡水鱼类重要的食源和产卵、繁殖、活动场所。(2)消浪促淤、固堤护岸类型许多植物具有很强的消浪促淤和固堤护岸功能。如芦苇群落、中华结缕草群落、南方碱蓬灌丛、秋茄树林、海滨木槿林、苦槛蓝林等,江河堤岸与滩地的结缕草群落、芦竹群落、白茅群落、马尾松林、枫杨林、南川柳林、银叶柳林、意杨林、香樟林。,(3)防风固沙林防风类型主要有木麻黄林、秋茄树林、海滨木槿林、苦槛蓝林、意杨林等。(4)风景资源类型许多湿地植被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有些植被是湿地中的亮点和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库塘区:池杉林、水杉林、荻群落、蓼子草群落、牛鞭草群落等。海岸带:海涂芦苇群落、互花米草群落、木麻黄林、海滨木槿林、苦槛蓝林、秋茄树林、南方碱蓬灌丛等。沙滩单叶蔓荆群落、矮生苔草群落、珊瑚莱群落、甜根子草群落等。江河滩地与堤岸:柳树林、马尾松林、枫杨林、斑茅群落、芦竹群落、荻群落、结缕草群落等。湖塘:睡莲群落、莕菜群落、莼菜群落、水烛群落、菖蒲群落、满江红群落等。在保护完整以上类型植被的同时,逐步引入城市应用。3、总结、分析湿地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保护和推广应用适于各种鸟类的栖息地植被,提高台州市的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典型草本湿地植物,水葱群落,芦苇群落,芦竹群落,睡莲群落,针叶林,马尾松林水杉林池杉林,台州市野生、濒危植物概况在浙江的植物区系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31科,1367属,3878种(均含引进栽培种及种下等级,其中木本植物1407种,草本植物1972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147科,930属,2539种;单子叶植物有26科,287属,780种。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孕育滋生并仍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拥有的植物总数在全国居第910位,属我国植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其含科、属、种的成分,在我国东南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野生植物及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浙江植物区系中,具有中国特有属49个,占全国的15%。其中单种特有属有29个,寡种特有属有14属,多种特有属有6个。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55种,隶属于50属,32科。其中属于濒危物种有10种(全国121种),稀有植物20种(全国110种),渐濒危植物25种(全国158种);列为二级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21种(全国159种),三级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34种(全国222种)。,台州植物区系中全区有蕨类植物40余科、200多种,硅藻植物120多种,种子植物近150科、166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91科、320属、881种。有内陆珍稀濒危植物80多种,列为国家级保护的15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夏腊梅、香果树福建柏银杏、浙江七子花、鹅掌楸、金钱松、长叶榧树、,钟萼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有银钟树、天目木姜子、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半枫荷、紫茎。列为地区保护的特有树种还有天台大叶槭、天台槐蓝、天台鹅耳枥、云锦杜鹃、黄山紫荆、南方红豆杉、榧树、竹柏、三尖杉、华东楠、蓝果树、青钱柳、山拐枣、浙江樟等。1990年开始的海岛植被资源调整发现,创中国分布新纪录的有冬青卫茅、绢毛萱麻、田野水苏、日本黄堇、阔叶沿阶草、北美水茄、日本荚莲;创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的有裂叶假还阳参、滨海苔草;创浙江分布新纪录的有台湾景天、毛柱郁李、萝性千斤拔、倒卵算盘、台湾虎尾草、心萼薯、海滨白草、小叶黄花稔等。有滨海或海岛特有植物84种,已列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全缘冬青、野大豆;列省级保护的有厚叶石斑木、龙须藤、亮叶猴耳环、蔓九节、多枝紫金牛。,台州市内陆珍稀濒危植物,台州市海岛珍稀濒危植物,野生及濒危多样性的保护1、首先对野生及濒危植物其栖息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行之有效的保护,野生及濒危植物面临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栖息地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变,及各类动物的迁移,失去了其特有的生存环境。造成其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生存。建立各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就是对野生、濒危植物进行了最有效的保护。,2、建立城市植物园培育基地,将野生、濒危植物,逐步应用于城市园林中。在中心城市规划安然山植物园(暂名),将野生、濒危植物进行迁地转移,通过近生态的植被培育,将台州市特有野生植物进行保护。在保护野生、濒危植物的同时,对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的植物逐步推广应用各类绿色廊道和园林绿地中。增加城市园林中乡土树种的应用比例。,3、对野生、濒危植物、重点保护植物建立计算机编目信息库,将植物及群落类型、生存环境、市域分布情况、环境污染情况、濒危状况分门别统计、分析。划分出保护级别,进行实时监测。4、充分利用椒江绿色生态廊道、兰色滨海生态廊道在市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作用,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的稳定的生境和生态群落。,中心城市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措施1、园林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和近自然生态植物群落为主中心城市中市级综合公园、区级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基础绿化必须以乡土树木为主,植被搭配学习近自然生态群落的方式,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体系。符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分、地形、地貌等生态因子条件,在植物应用中采用“近自然化”的配置方式,适合台州市缺水、咸淡水江湖、台风多,地形、地貌、小气候条件复杂等特点,稳定城市植物体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园林植物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有利于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的生长,使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植被特色。台州市三区:黄岩区、椒江区、路桥区土壤条件、温度、小气候条件有较大的差别,如椒江区包含平原、滨海、沿江特征,植被呈沿海丘陵、草场植被特征,路桥区依山傍水,而黄岩区沿江,以九峰山为大型的山体自然屏障,其植被以内陆山地植被为主,因此三区植被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园林植物设计采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3、认真研究现存的古树名木,并作为选择城市园林植物的重要依据古树名木是城市发展的活化石,也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结果,选择园林植物时,应认真研究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和立地条件,并将其纳入园林植被的应用中。台州市主要古树名木有:马尾松、云锦杜鹃、香樟、枫香、柳杉、柏木、甜槠木荷木、粗榧、鹅掌楸、金钱松、野含笑、银杏、罗汉松、南方红豆杉、苦槠、红山茶、青冈栎、柑桔、厚朴等。,台州市中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4、选择多种类型的园林植物与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经济开发相结合,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适合台州市的园林植物有多种类型,选择合理的乡土植物,是实现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5、建立中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繁殖区域在中心城市范围内,规划城市绿色廊道,与市域绿色生态廊道相通,为城市多样性生物迁移提供栖息地,保持中心城市绿色植物的植被稳定性,提高绿色植物抵御城市污染、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九峰山绿心与城市六条绿脉成为多样性动植物的自然迁移廊道,便于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在椒江、滨海、湿地、山林之间穿行。6、建立专业的科研机构,对多样性植物保护、培育、驯化对旱生性、深根性。抗酸雨型的观赏植物群落,引入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普查、分析,逐步引入城市、应用于园林绿地建设。,7、在中心城市规划水库、河流、水网组成绿色廊道,使城市湿地与市域椒江绿色生态廊道和兰色滨海廊道、生态系统相联成为湿地生态网络建设九峰山绿心水库、保护鉴洋湖湿地,通过河流、水网两侧一定范围内绿色廊道,构织城市湿地生态网络,连接海洋、永宁江、椒江市域湿地,将湿地生态功能渗入城市中心区后,吸引不同类型的濒危鸟禽类、水生动植物及群落进入中心城市,在城市生态体系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8、对湿地景观进行必要的生态设计城市湿地环境是与人类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利用湿地的渗透和蓄水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另外,生态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9、湿地系统、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和城市景观廊道中采用近自然或精心设计的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设计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也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生活环境。过多的砼砌筑石岸,破坏了湿地对自然环境的过滤、渗透作用,也破坏了自然景观,对湿地岸边环境进行自然堤岸设计,使水面与岸边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10、湿地植物采用乡土植物及近自然群落设计,维持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组合,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植物配置设计考虑生物多样性和本地植物群落以及自然湿地的植物群落,形成多种类型植物搭配后,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丰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半完全的自我循环,多层次的水生植物也吸引大量不同类型的野生鸟类进入城市及边缘地带。11、建设湿地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