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及借鉴【摘要】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建立于唐朝,完整于宋朝,沿袭至清末,是我国历经1300多年的选举制度,发挥了历史上重要的进步作用,对近代西方国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科学的制度中得到启示。【关键词】科举制度文官制度公务员参考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体现了选择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优秀录取的文化精神。 严格的考试制度、有效的竞争机制等,以全面选拔职员的方式,对我国乃至世界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多启示。 本文从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两个方面着手,供当前国家公务员考试参考。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初期,在秀才、明经等科室选拔官员,进入隋炀帝时,宣布以老门卫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结束和代表新入学科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制科和常科。 制科的主要应试对策,即对时政的看法和建议。 唐代常科的科名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五十多种。 进士课以时事政策为主,后考帖经和杂文。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致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设在朝廷的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被称为学生。 第二,普通读书人不在馆内,可以参加所在州、县的官方考试。(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实施了三级考试,解考(州考试)、省考(礼部考试)、殿考。 试析在地方正式考试中举人,将合格的人呈献给朝廷。 举人通过解答考试的情况下,州、运输司、国子监察等按照一定名额的赠送部,参加省考试。 省考试合格者由礼部演奏明朝廷,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凡登科者,吏民即授官。 宋代科举考试对士老师开放广泛,对各科举人员不是看门人,文章合格就能合格。 辽金、元朝时代基本沿袭宋科举制度。(三)科举制度的兴盛和僵化;从明朝到清代中叶的这个时期,科举制度走向了绝顶阶段。 科举制度各方面的规定已经成熟,系统法规已经建立,社会各层不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制度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影响最大、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更加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成为应对科举考试的重要工具,考试内容与规则格式化,与宋明理学相结合,严格限定出题、解答范围和格式,形成“八股文”的考试科目也趋于单一化, 主要有进士一科的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四级考试体制,即实行儿童考试、乡考、会考和殿考的科举考试,与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完全一体化,其影响力不仅在中国,也在国外蔓延。 随着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各种弊病日益突出,最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1905年8月晚清政府废除了这一制度。二科举制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一)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科举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影响,可以从唐至明清时代文官法和唐代以来在科举选举官制中的地位来看。 唐代文官法开始成熟,唐六典是其成熟标志,与唐代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发展分不开。 从宋元经过明清,以会典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 从唐朝到元明清,科举在官制中地位高涨。 我们高级官僚,特别是宰相的科举出身者的比例在上升,详细情况请参照表(1)。表(一)唐代以来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不包括元朝)时期宰相总数宰相总数所占百分比(% )唐太宗3.4唐高宗25武则天50唐宪宗2958.6唐穆宗1457.1唐敬宗785.7文宗时代2475唐武宗1580唐宣宗2387懿宗2181北宋时期7190.1明朝170以上“从翰林进来的十之九”清朝时期119 (汉族礼拜官老师,不包括满人)他是科举出身. (资料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结构,三连书店1998年版;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邹绍志,桂胜中国状元趣话,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二)科举对现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科举对近代西方国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许多西方国家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源于中国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 在利马洞、曾德昭、马来松等西方传教士的着作中,提到了中国的科举制。 目前,关于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即科举制度)的英语书籍和论文达70多种,许多英国学者纷纷写文章,主张模仿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英国文官制度。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考察了英国等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后也表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基本上都在学习英国。 对贫困潮流的追踪,英国的考试制度本来就是从我们中国学来的。欧美各国学习科学平等选材,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有效遏制官场腐败和单亲等不良现象,大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开创了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新局面。 来自美国中国的传教士丁韮良博士就科举考试制度表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高方面,其突出特点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千年来缓慢发展,但是为了适应现代的变化生存环境,必须移植西方理念。 现在在英国、法国、美国发展的文官考试制度,从中国的经验中得到了借鉴。 美国着名学者库利亚(greel ) 1964年宣布,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仅在于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中央统一管理文官制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确地说,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刘海峰教授认为西方国家是否参考中国的科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由于东西方文化和国情的差异,18世纪、19世纪的欧美国家不能像10世纪、11世纪的高丽、越南等东亚国家那样模仿中国的科举制,朝鲜的科举有进士和冠军,对越南的科举有贡献考察西方国家是否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考试选材的本质精神公开考试、平等选材、考试内容与具体方法不同。三.科举制度对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科举废止后,许多中国人把封建制和科举制等同,八股取士制度作为科举制度的全部。 科举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批评。 但西方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借鉴科举的合理核心,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制度。 这个制度反而对东亚各国行政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基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中得到一些启示。(一)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正如古代知识分子沉迷于科举一样,自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取考试制度正式实施以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激增。 2006年公务员考试中,10282人的职务面试进行了公开招募,但50多万人通过了招聘部门的资格审查,意味着约49万考生名列孙山,在这方面人力财力被极大浪费,同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增加了。 “千军万马押独木桥”公务员考试成为目前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它深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儒家“学与优则工”观念深入民心,与科举后获得的巨大经济收益相同,公务员的优厚待遇和从事官途的权力更加受欢迎要改变现状,必须完善公务员体系,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价和激烈机制,打破公务员的“铁碗”。 另外,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使这些人才能够自主创业,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产。 同时,考试、统一考试、人才储备体系建设、公务员考试时间不一致、考试合格的只有极少部分考生,但大多数考生在素质、能力、学识等方面都不错。 建立人才储备制度,把这些志愿者放进人才池,为今后各级机构的录用做好准备,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消除落后者的不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确保考试的真正公平性。公务员考试和科举制度一样,以公开考试、公平竞争为目标,但实际上国家公务员暂行规定中指出的“考试作弊,到处寻找关系的现象”的一部分领导干部违反了考试录用制度,利用职权侵入人员,对人员录用做出不正当的风气和腐败行为, 由于徇私舞弊,暗房操作还很严重”另外,一些部门还经常有人照顾未编制的本部门员工的特设招聘岗位,本部门招聘信息公开性差,相关招聘标准、流程、范围等可以说是本部门考生定制的。 这些都影响了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为了根除不正当行为,必须确立新闻监督和公众监督等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三)追求考试内容合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主要以四书 五经为基本内容,这方面传承了儒家文化,但另一方面使教育内容和形式僵化,严格关注考生的知识和思想,考试除了能给读者提供官僚机会外,对社会发展缺乏积极作用。 我国目前公务员考试内容尚不科学,考试科目主要以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等为主,相对而言,这些科目重视考试者的“通识”,在某些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缺乏公允。 而且公务员的考试人数很多,为了容易得分,有时会出现偏重问题、奇怪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头脑突然歪曲”的问题,考试会偏离选择的初期杂志。 公务员考试应吸取古代科举制“分科取士”的优点,不考虑终身,考虑卷面设计招聘的岗位性质和要求,采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法,选出具有相当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公务员队伍。 同时,在具体命题中尽量减少或消除机械记忆方式问题,将记忆与实用知识结合起来,考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重视知识水平向重视综合素质的转变。另外,为了保证干部的老龄化,规定应试年龄不得超过35岁,但实际上地区、年龄、身份等因素决不是人才的决定条件,特别是35岁的年龄限制更不合理。 人到中年,经验丰富,经验丰富,对家庭、社会、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 公务员考试要扩大公务员选拔录用的视野,突破年龄限制,笼络全方位人才。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清末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退出历史舞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永远消失,刘海峰教授在为科举平反文中阐述道:“科举不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如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现在我国公务员考试正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 以科学的态度,从科举制度中吸取经验教训,改革公务员考试体系,为我国各级政府机关选拔真才实力、廉正公务员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林新奇中国人事管理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观点M武汉:湖北教育版社,19963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杨齐福科举考试现代展望J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6张祥浩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J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7石庆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西方近代公务员制度传承J东北师范大学,1999thereferenceofchinas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tothesystemofpublicserants(partyschoolofthejiangsucommitteeoftheccp、Nan jing、jiangsu )从abstract : 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开始到suidynasty,established from Tang dynasty perfetedfromsongdynastyandcariedonuntingdynasty, lasted more than 1300 years anditisanoffcialchoosethatfromsuidynastyhihhapro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学业评价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幼儿教师业务考试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外汇从业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理论考试笔试试题3含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煤矿井下爆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中成药合理用药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的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水稻代烘干合同书
- 激光镭雕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茶叶发酵技术培训课件
- 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方案
- 沪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欢乐购物街》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 叉车安全技术比武竞赛试题(含答案)
- DB46-T 720-2025 水务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
- 经验萃取课件
- 国企办公室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新和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第二批3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