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_第1页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_第2页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_第3页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_第4页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 摘 要加强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解决院前急救设施、网络以及管理缺陷,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规范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是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重要内容。自加强院前急救?o理管理后,随着急救设施、急救制度的完善以及急救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减少急救耗时,优化急救资源,提升急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体现当前以人为本医疗服务理念,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因此,重视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院前急救;管理;相关性;质量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51-01 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院前急救,而院前急救的目的在于维持和救治患者生命。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等各种危及生命的事件现场运送过程中的救治,以赢取宝贵的时间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现代院前急救管理的重点对象就是如何提高急救中心管理水平,确保提供安全、有效、及时、高效、公平的院前急救医疗卫生服务。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为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是否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有临床效果,特选取某院加强院前急诊护理管理后所收治的80例急救患者,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本次研究已经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肿瘤患者排除不作为标准。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37例。其患者的年龄最大为为77岁,最小为18岁,平均年龄为(38.6士12.9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均无明显差异,且此期间我院急救队伍中,护理人员、医生等以及两年内急救设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方法 1.2.1 加强急救医务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因院前急救的诸多特点例如具备现场不确定性、独立性、跨学科性、紧急性、及时性等特点。因此要求实施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急救技术能力。“先救命,后治病”是急救人员的工作重点,通过加强技术能力训练,使急救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掌握急救知识,熟练地操作各种专业仪器和设备,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 1.2.2 落实管理规章制度。将急救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让120反应速度强化并完善,完善院前急救的每个环节。我们保证他人不能且无权使用120急救车,并且保证120急救车仅接受紧急情况调度和110调度,确保120急救车能够随时出车。且每次均做好详细的记录。 1.2.3 规范现场急救制度。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需达到本院的相关要求,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到“三清”即听清、问清、看清,迅速完成必要的基本检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从头、颈、胸腹、脊柱、四肢顺序进行诊断,保证患者从头到脚没有遗漏的地方;并且能够及时鉴别分类,并针对不同病情实施有序的院前急救,包括给予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实施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心肺复苏术、心电监护、心脏电除颤、气管内插管、气道开放、建立静脉通道、抗休克、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气胸减压、止血包扎或者骨折固定等等。特别强调的当面对那些平素身体健康且身体素质较高的患者,因触电、溺水等发生偶然意外伤害的,抢救要有足够的时间。一般而言,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至少要在30min以上。 1.2.4 信息的及时性。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应保证值班室24h有专人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值班期间不得出现打瞌睡、玩忽职守的情况,随时接听打来急救的电话,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伤员的详细的信息,包括接车地址、伤员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等内容,以便于出车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 1.2.5 完善备制急救物质。强化护理人员对急救物质设备的管理能够保证病患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应加强急救设备维护,物品做到定位方置,专人检查,专人管理。及时清点补充急救药物,保证急救使用的药物都在使用期内、无菌消毒灭菌合格,且标签完好无脱落的现象,保证做到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外借急救物品。使用后及时补充,做到班班交接。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各项仪器设备清洁度符合操作要求,电池有效,若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急救设备的问题,保障急救设备良好的运行情况,每天对急救车进行消毒。实时与急救科保持联系,提升患者急救质量。 1.2.6 做好事后材料的及时记录。当急救病患送到相应医院就诊,应将资料按照规范文件书写,采用院外急救病历书写规范标准,全部资料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文件按流程传递,设专人保管,以备事后查阅。 1.2.7 提高院前急救应急反应时间。为保障伤员提供地址定位的准确率,尽早建立完善的GPS定位系统,从而保障急救车辆安全行驶且速度很快到达急救现场,从而能够快速的根据病情安排相应院前急救组合。 1.2.8 加强应急演练的力度。经常性地进行模拟性院前急救应急演练的演习,通常情况下以模拟病例、医护合作的演练方式,不断提高急救医务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能够使急救人员在接到紧急任务后能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有效准确的救护。 1.2.9 普及急救知识。三分靠提高,七分靠普及。因此,急救中心开设了网站并加盟中国急救网,在网上普及和宣传急救知识,而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在于扩大了初级救生员队伍,让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更多的人可以帮助患者,因此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 1.3 效果评价 观察和比较两组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和急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对院前急救管理和院前急救质量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录入其数据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士标准差(X士s)表示,组间率对比方法采取x,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2.1 出车时间对比 对照组呼叫出车反应时间为(300.03士22.17)秒,观察组的出车反应时间为(152.12士10.33)秒,两组比较,观察组出车的反应时间显著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为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2 途中时间对比 对照组途中时间为(245.12士12.24)秒,观察组的途中时间为(157.99士12.06)秒,两组对比,差?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急救成功率对比 本次研究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肿瘤等等患者。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成功30例,成功率为81.08%,观察组成功41例,成功率为95.35%。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院前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院前急救是当患者在面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和灾难事故时,从患者呼救开始,到救护车达到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理然后将病员送到医院急诊室的阶段,是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的第一时间段,急诊患者的早期救治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给予紧急、准确和高效的急救方法,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结:为了解决易引起院前急救质量的不良情况问题,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为他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加强相应的急救医务人员院前急救专业培训,使其能熟练操作各种急救仪器,安全使用急救物品,全面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救护措施,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因此,急救院前急救中加强急救管理工作对院前救治质量具有很大效果,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真真.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