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艾灸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艾灸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艾灸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艾灸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艾灸基本知识,主讲人:Lou自愿,2,一碗汤一罐,医学入门:药不行,针不行,就要灸。中医三宝,3,艾灸的起源,4、艾灸在古代、秦汉、唐、宋、明全盛时期、晚清时期衰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医事业的关注,特别是针灸这种古代治疗,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艾灸的发展,战国时代,三国时代,唐朝时代,5,6,艾-艾,草药用植物。含有挥发性香精油,可以预防疾病,净化空气,消除蚊子和苍蝇。艾灸-用易燃艾草点燃后,用烟熏、艾灸、直接或间接刺激牡蛎,通过经络的传导,通过温病,纠正恶灵,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的目的。以艾草为原料的这种艾灸叫艾灸。艾灸概论,7,艾蒿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通过烧伤、熏烫身体表面的特定部分或穴位、艾灸的热药作用、经络的传导,达到根除疾病的治疗方法。艾灸概论、8,介绍:艾灸疗法,简单“艾灸”或艾灸疗法:排列ITO制成的ITO、IBA、或其他药物,或将其放在病因体表的特定部分或穴位上燃烧,产生特有的气味和温暖的刺激,通过火灸,通过弱热和药物的作用渗透皮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五脏六腑,协调空气和血液,纠正邪恶,调节生理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治疗疾病,治疗身体的强大效果。是简单有效的外制法。艾灸的材质不同,因此有艾灸疗法和非艾灸疗法。临床上特别使用艾蒿作为材料,所以统称艾灸疗法。艾灸概论,9,艾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传统疗法的本质。“灸”一词,是指“解释,烧伤的身体治疗的意义,火力在医学中的直接医疗作用,灸和针灸,也是以器官和经络学说为指南,因此一般称为针灸疗法。(医学入门书)“病得不好,没有针,就要灸。说明艾灸疗法有助于弥补中医和针灸疗法的不足,是常用的重要外用药方法。(a)艾灸疗法像功能艾灸和针灸法一样,以长期肠肉理论为指导,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因此艾灸和针灸的治疗原理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针刺在皮下,艾灸在皮肤上。艾灸学概论,10,艾灸治疗的作用原理,(a)作用原理:医学入门;药不快,没有针,就要灸。这说明,在不同的穴位上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预防疾病和健康强壮的身体,还可以弥补中药和针灸的不足。艾灸是利用艾叶燃烧的温热刺激身体表面腧穴,通过经络传导,刺激器官经络的功能,调节机体阴阳气穴运行(气体调节)的作用。新的针灸;据说是因为刺激和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这个角色依靠集中在特定穴位的温热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反射作用来实现。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这种作用具有调节器官组织的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红色、白细胞数和吞噬作用,调整和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的抗病能力的机制。这符合传统的认识。艾灸的工作原理是以特定的经穴为灸,给人体柔软而紧凑的感觉。利用这种热作用渗透人体皮肤,产生刺激,血液循环顺畅,可能出现治疗或保健效果。此外,艾叶性温存,温传冷作用,艾叶香气,开放毛,皮肤作用艾恩通过12经络,点燃熏灸作用尤著。所以通过艾灸就能达到治病,预防,保健的目的。(二)功用:临床实践证明,灸疗的治疗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且功效显著,因所用灸法,灸材和施灸穴位不同,其功用也不尽相同。根据古今医家和笔者十多年的临床体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艾灸疗法的功效,1调和阴阳2温经散寒3行气活血4补中益气5防病保健6延年益寿,.,13,艾灸疗法的功效,(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运用灸法的补泻作用,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以达调和阴阳之效。(2)温通经脉,驱散寒邪,(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因此,灸法具有良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3)行气活血,消淤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滑。灸法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收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功。(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灵枢官能篇)说,上气不足,推而杨之。灸法对气血运行能起”推而上之“的引导作用。如灸百会穴既有补中益气,又有升阳举陷之功。,.,14,艾灸疗法的功效,(5)回阳救逆,(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纯阳之物,能回垂绝之阳。(伤寒论)有,下肢手足发凉,无脉者,灸之,少阴病吐利,手足发凉,脉不至者,灸少阴7壮,等条文均为热性病过程中阳气虚脱的危重证候用灸法治疗的论述,可见灸法治疗疾病有回阳复脉之功。临床上对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证候,用艾灸调理,能达到回阳救逆之功。(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人以阳气为本,阳气足则身体健康,阳气虚则易患疾病,灸能温阳,无病自灸,如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治病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之功。,.,15,灸法总类,.,16,.,17,是将艾绒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小者如麦粒大,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18,直接灸(瘢痕灸、化脓灸),灸法:施灸时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燃尽,除去灰烬,方可继续再灸,根据顾客身体情况一般十几壮或者二十几壮。注意事项: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主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施灸前必须征求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19,灸法:施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注意事项: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无瘢痕灸(非化脓灸),.,20,1、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2、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间接灸,.,21,隔姜灸操作方法,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相对应的穴位上。,.,22,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隔姜灸的注意事项,.,23,方法: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主治: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隔蒜灸,.,24,方法: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主治: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隔盐灸,.,25,悬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26,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52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温和灸,.,27,方法: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主治: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雀啄灸,.,28,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回旋灸,.,29,方法:将太乙针、雷火针的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主治: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实按灸,.,30,方法:将针刺人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主治: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温针灸,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31,中医八大养生疗法,中医大体有8种疗法,中药、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食疗、药浴。艾灸是纯自然的疗法,是8种疗法中唯一的物理和药理相结合的疗法,纯天然的自然疗法。针刺有一定的损伤而不容易掌握,中药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应作为日常养生保健。刮痧拔罐和推拿只是作用在肌肤腠理是纯物理的疗法。,.,32,灸法治病机理,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33,灸法的特色,1、治未病皇帝内经丈夫上空不治,疾病治疗;疑难已乱,也是。夫病犹过渴,投锥,投井,混沌已成治,不晚吗?2.适应证广,效果明显。古代“艾灸治疗了100病”,现代研究已经证明艾灸可以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3、丈夫针术,其灸法适用于凡人,可以轻易掌握。4、不吐,不灸”5,没有毒性副作用。34,艾灸疗法是治疗阳虚的最好方法之一,历来是补充阳气的最好方法之一。所谓阳虚,是指身体的阳气不足,所以经常被称为“火力不足”,是指功能下降,反应低,新陈代谢热不足的体力状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虚肾阳气不足为中心,经常出现临床特点,手脚不暖和,嘴不干,喜欢热的食物,食物冷的话容易腹痛腹泻。腹痛、腹泻、腹痛、腰和膝疼、尿清、大便薄、舌头长肉、舌苔白、脉搏狂跳等多种情况。艾灸疗法是阳虚患者补充太阳的最佳方法之一。孩子是自然界中养气最多的植物,因此艾灸是补充养气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艾灸补充养气是中华数千年传统养生的精髓。35,艾灸注意事项,1。不能在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部位灸。2.关节活动部位也不适合化脓性艾灸,化脓破裂,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皮肤薄的部位和关节部位不要灸。4.醉酒和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要灸。患者在高烧昏迷中不灸。如果不是月经期间,则禁止使用艾灸。7.精神病人等没有行动能力的人,禁止灸。8.有主动脉、静脉血管、心脏疾病的人不能灸。9.孕妇和男女的下肢也不要灸。36,艾灸注意事项,10。一般禁食、过食、极度疲劳和艾灸的恐怖者,艾灸要慎重应用。对于体弱的人,灸的时候不能让iphone太大,刺激量太强,要防止“后起之秀”。11.艾灸要注意逐渐粘连。第一次使用时,可以先使用少量,短之间,然后逐渐添加剂量。12.防火:现代人的穿着有很多化学纤维、羽绒等质感,很容易燃烧,所以在灸的时候要预防火灾,特别要小心不要用孩子灸。灸后,可以点燃IBA的插头直径比IBA稍大的瓶子里,有助于熄灭。37,艾灸注意事项,13。保温防热:因艾灸暴露身体的一部分,冬天保暖,夏天高温预防中暑,注意室温调节和空气环,同时进行新鲜空气的适当交换。14.防止感染化脓灸,或使用不当灸,局部烧伤可能发炎,所以灸绝对不要引起炎症,感染爆发后应立即使用抗炎药物。15.艾灸应用程序:艾灸经穴多,分布分散,应在背部、胸部和刘海后确定肢体顺序。16.一般来说,在灸前喝一杯白开水,灸后有利于解毒。艾灸是否对健康有副作用,艾灸是纯天然的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没有副作用。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判断身体的体质错误,选择艾灸的穴位错误,对身体的不适,可以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进行调整。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毒性或副作用,操作方法适当,穴位准确,对人体一般没有不利影响。39,夏天灸怎么样?夏天很适合灸。中医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夏天身体属于发散状态,气血周期也很快。体内湿气的寒气容易排出体外。冬天练习三九,夏天练习三伏天,三伏天灸,可以用很少的努力达到加倍的效果。即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旺盛的有利时机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宿疾。“冬病”是指在冬季或冬季恶化的特定疾病,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耳聋、脾胃虚寒等。40,艾灸的时候“艾灸花”,艾灸花是?艾灸是随时出现的气泡或化脓现象,是邪恶排放的表现。正常的解毒反应。通常局部出现小水泡,或者水泡内有少量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