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法(教学PPT)_第1页
书法之法(教学PPT)_第2页
书法之法(教学PPT)_第3页
书法之法(教学PPT)_第4页
书法之法(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之法(通论一),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有东2015年8月,1,法,笔法,字法,章法,临摹法,创作法,墨法,赏鉴法,2,笔法,1.执笔身姿、手型,2.运笔指、腕、肘,4.笔意速度、节奏,3.笔势角度、方向,3,执笔无定法总的原则:轻松协调,(一)执笔,4,凡学书法先学执笔前人对执笔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主张,有两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握拳执笔法,吊臂执笔法等等,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不足为法。最终,由唐代陆希声总结一个比较合理而有效的“五指执笔法”。厌、压、钩、格、抵说明每一指头的执笔姿势和作用,5,1.厌:用大拇指第一节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内向外。2.押:用食指第一节紧贴笔管,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内。与大拇指的力量相对,内外夹持笔管已定。3.钩:用中指第一节,次于食指钩住笔管。加强食指的力量。4.格:用无名指指甲稍上的节肉挡着笔管。力量的方向可以说是由右内稍向左外推出。5.抵:用小指次于无名指,以发生抵住的用处。加强无名指的力量。从外面看去是实的,从里面看是虚的。妙在执笔,会得圆转,勿使拘谨。,6,7,唐书法家颜真聊主张执笔要活,必须掌握指实、掌虚、腕平,肘起基本要领。“指实”要求五个指头都着实,一个紧挨一个,密不透风。但初学,开始执笔不宜过紧,以后宜紧些。“掌虚”即是使掌心空虚,能容得下一个鸡蛋或是乒乓球。掌虚,运用灵活。“腕平”即手腕要与桌面经常保持平行。这样,笔才能正直,不会一直斜向一边。“肘起”即写二寸以上的大字时,肘部要悬起,不要靠桌子上。这样的活动范围大,运用灵活,字的气势好。(视实际情况而作相应调整),8,执笔松紧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意思都相近,只是重点论分不同罢了。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9,八面出锋总的原则:宁迟毋速,欲速则不达,运笔,10,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技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指运法,11,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熟练此法,大字逞其雄势,行草得其纵逸.,腕运法,肘运法,12,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古代人的运笔方法,13,中锋横线,当笔毫在纸上落下时,笔尖指向某一方向;当笔尖的指向与线条推移的方向正好相反时,这种运动方式称为中锋。书写中锋线条时笔尖始终在线条中央。,14,侧锋用笔,15,出锋,16,运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即每写一笔一画的过程中,都有三个组成部分:起笔、行笔、收笔点画全过程(逆入,涩行,紧收),藏锋、露锋;提笔、按笔(顿笔)转笔、折笔(“S”转的成圆.折以成方)圆笔、方笔;裹锋、绞笔;疾笔、徐笔(迟笔);,运笔方法:运笔要领,17,运笔方式的要领,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的方式、行笔的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的方式、笔锋的运用等,都要注意,并且有一定的法度可寻,以下分成五点分类叙述:1.起笔与收笔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运笔方法:运笔要领,18,2.藏锋与露锋谈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对于笔锋的用法,重要可知。若书法笔中锋无变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此句话甚是明白。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则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运笔方法:运笔要领,19,藏锋,20,藏锋,21,藏锋,手腕的灵活运动,22,中锋弧线,23,中锋弧线,24,落笔方向的控制,25,3.提笔与顿笔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这就需要自己去体会了。,运笔方法:运笔要领,26,提按运笔时手臂的稳定性,27,提笔位置的控制,28,运笔方法:运笔要领,4.转笔与折笔“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折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转法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蒋梦麟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29,运笔方法:运笔要领,5.方笔与圆笔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圆笔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瞭,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极为称道。,30,折笔,31,折笔,32,转笔,33,转笔,34,转笔,35,转笔,36,折笔转笔,37,折笔转笔,38,转笔,39,(三)笔势,角度、方向总的原则:顺,能发力,40,41,(四)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