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安石变法 (2).ppt_第1页
二王安石变法 (2).ppt_第2页
二王安石变法 (2).ppt_第3页
二王安石变法 (2).ppt_第4页
二王安石变法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一、起用王安石二、富国之法三、强兵之法四、取士之法,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起用的标志是什么?,一、起用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言事书,一、起用王安石:,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富国之法,阅读归纳:富国之法的主要目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二、富国之法:,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局限性,强制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合作探究:“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青苗法、免(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开源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均输法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节流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农田水利法发展生产,阅读P53【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强兵之法,阅读归纳:强兵之法的主要目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三、强兵之法:,精简军队;,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2)内容:,(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整顿、加强军队。,(3)影响:,节省了军费,提高宋军的战斗力,取士之法,阅读归纳:取士之法的主要目的、具体措施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1)内容:,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2)目的:选拔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3)影响:,培养专门人才;,使许多低级官吏和下层士大夫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四、取士之法:,合作探究: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背景目的: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不同点中心内容:庆整顿吏治王理财改革程度:庆局部改革王全面改革,合作探究:从背景(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目的(根本、直接目的)、性质(实质)、动力(支持者)、对象(针对哪部分人的利益)及结局等方面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作业: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对后世影响大。王:失败。,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相同点: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形式:至上而下的改革,得到王权的支持;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2、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原因是()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仍然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B,B,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C,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B,5、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B,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A.辽、夏的威胁,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