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翻译)PPT课件_第1页
【文言句式、-翻译)PPT课件_第2页
【文言句式、-翻译)PPT课件_第3页
【文言句式、-翻译)PPT课件_第4页
【文言句式、-翻译)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言句式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七大文言句式,迅速准确翻译句子。本考点将细致讲解各种句式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课文中熟悉的例句帮助理解和掌握,为解答翻译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文言句式,.,2,句式,特殊句式,一般句式,判断句,疑问句,省略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3,高考链接【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省略句)建造五十间房屋。(2)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作:建造;屋五十间:定语后置句,五十间屋。,.,4,【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采分点:(1)“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安阳亭西为之立祠”;“弦”为名词作动词,弹奏、奏乐;“荐”,根据上下文意推断为“祭祀、进献”。,.,5,一、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在翻译时必须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6,(续上表),.,7,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跟踪训练,解析:A项,是“诚”表判断的判断句;B项,“也”在句中表停顿,本句是状语后置句,现代汉语语序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C项,是“为”表判断的判断句;D项,是“也”表判断的判断句。答案:B,.,8,2、找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此三者,吾遗恨也B.求人可使报秦者C.梁,吾仇也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析:ACD三项都是判断句;B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后的标志,可译为“的(人)”。,3、找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B.陈胜者,阳城人也C.或异二者之为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析:ABD都是判断句;C是一般疑问句,“者”是助词,常附在数词后,可译为“个,样”。,.,9,注意:古汉语中出现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示代词,应译为“这”或“正确”,不能看作判断词。,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10,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所以此类句子翻译时必须注意关键词,翻译成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11,(续上表),.,12,“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温馨提示,.,13,跟踪训练,4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将军身被坚执锐,解析:A项,“于”表被动的被动句;B项,“见”表被动的被动句;C项,“为”表被动的被动句;D项,“被”不表被动,通“披”,意思为“穿”。答案:D,.,14,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忠而被谤C、受制于人D、同舍生皆被绮绣,D,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一起住在旅馆的学子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15,7、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16,三、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翻译此类句子须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17,(续上表),.,18,8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跟踪训练,解析:A项,“伐齐”前省略主语“廉颇”;B项,“剑舞”后省略谓语“为乐”;C项,“晋军”“秦军”后省略介词“于”;D项,没有省略现象。答案:D,.,19,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倒装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定语),补,.,20,四、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动词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翻译时须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其常见的类型有四种:,.,2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则又何羡乎?2、而今安在哉?3、而彼且奚适也?4、王曰:“缚者曷为者也?”5、彼且恶乎待哉!,“羡何”,“在安”,“适奚”,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格式:宾【谁、何、孰、奚、胡、曷、安、恶、焉】十动词?,宾语前置句,为曷(何),他还依赖什么呀?,待恶乎,.,22,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令人长号不自禁。未之有也。时人莫之许!成语:我无尔诈,“不禁自”,“未有之”,“莫许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宾语前置句,.,23,宾语前置句,规律三:叙述句宾语前置,用“是”或“之”等助词作标记。,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5、唯命是从。,.,24,1、何以战?,规律四:(1)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2)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格式:宾十介十动,3、国胡以相恤,“以何”,“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4、一言以蔽之,5、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秋以为期、夜以继日,“以胡”,.,25,小试身手,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未之多见也,C,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不然,籍何以至此?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26,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子何恃而往?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何功之有哉?,B,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B卿欲何言?C且相如素贱人。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27,.,28,【参考译文】孔子谒见齐景公,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谢绝了,不肯接受,出来以后对学生们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因而接受俸禄,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让学生们赶快套好车,告辞以后就走了。孔子这时是平民,他在鲁国只当过司寇的官,然而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君主难以跟他相提并论,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不比他显赫,这是因为他取舍都不苟且啊!,.,29,五、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译时须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定语后置句的形式主要有五种:,.,30,(续上表),.,31,完成金版学案P116、117第5、6题及下面的练习,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节选自欧阳晔传,有删改),译:鄂州的崇阳县,向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就处理了一百多宗积压的案件。,译:桂阳有争夺船而互相殴打致死的人,这个案件很长时间没能判决。,.,32,【参考译文】欧阳公名晔,字日华。自从他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时起,不合乎那道义的事,他就不接受他人的馈赠。鄂州的崇阳县,向来号称难以治理,于是就调任欧阳公去治理崇阳,到了那里就处理了一百多宗积压的案件。桂阳有争夺船而互相殴打致死的人,这个案件很长时间没能判决。欧阳公亲自到了那个监狱,放出关押的犯人,自己就坐在庭院中,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犯人们吃完饭后,欧阳公全部安慰他们并让他们返还到监狱中去,只留下了一个人在庭院中。被留下来的人神色惊动惶恐四顾,欧阳公说:“杀人的就是你啊。”那个囚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欧阳公说:“我看吃饭的人都是用右手拿着勺子,而只有你用左手拿,死亡的人伤口在右肋,此人是你杀的是很明白的。”囚犯就流着泪说:“是我杀了人,我不敢再因此连累他人了。”,.,33,六、状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或主语之前,作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翻译句子时须分析句子结构,调整状语到动词前。状语后置的形式一般有三种:,.,34,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B项,“于”解释为“到”。其余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应为“于星火急”;C项,应为“后之览者,亦将于斯文有感”;D项,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答案:B,完成金版学案P117第7题及下面的练习,.,35,2、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2)、拜送书于庭。(3)、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4)、于其身,则耻师焉。(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公幸教晞以道。(8)、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小试身手,.,36,七、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熟练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37,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38,2何如(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的还有“何若”“奚如”“奚若”等。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39,.,40,.,41,5有所、无所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如: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被宠幸的。,.,42,6有以、无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人、事、物)”。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43,7孰与(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44,8之谓也(1)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其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如: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经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45,(2)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如: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46,9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怎样对待、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47,译文:凭你的力量,尚且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48,10何为(wi)、何以为(wi)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高处再往南去呢?,.,49,11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如: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50,12何之有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呢”。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1,13不亦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52,14得无乎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译文:观赏景物时所发出的感叹,该不会没有差异吧?,.,53,15无乃乎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的还有“无乃与”“不乃乎”等。如: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54,16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译文: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5,17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译文: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18庸乎译为“哪呢”。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文:我是学习道理的,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56,19其乎(邪)译为“难道吗”。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57,“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于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此考点一般采用主观题形式,要求翻译两至三个句子。这几个句子一般为: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意,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文言文翻译,.,58,(2015四川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节选自晋书虞溥传),典例感悟,.,59,技法:译出大意,力求字字落实。答案:(1)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重点词“患”“乘”“徒”“伦”。)(2)然而积聚一勺勺水而成为江河,堆集细微的尘土而使极高的山更高,不立志,不勤奋,按道理没有办法成功。(重点词语:“匪”“由”“济”。),.,60,参考译文:君子在内端正心志,在外修习自己的行为,如果有余力,就可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有德行。学习的人不担心才能不够,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向往千里马的马,就能成为千里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是颜渊之类的人。又说锲而舍之,朽木不可雕;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不就是验证吗?至于包含美质抒发文藻,下笔流畅而华丽,论述世上的事情,探究深奥的道理,使得杨、班收起笔来,仲舒张口结舌,仅是有才能者的作为,而不是平常的人。然而积累一勺勺的水成为江河,积聚小土粒增高山峰,如果没有志气不勤奋刻苦,当然不能成功。学生如果断绝人间的杂务,专心学习,长年累月,日积月累,那么也就是或慢或快,或先或后罢了,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不能实现呢?,.,61,八种方法帮你解决翻译难题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天,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思维升华,.,62,2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增补法包括: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数词后面增加有关量词、分数的词语。如:(1)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译文: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置(在)座位上。(“受”“璧”“置”“坐”,分别应译为“接受”“玉璧”“放置”“座位”。(于)坐上:省略了介词(于),在),.,63,(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译文:问那些嘲笑者,(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译文: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64,3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处在江湖边远的地方,就为他的君主担忧。(“庙堂”本指“庙宇”,这里代指“朝廷”,应该替换。),.,65,(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划着小船在黄州赤壁下游玩。(“既望”为农历每月十六,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弱冠”等。,.,66,4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如:(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译文: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译文: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67,5移位法(句式调整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些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如:晋人御师必于殽。译文: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调整后置状语“必于殽”到“御”之前),6固定句式关注法。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句式,翻译时要用它固定的表达形式来翻译。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译文: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固定句式“无乃乎”),.,68,7词类活用关注法。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翻译的关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译文: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都城可以得到。(“掌”名词作动词,“掌管”),.,69,8意译法(修辞还原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采用直译法难以表达原文的意蕴,只能采用作为辅助的意译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比喻、借代、对文、合叙、婉曲、用典等。如:(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译文: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70,(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指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应译为“平民百姓”“百姓”。),.,71,跟踪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好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