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_第1页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_第2页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_第3页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_第4页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的作用和本质,.,2,一、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3.意义: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2.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3,.实验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原理,H2O2在水浴加热、FeCl3溶液中的Fe3+和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加速分解。,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H2O22H2O+O2,1.常温2.加热3.FeCl34.加肝脏研磨液,.,4,对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一般既要设置对照组又要设置实验组。,单一变量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发生变化外,其他变量都应保持相同。,实验设计原则:,等量,.,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2ml,2ml,2ml,2ml,3%,3%,3%,3%,常温,90,FeCl3,肝脏研磨液,2滴清水,2滴清水,2滴,2滴,不明显,少量,较多,大量,不复燃,不复燃,变亮,复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反应条件,.,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2ml,2ml,2ml,2ml,3%,3%,3%,3%,常温,90,FeCl3,肝脏研磨液,2滴清水,2滴清水,2滴,2滴,不明显,少量,较多,大量,不复燃,不复燃,变亮,复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反应条件,对照组,实验组,.,7,反应物,产物,活化能,反应进程,能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8,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加热:Fe3+:酶:,提高分子的能量,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9,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来源,酶的作用,酶的化学成分,降低活化能,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吗?,酶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什么是酶?,.,10,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1,一、ATP分子结构特点(具有高能磷酸键),ATP-三磷酸腺苷,腺苷,A腺苷,T三个(Tri),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与腺嘌呤核苷酸(RNA)的区别:,ATP是活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12,ATP的水解过程,APPP,ATP(水解)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13,ATP合成酶,能量+,?,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为什么我们的各项活动能时刻顺利地进行呢?,.,14,1、从反应条件上看:,2、从能量上看:,3、从ATP的合成和分解场所上看:,反应条件不同。,能量来源不同。,为什么说这不是一个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的特点:,正逆反应都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场所不同,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分解场所是细胞膜、叶绿体基质、细胞核等。,.,15,ATP,糖类,脂肪,糖原,淀粉,太阳能,有关能源物质的回顾与小结:,.,16,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17,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2、CO2的检测方法(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可以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18,(作用:吸收CO2),有氧呼吸(A),无氧呼吸(B),2、实验装置,.,19,)、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3、观测、记录,.,20,2.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A装置的酵母菌滤液,+B装置的酵母菌滤液,(灰绿色),(不变灰绿色),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1,变混浊快,无变化,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了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22,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3,有氧呼吸过程,线粒体,细胞质基质,C6H12O6,酶,少量能量,4H,2丙酮酸,(C3H4O3),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酶,6H2O,6CO2,少量能量,20H,6O2,6O2,大量能量,酶,12H2O,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6H2O,.,24,细胞质基质,主要是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H、O2,线粒体基质,丙酮酸、H2O,H、CO2,少量,线粒体内膜,H2O,大量,.,25,2.有氧呼吸的过程,场所:线粒体内膜,场所:线粒体基质,场所:细胞质基质,.,26,H2OHH2O,O2H2O,C6H12O6丙酮酸CO2,C、H、O的来龙去脉:,有氧呼吸总公式,.,27,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能量(2870kJ),1161kJ,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ATP,酶,有氧呼吸中的能量变化,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不能,?,能量的利用率:,1161/2870100=40,.,28,C6H12O6,4H,2C2H5OH+2CO2,酶,酶,2C3H6O3,2丙酮酸,酶,少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过程,乳酸,酒精,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反应中间物),举例:乳酸菌、人、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举例:酵母菌、水稻在水淹情况下、苹果等硕大果实的深部组织细胞等,.,29,四.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异同点,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需要,不需要,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较多,较少,都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从葡萄糖到丙酮酸阶段完全相同,.,30,C6H12O6,酶,2C3H6O3+196.65KJ,61.08KJ,C6H12O6+6H2O+6O2,酶,12H2O+6CO2+2870KJ,1161KJ,38molATP,2molATP,191,能量比较:1mol葡萄糖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较,.,31,植物最适25-30,温度,呼吸速率,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而延长保存时间,2.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细胞呼吸越强。,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32,3.O2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增强,达到一定浓度以后,由于受线粒体的限制,呼吸作用强度不再增大。,O2的存在抑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4.CO2浓度过大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33,O2:贮藏水果时下降到_最有利贮藏。CO2:增加CO2浓度,有良好的保鲜效果。,CO2释放,O2吸收,O2浓度,气体交换相对值,a,b,c,d,0,a点,利用N2或CO2调节O2的浓度,.,34,应用:,3、贮藏种子,必须降低含水量,2、贮藏蔬菜和水果,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气浓度,增加CO2的浓度,1、中耕松土,保证根的正常呼吸作用,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把植物体下部变黄的枝叶去掉,减少养分的消耗,使有机物向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35,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36,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是绿色的。,叶绿体的结构,一、光合作用的完整单位叶绿体,.,37,类囊体,基粒,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38,(一).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中。(溶解法)2.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纸层析法),二.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9,1.提取色素:(溶解法),研磨,材料:5g鲜叶,药品,SiO2使研磨充分,CaCO3防止色素破坏,无水酒精溶解色素,(二).方法步骤:,2.分离色素(纸层析法),准备滤纸条时要求:细.直而齐、重复23次,.,40,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扩散速度,含量,溶解度,最快,较快,较慢,最慢,最少,较少,最多,较多,最高,较高,较低,最低,叶绿素由C、H、O、N、Mg构成,.,41,1、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2、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要迅速研磨?4、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二氧化硅: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叶绿体中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色素提取的原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防止无水乙醇挥发,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快(色素分离的原理),问题:,5、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42,保证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保证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可以同时向上扩散,避免色素带重叠,保证更多的色素转移至细线处,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防止层析液挥发,6、为什么将干燥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个角?7、为什么滤液细线越细、越直越好?8、为什么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2-3次?9、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10、为什么烧杯要盖培养皿?,.,43,叶绿素中的吸收光谱,0,400,500,600,700nm,50,100,叶绿素b,叶绿素a,紫外光,红外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三、色素的作用,.,44,.,45,色素分子,可见光,C5,2C3,ADP+Pi,ATP,2H2O,O2,4H,多种酶,酶,(CH2O),CO2,吸收,光解,能,固定,还原,酶,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总过程:,.,46,比较光反应、暗反应,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光、色素、酶,不需光、酶、H、ATP,叶绿体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中,水的光解;ATP的生成,CO2的固定;C3的还原,ATP中活跃化学能,光能,ATP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47,光反应,H2O2H+1/2O2,水的光解:,ATP的合成:,暗反应,总结:,酶,.,48,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CH2O),C,H,O,CO2,CO2,H2O,O2,H2O,能量的转移途径:,碳的转移途径:,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CO2,C3,(CH2O),.,49,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H,ATP,还原受阻,C3,C5,CO2,固定停止,C3,C5,.,50,(1)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怎样才能提高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光合强度)指一定量植物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可用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表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51,温度,CO2,一般情况下,光强度达到B点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光强度),.,52,不同光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53,光合作用整套机构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过高时光合速率会减弱。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植物种类而异。,(2)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温度),.,54,1.如何提高大田和温室中的CO2含量?,CO2浓度在一定范围以内时,光合速率会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农田里的农作物应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和增施有机肥。温室中可增施有机肥或使用CO2发生器等。,2.请在图上画出更弱光强度下光合速率的曲线?,(3)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CO2浓度),.,55,(4)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光照面积),叶面积增大,叶片相互遮挡,光合作用不再加强,呼吸作用加强,有机物消耗量增加。有机物积累量降低,.,56,(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光照、CO2、温度、水、矿质元素等,(2)如何定量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实验原理,光合作用的强度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的数量来定量的表示。,内因:,酶、色素等,外因:,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叶绿体中基粒的数量等,原料的消耗或产物生成,CO2消耗量,O2的生成量,.,57,(2)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3、适当提高CO2浓度,4、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5、适当增加植物体内的含水量,6、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2、合理密植,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晨或夜间不在密林中锻炼,(增大昼夜温差),.,58,自养生物,能利用CO2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异养生物,不能利用CO2制造有机物,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