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损伤与修复-1_第1页
病理-损伤与修复-1_第2页
病理-损伤与修复-1_第3页
病理-损伤与修复-1_第4页
病理-损伤与修复-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绪论Chapter1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Chapter2损伤的修复,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罗殿中,科室地点分两部分:医院临床病理检验(门诊13楼);学校教学和科研场所(101馆)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广西首批重点学科之一(1988)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广西精品课程(2004)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07)首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2010),学科简介,医生21人技术8人返聘3人聘用10人,学科简介,其中有博士学位:11位具有留学经历:10位,4,5,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6,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学习目的: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展规律内容:总论、各论,7,“Asisourpathology,soisourmedicine”(病理学为医学之本)-WilliamOsler基础学科桥梁学科临床诊断金标准,绪论,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SirWilliamOsler(1849-1919),8,9,病理学研究方法,人体病理学:尸检Autopsy活检Biopsy细胞学Cytology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绪论,10,病理学发展简史,对疾病的认识的变迁神奇、神秘、不可思议从整体水平认识器官水平(器官病理学,Margani,1761)细胞水平(细胞病理学,Virchow,1858)分子水平从整体水平认识?,11,器官病理学Margani(1682-1771),意大利人做了700多例尸体解剖提出了疾病是由相应器官病变引起把临床表现与器官病变联系起来,Dr.JohnMargani,12,AfamouspaintingaboutautopsybyRhunbrantin17thcentury,13,细胞病理学Virchow(1821-1902)德国人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变heemphasizedthatalldiseaseisdiseaseofcells.细胞病理学(1858)是所有现代病理学的基础,Chapter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6,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Adaptation),细胞、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化生,17,一、萎缩(Atrophy),生理性:,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压迫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性:,失用性:,去神经性:,病理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恶病质),局部性:,18,萎缩病变特点: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细胞器退化,严重时细胞消失。,适应(Adaptation),19,Atrophyofthebrain(82岁),Normalbrain(25岁),适应(Adaptation),20,HydrocephalusNotethedilatedventriclesandthinnergreyandwhinematter.,21,心脏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生理性病理性代偿性内分泌性,二、肥大(hypertrophy),适应(Adaptation),22,graviduterus(left)andnormaluterus(right),适应(Adaptation),23,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称为增生。类型:生理性、病理性原因:代偿性、激素性、生长因子病变:弥漫性、局限性,24,静止期乳腺,哺乳期乳腺,25,局部、结节性,弥漫性,适应(Adaptation),26,适应(Adaptation),27,肾盂积水、扩张,皮质变薄.,思考题:肾肥大?肾萎缩?,适应(Adaptation),28,?,29,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常见化生:1.鳞状化生常见子宫颈、支气管。2.肠上皮化生常见于胃。3.间叶组织中的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或骨组织,30,Columnartosquamousmetaplasia,Cervixofuterus,31,32,支气管粘膜鳞状化生,适应(Adaptation),33,34,化生的意义:(如,呼吸道粘膜柱状上皮鳞化)可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减弱了粘膜的自净能力(原有功能丧失)细胞恶变,适应(Adaptation),35,病例:患者男,82岁,家人述其65岁以后反应迟钝,性格怪异,常胡言乱语,爱发脾气.化验检查示血脂升高;脑电图示大脑供血不足Q1.患者何器官可能发生了何种病变?原因是什么?Q2.病变特点?,适应(Adaptation),36,37,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的原因和机制p10,损伤的原因内因:免疫,神经内分泌,遗传,年龄外因:生物,理化,营养社会心理因素损伤的发生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氧的损伤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38,缺血缺氧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损伤,39,第三节细胞可逆性损伤p15,OverviewofCellInjuryandCellDeath,40,细胞损伤时功能和形态改变的时间表.,41,概念: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常伴有功能下降。计有细胞水肿(水变性)玻璃样变脂肪变淀粉样变病理性钙化粘液样变色素沉积,可逆性损伤(Reversibleinjury),42,fourconditions,损伤,43,1.细胞水肿/水变性(Cellularswelling),机制:ATP生成减少,Na+K+泵功能障碍水钠积聚好发于心、肝、肾等形态:眼观,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色淡镜下,细胞肿大、淡染;重者胞浆透亮电镜下,见线粒体、内质网等呈囊状肿胀,损伤,44,结果原因消除可恢复,正常肝细胞,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损伤,45,45,46,甘油三酯(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内常见于心、肝、肾等,2、脂肪变(Fattychange),眼观:肝大、色黄、质软有油腻感。,病变,损伤,47,光镜:脂滴表现为大小不等、近园形的空泡。苏丹染呈桔红色.,49,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慢性中毒缺氧部位: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眼观: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镜下:脂滴在心肌细胞内呈串珠状.,损伤,50,心肌脂肪浸润(left)和心肌脂肪变性(right),51,3.玻璃样变/透明变(Hyalinedegeneration),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为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称之。分三种类型:(物理性状相同,化学成分和机制各异的病变),52,(1)细胞内玻璃样变,均质红染的圆形小体位于细胞浆内。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玻璃样小体(重吸收蛋白)浆细胞内的Rusell小体(免疫球蛋白)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前角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的包涵体(微管相关蛋白),损伤,53,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玻璃样小体,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损伤,54,(2)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肉眼:呈灰白、半透明,质韧,缺乏弹性。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55,瘢痕组织,56,(3)细动脉壁玻璃样变常见于:良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细动脉璧机制: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壁,损伤,57,细胞死亡:细胞发生不可逆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细胞死亡类型:坏死和凋亡。,第四节细胞死亡p19,58,坏死(Necrosis)P19,概念: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1、胞核: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2、胞浆:嗜酸性增强,结构崩解。3、间质:崩解呈细颗粒状。,坏死的基本病变,损伤,59,损伤,60,病例:患者男,50岁,有高血脂病史。今晨突觉左心前区疼痛,放射到左前臂;心电图示心肌梗死,血液检查发现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Q:为何血液的酶学检查是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之一?,损伤,62,坏死基本病变与临床的关系:坏死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中的一些酶可释放至血液中,使之浓度增高,临床上可用作诊断参考,例如:心肌梗死时血液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胰腺坏死时血清淀粉酶升高,损伤,63,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干酪样坏死5、脂肪坏死6、坏疽(a)干性坏疽(b)湿性坏疽,损伤,64,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酶水解作用弱,轮廓保持常见脏器:心、脾、肾。眼观:灰白色或淡黄色、形成较坚实、干燥的凝固体。,1、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necrosis),65,镜观:细胞坏死,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一段时间。,损伤,66,2、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necrosis),原因:坏死组织中蛋白质少,坏死细胞自身及浸润的中性白细胞释放大量水解酶,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细胞组织易发生溶解液化。常见于脓肿、脑软化等。,67,脑液化坏死脑组织含水分多、磷脂多,蛋白质少,坏死时易溶解液化成软化灶,损伤,68,68,脑软化,69,特点:组织结构完全溶解消失,液化成液体.,脓肿:如细菌性脓肿,蛋白溶酶起主要作用,损伤,70,部位:结缔组织、血管壁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病),恶性高血压,3、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necrosis),镜下: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状无结构物质,FibrinoidnecrosisinanAschoffnodule.,71,眼观:淡黄色、半凝固、松软似奶酪,主要见于结核病,损伤,4、干酪样坏死(caseation),72,镜观:坏死区组织结构彻底崩解,为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组织轮廓完全消失。,结核干酪样坏死,损伤,73,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细菌感染,发黑有臭味。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损伤,6、坏疽(gangrene),7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损伤,75,损伤,(b)湿性坏疽(moistgangrene)部位:内脏器官,如坏疽性阑尾炎。,特点:病区肿胀、深绿色,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臭味重,中毒症状重。,76,(1)溶解吸收:小范围的坏死灶可被完全吸收、清除。较大范围的坏死灶液化后形成囊腔;,坏死的结局,77,(2)分离排出:皮肤粘膜的坏死组织分离,形成缺损,表浅者称糜烂,较深的称溃疡;,损伤,78,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皮肤粘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者叫窦道(sinus),两端开口的通道叫瘘管(fistula)。,损伤,79,肛周单纯性瘘管(40岁女性),80,肺、肾内坏死组织顺自然管道排出,留下的空腔空洞。,肺结核空洞,损伤,81,(4)钙化,损伤,(3)机化与包裹:-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的过程,称机化(organization)。-包裹(encapsulation),82,病例男,60岁,身高160Cm,较肥胖,嗜咸食,有高血压病史15年。近两年常感到头晕头痛,血压:170/110mmHg.尸解:心脏重500g;切片检查全身细小动脉管璧增厚,管腔狭窄,HE染色示管璧呈嗜伊红半透明均匀样改变。Q:该患者患何种病?基本病变是什么?,损伤,83,活体内单个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也不诱发周围细胞的增生修复。凋亡可为生理性,称之为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也见于病理过程,如肿瘤细胞的死亡,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凋亡(apoptosis)p22,84,Differentfromnecrosis,apoptosisisadeathofsinglecell,85,凋亡在生物胚胎发生、器官形成发育等方面起到重要重用,凋亡,86,形态特点:细胞皱缩,核染色质边集,胞质芽突并脱落,形成凋亡小体。,Thesequentialultrastructuralchangesseenincoagulationnecrosis(left)andapoptosis(right).,凋亡,87,凋亡,AnormalDNABDNAfromapoptoticcellsladderpatternCDNAfromnecroticcells,88,Molecularmechanismofapoptosis:DNAfragmentationisfromthelinkerregionsofnucleosomes.,Ladderpattern,89,参与凋亡过程的相关基因促凋亡作用:FAS/Bax/P53抑制凋亡作用:Bcl-2/Bcl-XL双向作用:-c-myc,凋亡,90,91,第五节细胞老化p24,是细胞随生物体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Wegrowtoosoonoldandtoolatesmart.”,92,细胞老化的特征普遍性:所有细胞、组织、脏器不可逆性:内因性:细胞内在决定性的衰退有害性:老化细胞功能低下,患病率、死亡率增加,93,老化机制遗传程序学说(老化时钟学说)错误积累学说,CellularAging:Why?,Classicprogeria(Hutchinson-Gilfordsyndrome),94,端粒和细胞分裂能力的关系,95,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词“他们解决了生物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完整地自我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受到保护以免于退化。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向我们展示,解决办法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96,“如果端粒缩短了,细胞就会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的活动显著,端粒的长度也就能得以保持,并且细胞衰老也将延后。癌细胞就是一个例子,癌细胞被认为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对此诺贝尔奖颁给这一细胞基本机制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助于新的治疗措施的发展。”,97,揭开染色体秘密有助于发现人类衰老之谜发现“长生不老”钥匙有助于攻克癌症,卡萝尔格雷德,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两位女科学家曾是师生,98,Chapter2损伤的修复P27,概述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的过程称为修复由损伤周围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完全恢复原组织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再生不能完全由原组织再生修复,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不完全再生),纤维老化形成瘢痕,100,第一节再生(regeneration),一、细胞周期,101,1、不稳定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被覆上皮,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3、永久性细胞:无再生能力或再生能力弱。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2、稳定细胞:具有再生潜力,平时不表现出来,当受损伤时,则表现出很强的再生能力。如各种腺体、间叶细胞。,102,三、各种组织再生过程P31,(一)上皮组织再生鳞状上皮再生由创缘残存上皮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腺上皮完全再生需基底膜完整,肝小叶完全再生需网状支架完整。,103,静止的纤维细胞/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纤维母细胞(肥胖)纤维细胞,(二)纤维组织再生,产生胶原纤维,104,(三)软骨和骨组织再生,软骨组织再生(很弱)软骨膜细胞软骨母细胞软骨基质,105,(四)血管再生,1、毛细血管再生由内皮细胞发芽式增生,2、大血管修复(需手术缝合),106,(五)肌肉组织再生(多由纤维组织修复),107,(六)神经组织的再生,神经纤维由健側神经轴突再生实现修复创伤性神经瘤,108,四、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ECM的生理作用:1)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外环境2)细胞与细胞间起支撑连接作用3)细胞与细胞间信号传导4)参与组织创伤修复和纤维化形成,(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在再生过程中的作用,109,1.胶原蛋白Collagen是ECM中最丰富的结构蛋白,分三类:间质胶原:I,II,III型胶原,分布在细胞和组织间基膜胶原:IV型胶原,是基膜的支架结构。细胞外周胶原:V,VI型胶原,以无定形状态围绕在细胞周围。来源: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合成,2.弹力蛋白elastin分布:血管、皮肤、子宫、肺等功能:维持组织的回缩能力,110,粘附性糖弹白和整合素(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作用:使细胞和各种基质成分发生粘连产生:由成纤维、单核、内皮细胞产生,(3)整合素Integrins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家族;分布广泛作用:介导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粘附,(2)层粘连蛋白Laminin分布:基底膜作用:与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细胞与结缔组织粘附,111,(二)生长因子Growthfacto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growthfac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细胞因子cytokine(三)抑素与接触抑制,112,第二节纤维性修复p36,一.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的形态和作用,概念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一)成分及形态特点眼观:鲜红,柔软湿润颗粒状镜观:毛细血管垂直生长,周围有丰富的纤维母细胞,表面有炎性滲出物,113,深部:水分少血管少细胞少纤维多,浅层:水分多细胞多血管多纤维少,毛细血管垂直生长,周围有丰富的纤维母细胞,表面有炎性滲出物,114,115,新鲜肉芽组织,斑痕组织,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肌细丝,除有成纤维细胞功能外,还有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116,(二)作用及结局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等异物。,结局成熟,变为瘢痕组织,117,概念: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态特点-镜下:肉芽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逐渐闭合,胶原纤维增多增粗、融合,透明变性.,二.瘢痕组织(scartissue),-大体:瘢痕灰白,质韧、缺乏弹性。,118,1.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填补缺损,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可使局部组织器官保持坚固性。,瘢痕形成对机体的影响:,119,瘢痕收缩,使关节活动受限或管腔狭窄;瘢痕性粘连;,2.对机体不利的一面,比原组织结构薄弱,在腹壁可形成疝,在心壁可形成室壁瘤。,肥大性瘢痕/瘢痕疙瘩。,广泛纤维化,可使器官硬化;,120,瘢痕收缩使关节活动受限,121,肝硬化,广泛纤维化器官硬化,122,Keloid.,肥大性瘢痕/瘢痕疙瘩,123,比原组织结构薄弱,在腹壁可形成疝,在心壁可形成室壁瘤,室壁瘤,124,三.肉芽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过程:-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ECM的积聚和纤维组织的重建,125,(一)血管生成过程血管新生的两种类型:血管形成(vasculogenesis):由内皮细胞前期细胞/血管母细胞形成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由成熟血管的内皮细胞发生,2.血管生成步骤:,126,3.血管生成的调控:生长因子和受体:VEGF,血管生成素VEGF与VEGF-R2结合-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