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知识(中考)复习的所有章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标尺。读数:测量结果应估计到分割值的下一个位置。2.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值称为误差。这个错误是不能消除的,但是这个错误应该被最小化。3.减少误差的方法:平均多次测量,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改进测量方法。在物理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判断物体的位置(距离)和参考物体的变化,否则是静态的。5.速度计算公式:1米/秒=3.6公里/小时第二章声音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递声音。3.声速与介质的类型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4.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5.控制噪音的方法:防止噪音产生,阻止噪音传播,防止噪音进入人耳。6、声音的使用:(1)传输信息:例如声纳、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2)能量转移:例如,钟表的超声波清洗和超声波碎石术。第三章物质状态的变化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温度计的用途:(1)温度计的玻璃泡须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且不得接触容器的底部或壁。(2)等到温度计显示稳定数字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球应保持在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齐平。4.物理状态的变化:(1)融化:固体液体,吸热(冰雪融化)(2)固化:液体固体,放热(水冻结)(3)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湿衣服变干,雾消失)(4)液化:气体液体,放热(形成雾和露水)(5)升华:固体气体,吸热(樟脑球变小)(6)升华:气体固体,放热(结霜、冰霜)非晶质体透明的5.晶体和无定形的熔化图像:6.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冰的融化水的沸腾实验液化气体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即真空中的光速2.光以直线传播的现象:阴影(反射除外)、日食、月食和针孔成像。3、光反射定律:(1)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线的两侧分开;(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光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图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图像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像虚像,物体像关于平面镜对称。6.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中斜入射到其他介质时,折射光向法线方向偏转;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另一种: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和反射角为0)。注意:空气的角度大,与法线的角度大。7.光的分散: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和紫组成。8.彩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射的彩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颜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10.不可见光:(1)红外线:主要功能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器(2)紫外线r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当u 2f时,形成反转和缩小的真实图像(照相机原理);(2)当f u 2f时,形成倒置和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原理);(3)当u L2 f1 F2省力距离;(钢丝钳、撬棍)(2)费力杠杆:L1 F2费力节省距离;(镊子、筷子)(3)等臂杠杆:L1=L2F1=F2(平衡)2.天车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本质是一个杠杆,其力臂等于阻力臂的两倍,可以节省一半的力。3、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重物,绳子自由端的张力是重量的几分之一。物体上升h,绳子的自由端移动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1) f=(n是可移动滑轮上的绳段数量),与可移动滑轮和绳索的重量和摩擦力无关4、机械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斜面机械效率:=复习九年级大纲第十三章热能1.分子热运动:(1)内容:所有的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不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强烈。2.扩散现象的解释:(1)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不规则的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3.内能:物体内部热运动中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4.改变物体内部能量的方法有:做功和传热。5.比热容:(1)定义:一种物质每单位质量的比热容被称为1的温升所吸收的热量。(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类型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和放热、形状等无关。(3)热量计算:Q=表示温度变化6.水的比热容:水=4.2103焦耳/(千克),物理意义:1千克水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焦耳。由于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水常用于调节空气温度、保暖、作为冷却剂、散热等。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其中,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由飞轮的惯性完成的,而作功冲程是内燃机工作时唯一的外部作功冲程,它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此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计算“4 2 1”冲程环确实有效3.热值:一公斤特定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单位:焦耳/千克公式:Q=m q(q是发热量)。4.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之比称为热机的效率。5.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1)完全b(1)丝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2)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2.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的电荷互相吸引。3、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3)开关:控制电路开/关的元件;(4)导体:连接电路。4.两个基本电路的连接:5、电流表的使用:(1)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器串联;(2)电流必须从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3)选择合适的范围(0 0.6a03A)6.电流由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7、串并联电路电流定律:(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输入字符串=I1=I2)(2)在并联电路中,主电路中的电流等于每个支路中电流的总和。(即I和=I1 I2)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普通电压值:家用照明电路220伏;1.5V干电池;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铅蓄电池为2V。2.电压由符号“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伏特、千伏和毫伏。3.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器并联;(2)电压表的“”端接在靠近正极的一端,“-”端接负电极的一端;(3)选择合适的范围(0 3V015V).4、串并联电路电压定律:(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各部分两端电压的总和;(即u弦=U1 U2)(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即u和=U1=U2)5.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符号是。导体的电阻与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它与导体上的电压和电流无关。6.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连接:必须“一上一下”功能:保护电路;(2)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电阻器的串联和并联:(1)R弦=R1R2(R弦大于R2 R1)(2)并联电阻最小,串联电阻最大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原理:欧姆定律(2)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业布置创建鼠标点击交互脚本16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锅炉供暖设施租赁经营协议
- 水电厂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瓷砖材料品质保障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改造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房地产项目营销手续代办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绿色生态社区建设委托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项目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木门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销售合同
-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VCTE技术(福瑞股份子公司)专利概览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关于规范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岗位设置及任免办法
- 《现代汉语》课件修辞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创造适合教育(2017年0613)
- 微创外科课件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