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试题_第1页
农业昆虫学试题_第2页
农业昆虫学试题_第3页
农业昆虫学试题_第4页
农业昆虫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昆虫学(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基本方式有( )、( )、( )三类。2. 桃蚜在我国东北的生活史类型为( ),其越冬虫态是( ),越冬场所是( ),夏秋季主要在( )科和( )科植物上为害。3. 确定害虫防治指标原则上应( )经济允许水平的虫口密度。4. 利用粘虫成虫的趋化性和产卵的趋黄习性,可用( )和( )诱集粘虫。5. 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杀虫的方法属于( )法。6. 贮粮害虫依其取食粮食的程度分为( )、( )、( )三类。7. 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大豆产区1年发生( )代。8. 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中文名是( ),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中文名是( ),二化螟学名是( ),大豆蚜学名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 生活空间 B 温度 C 昆虫天敌 D 食物数量 2. 防治中间型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 )。A 化学药剂防治 B 农业栽培技术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机械防治3. 下列害虫是迁飞性害虫的是( )。A 粘虫 B 白边地老虎 C 大豆食心虫 D 菜蛾4. 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A 农业防治 B 生物防治 C 物理机械防治 D 化学防治5. 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含有毒化学物质“丁布”(DIMBOA)等抗螟素,这种抗虫性属于( )。A 不选择性 B 抗生性 C 耐害性 D 诱导抗虫性6. 田间发现大豆幼苗植株被某地下害虫为害 , 其为害症状是根部被咬断且断口整齐, 则该地下害虫最可能是( )。A 蛴螬类 B 大豆根潜蝇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7. 大豆食心虫在大豆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 )。A 叶片正面 B 叶片背面 C 嫩茎 D 幼嫩豆荚8. 甘蓝夜蛾的越冬虫态是( )。A 卵 B 老熟幼虫 C 蛹 D 成虫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后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谷蠹 10.下列地蛆种类中,食性为多食性的是( )。A 灰地种蝇 B 葱地种蝇 C 萝卜地种蝇 D 毛尾地种蝇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后,影响作物减产的因素有( )。A 害虫的种群密度 B 作物补偿能力的大小 C 作物品种的抗虫性 D 害虫为害的时期E 栽培管理条件2. 在东北地区为害禾谷类旱粮作物的蚜虫主要有( )。A 麦长管蚜 B 禾谷缢蚜 C 甘蓝蚜 D 高粱蚜 E 瓜蚜3. 下列害虫中,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是( )。A 菜蛾 B 甘蓝夜蛾 C 菜叶蜂 D 黄曲条跳甲 E 温室白粉虱4. 剪除虫芽或受害梢对下列果树食心虫防治有效的是( )。A 桃小食心虫 B 梨小食心虫 C 李小食心虫 D 梨大食心虫 E 苹小食心虫5. 下列害虫可以为害甜菜的是( )。A 黑绒鳃金龟 B 甜菜潜叶蝇 C 草地螟 D 甜菜象甲 E 甘蓝夜蛾农业昆虫学(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取食为害) (非取食为害) (传播植物病害)2.(乔迁式或全周期型) (受精卵) (桃、李等核果类果树枝条芽腋和裂缝处) (茄) (十字花)3.(大于)4.(糖醋酒诱蛾器) (黑光灯)5.(物理机械防治)6.(初期性贮粮害虫) (中间性贮粮害虫) (后期性贮粮害虫)7.( 1 )8.(细胸金针虫) (草地螟) (Chilo suppressalis) (Aphis glycines)二、单项选择题1.( B ) 2.( C ) 3.( A ) 4.( A ) 5.( B ) 6.( A ) 7.( D ) 8.( C ) 9.( B ) 10.( A )三、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D) 3.(ABCD) 4.(BD) 5.(ABCDE)四、名词解释1. 害虫综合治理:亦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它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和与之相关的环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所有的适当技术和方法,把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2. 平衡位置:害虫种群在长期阶段中不受临时防治措施干扰而影响的平均种群密度。3. 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生产实际中一般指通过害虫为害引起的损失相当于实际防治费用时的害虫种群密度。4. 农业技术防治法:是利用一系列栽培耕作管理技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作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的方法。5. 害虫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农业昆虫学(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害虫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 )、( )。2. 在防治策略上,防治r选择类害虫最适合的防治方法是( )。3. 在农业上,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称为( )。4. 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的典型为害状是( )和( )。5. 草地螟的越冬虫态是( ),越冬场所是( )。6. 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称为( )。7. 目前,在我国用于害虫防治实践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是( )。8.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按测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 )、( )、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预测。9. 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 )、( )、( )。10. 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中文名是( ),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ar中文名是( ),大豆蚜学名是( ),水稻负泥虫学名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 生活空间 B 温度 C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D 食物数量2. 下列害虫可以在土壤中穿行造成作物受害的是( )。A 东方蝼蛄 B 细胸金针虫 C 亚洲玉米螟 D 二化螟3. 下列防治方法中,能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远距离传播蔓延是( )。A 农业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 植物检疫4. 田间发现大豆幼苗被害虫为害,其为害症状是大豆的主根被咬断,断口整齐平滑,地上部植株枯死,则该害虫最可能是( )。A 蛴螬类 B 金针虫类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5. 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 )。A. 10 B. 20 C. 40 D. 26. 向日葵螟的越冬虫态和场所是( )。A 成虫,杂草丛 B 蛹,土壤 C 老熟幼虫,土壤 D 老熟幼虫,寄主根茬7. 果树树干缚草对下列果树食心虫防治有效的是( )。A 桃小食心虫 B 梨小食心虫 C 李小食心虫 D 梨大食心虫8. 下列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是( )。A 华北蝼蛄 B 粘虫 C 甘蓝夜蛾 D 菜蛾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初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黄粉虫10. 下列蚜虫,在我国东北生活史类型为留守式的是( )。A 桃蚜 B 甘蓝蚜 C 大豆蚜 D禾谷缢管蚜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k类选择害虫的发生特点为( )。A 繁殖力弱 B 对密度过高的适应能力强 C 扩散能力弱 D 寿命较长 E 后代死亡率低2.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后,影响作物减产的因素有( )。 A 害虫的种群密度 B 作物补偿能力的大小 C 作物品种的抗虫性 D 害虫为害的时期 E 栽培管理条件3. 下列果树害虫中为食叶性害虫的是( )。A 山楂粉蝶 B苹果巢蛾 C桃小食心虫 D 苹果透羽蛾 E黄刺蛾4.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 )。A 咀食为害 B 潜叶或卷叶为害 C 钻蛀为害 D 刺吸为害 E 传播植物病害5. 农业技术防治法的特点是( )。 A 大部分措施可结合耕作、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无需增加额外费用和劳力B 防治规模大,安全有效,易于推广C 对害虫的抑制多样、持久、综合D 不易污染环境和杀伤有益天敌,对害虫防治不易产生抗药性 E 速效性差,在害虫大发生时不易及时控制害虫的为害农业昆虫学(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生态学观点) (经济学观点) (环境保护学观点) 2.(化学防治 或 药剂防治)3.( 虫害 ) 4.(“黑膏药”) (枯稍) 5.(老熟幼虫) (土壤)6.(植物抗虫性) 7.(苏云金杆菌) 8.(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9.(随机分布型) (核心分布型) (嵌纹分布型)10.(东北大黑鳃金龟) (甜菜象甲) (Aphis glycines) (Oulema oryzae)二、单项选择题1.( B ) 2.( A ) 3.( D ) 4.( A ) 5.( D ) 6.( C ) 7.( B ) 8.( B ) 9.( C ) 10.( B )三、多项选择题(1.(ACDE) 2.(ABCDE) 3.(ABE) 4.(ABCDE) 5.(ABCDE)四、名词解释1. 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2. 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3. 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造成相当损失的害虫。4. 物理机械防治法: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热、电、声、温湿度)、人工或器械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5. 地下害虫: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农业昆虫学(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 )、( )、( )3类。2. 田间试验测定农作物因害虫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的基本方法有( )、( )、( )。3. 在农业上,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称为( )。4. 作物遗传抗虫机制包括( )、( )和( )。5. 大豆蚜在东北地区的越冬虫态是( ),越冬场所是( )。6. 害虫防治适期的确定,对食叶性害虫应在( ),对钻蛀性害虫应在( ),对蚜虫、螨类害虫应在( )。7. 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按测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 )、( )、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预测。8. 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 A 生活空间 B 温度 C土壤类型 D 食物质量2. 下列害虫成虫产卵具有趋向枯黄干草习性的是( )。A 甘蓝夜蛾 B 粘虫 C 亚洲玉米螟 D 二化螟3. 在防治策略上,防治r选择类害虫最适合的防治方法是( )。A 农业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 化学防治4. 田间发现大豆幼苗被害虫为害,其为害症状是大豆的主根被咬断,断口整齐平滑,地上部植株枯死,则该害虫最可能是( )。A 蛴螬类 B 金针虫类 C 蝼蛄类 D 地老虎类5. 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 )。A. 10 B. 20 C. 40 D. 26. 草地螟的越冬虫态和场所是( )。A 成虫,杂草丛 B 蛹,土壤 C 老熟幼虫,土壤 D 老熟幼虫,寄主根茬7. 轮作换茬对下列害虫防治效果最好的是( )。A 东北大黑鳃金龟 B 小地老虎 C 豆根蛇潜蝇 D 草地螟8. 稻小潜叶蝇在水稻本田田间产卵的主要部位是( )。A 水稻叶鞘 B 水稻茎秆 C 漂浮在水面的水稻叶片 D 水稻稻株顶端的直立叶片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初期性贮粮害虫的是( )。 A 赤拟谷盗 B 锯谷盗 C 玉米象 D 黄粉虫10. 下列蚜虫,在我国东北生活史类型为留守式的是( )。A 桃蚜 B 甘蓝蚜 C 大豆蚜 D禾谷缢管蚜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k类选择害虫的发生特点为( )。A 繁殖力弱 B 对密度过高的适应能力强 C 扩散能力弱 D 寿命较长 E 后代死亡率低2. 下列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是( )。 A 华北蝼蛄 B 粘虫 C 小地老虎 D 大豆食心虫 E 草地螟3. 下列害虫可为害甜菜的有( )。A 甜菜象甲 B小地老虎 C甘蓝夜蛾 D 甜菜跳甲 E草地螟4. 下列害虫以钻蛀方式为害农作物的是( )。A 草地螟 B 禾谷缢蚜 C 亚洲玉米螟 D 菜蛾 E 二化螟5. 害虫综合治理的特点是( )。A 不需要彻底消灭害虫,允许害虫在一定密度水平下存在B 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协调运用,而不是强调单纯用化学农药防治 C 只有害虫密度达到或超过经济阈值时才进行防治D 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 E 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农业昆虫学(3)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取食为害) (非取食为害) (传播植物病害)2.(田间实际调查法) (人为接虫控制为害试验) (模拟害虫为害试验)3.(虫害)4.(不选择性) (抗生性) (耐害性)5.(卵) (鼠李的枝条芽腋或缝隙)6.(暴食虫龄前) (侵入茎、果之前) (种群突增期前或点片发生阶段)7.(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8.(随机分布) (核心分布) (嵌纹分布)二、单项选择题1. A 2. B 3. D 4. A 5. D 6. C 7. C 8. C 9. C 10. B三、多项选择题1. ACDE 2. BCE 3. ABCDE 4. CE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