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0.11.16).ppt_第1页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0.11.16).ppt_第2页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0.11.16).ppt_第3页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0.11.16).ppt_第4页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0.11.1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重点)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第四节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虽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明确提出于当代,但在我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却是源远流长的,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的。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的论著。,马尔萨斯(1766-1834年)李嘉图(17721823年)穆勒(17731836年)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一、可持续发展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1)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2)大会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环境污染的觉醒和关注。,(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当时的环境与发展形势需要,同时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而召开的,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2.会议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各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文件及有关国际公约。,(三)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时间: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地点:南非约翰内斯堡目标:全面审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主要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今后行动的战略与措施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1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谈判,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这一重要文件。,(一)增长的极限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论点如下。1.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2.世界系统的五个基本因素: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3.解决的办法:控制发展,必要时不发展。,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三份重要报告,(二)世界自然保护策略该报告的主要目的有三个:解释生命资源保护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确定优先保护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提出达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虽然世界保护策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保护与发展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反复用到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但它并没有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三)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一个世界”的总观点,并在这样的一个总观点下,从人口、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系统、物种、能源、工业、城市化、机制、法律、和平、安全与发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该报告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没有蓝图却有道路,“在不危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前提之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1993年所著的世界无末日一书中提出了如下的定义:“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的福利减少。”,内涵(两个基本点),1)需求人的基本权力基本需求:衣、食、住、行、就业、教育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资源开发与环境限度不能被突破2)限制“人人平等”不剥夺后代人的权力,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数量增长:产品、产值等的增长,质量提高:指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二)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持续性原则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三)社会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的公平。代与代之间人的公平代际公平。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持续性原则社会和经济发展不超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由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一、生态学方向的指标体系生态足迹法(一)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的生态足迹。,(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模型式中,ef为计算中某一定数量人群总生态足迹(全球公顷,ghm2);N为总人口。,(三)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capacity)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及其可维持养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用EC表示,度量单位与生态足迹相同(全球公顷,ghm2)。,(四)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根据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可以计算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则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计算公式如下:生态盈余(赤字):ER或ED=ECEF式中,ER或ED为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二、经济学方向的指标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生产的全部产品与劳务的价值。绿色GDP,经济学家称为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AEANDP(Approxenvironmentaladjustednetdomesticproduct),是对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以后的修正核算。,绿色GDP=(现行GDP)(自然环境部分虚数)一(人文部分虚数)(三)绿色GDP的应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7日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总环境污染退化成本为5118.2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三、社会政治学方向的指标体系,人文发展指数(HDI)它由收入、寿命、教育三个衡量指标构成。“收入”是指人均GDP的多少;“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HDI=1/3预期寿命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表的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平均值为0.753。人文发展指数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是:挪威0.971居世界榜首,澳大利亚以0.970位居第二,冰岛以0.969位列第三。我国以0.772位居世界第92位,属于中等人文发展水平。,四、系统学方向的指标体系,(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指标体系(略)(二)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极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