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 (3)ppt课件_第1页
马诗 (3)ppt课件_第2页
马诗 (3)ppt课件_第3页
马诗 (3)ppt课件_第4页
马诗 (3)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诗,李贺,1,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2,作者简介,李贺一生以诗为业,其诗可分为4类: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个人发愤抒情;神仙鬼魅题材:这类诗曲折表现他对现实的厌恶和否定,后人因此称他为鬼才;咏物等其他题材: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富有浪漫气息。,3,关于马诗,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4,李贺轶事,李贺的写作状态却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5,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6,7,解释,注释: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北方原野上的沙像冬天的雪一样,燕山上的月亮像一个银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的奔驰呢?解析: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叹。,8,1.前两句所用的比喻手法,有什么妙处?,“沙如雪”,不仅从视觉写出颜色,而且从触觉上写出了寒冷的感觉。古人写“沙如雪”往往和月亮有关,可见,月光皎洁是“沙如雪”的前提,“沙如雪”也就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月似钩”,首先当然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但此处的“钩”不仅仅是写形状,更是写作者的向往。此处的“钩”,就是“吴钩”。“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是冷兵器里的典范,经常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吴钩”已经超越兵器本身,成为驰骋疆场、立志报国的精神象征,上升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沙如雪”“月似钩”两个比喻,平实中含深意,形象中寄心志,放在“大漠”“燕山”这样特定的环境之下,可谓寄意深远,匠心独运。,9,2.三、四句借马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视,得到重用。“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之时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但以“何当”引出,却让人感慨扼腕。“何当”即“何时”,冠以“何时”,即说明遥遥无期,不知什么时候,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