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设计_第1页
年产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设计_第2页
年产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设计_第3页
年产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设计_第4页
年产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85万吨对二甲苯设计第1章总说明1.1项目概要对二甲苯(PX )作为基础化工产品,PX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 现在世界上生产的3000万吨以上的PX,几乎都是聚酯纤维的原料。 大量的聚酯纤维加工成服装,不仅满足了世界上60多亿人口的服装问题,还满足了服装颜色、光泽、皱纹、薄度、透明度等诸多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PX解决了自然纤维和粮食纠纷地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每万吨合成纤维相当于约7万亩耕地生产的自然纤维。 2012年,我国生产合成纤维约2800万吨。 要生产同样数量的自然纤维,耕地大约需要2亿亩。PX不仅是人们的服装,还可以直接进口,如药物胶囊,PX是原料之一。 矿泉水瓶等包装材料的主要原料也是PX。PX与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是许多建筑材料的原料,也用于油漆溶剂的生产。 随着技术的进步,PX的下游产品PET逐渐取代铝、玻璃、陶瓷和纸张,应用于电气电子、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中国进入汽车社会,汽油的5%左右的成分是PX。 PX不仅是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高质量汽油的必需品。我国许多城市现在饱受PM2.5之苦。 减少城市阴霾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加快汽油质量提高,减少汽油中硫含量,提高汽油中辛烷值。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提高汽油辛烷值最好,最环保的方法是加入芳烃。 如果不考虑毒性和致癌性的话,苯是优先的。 现在,PX已成为最佳选择。 一位专家预测,未来汽油中PX的含量会更高。PX的应用非常广泛,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对PX的需求量逐渐激增。回顾历史,中国PX的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PX项目发展迅速,生产能力飞跃居世界第一,但供求关系相对平衡,2000年国内自给率为88%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对PX的实际需求为1385万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X消费国占世界消费量的32%,中国PX的总生产能力为880万吨,自给率只有63%。中石化精炼工程公司副会长张克华指出,近年来,国内PX的生产能力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扩大,2011年扩大了100万吨,2012年扩大了290万吨,但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的需求。据专家介绍,如果停止建设现在的PX项目,或者延期建设的话,到2015年国内PX的自给率预计会在50%以下。原料受人束缚,化纤产业链利润整体前进,更集中于PX环节。 换句话说,海外原料供应商获得更多利益,民族制造业受到压迫。 日本、韩国等国向中国出口PX产品,比国产的材料价格要高得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对PX的需求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从1990年到2004年,PX的年平均需求增长率为8.4%。 目前世界PX需求年增长率约为5.8%。 到2014年,世界PX的需求量将增加到3480万吨。截至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生产能力约占世界的20%,消费量约占世界的30%。 由于下游PTA (精制对苯二甲酸)的生产能力发展迅速,国内PX的生产处于跟不上需求的状况。 中国生产的PX项目总生产能力为876.5万吨/年。 “十二五”期间,尚有四个项目开工,规模均在60万至80万吨之间。在全球对二甲苯的消费结构中,90%以上的对二甲苯主要生产PTA,2012年受PTA和轻纺行业需求的牵引,对二甲苯的需求在持续快速增长的过去一年中没有增加产能,消费增长率明显高于产量增长率,供需差距更大PTA产能投入主要集中在2011-2014年,其中预计2011年下半年投入约485万吨,2012年投入1250万吨,2013年投入770万吨。 与这两者相比,对二甲苯生产能力释放的步伐明显较慢。 2011年和2012年每年投入的对二甲苯生产能力在100万吨左右,由于不及下游PTA和聚酯的扩张速度,国内的对二甲苯供给紧张,而且2013年对二甲苯供给紧张的状况没有改变,对二甲苯主导产业链的结构1.2建设项目的意义对二甲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在化纤、合成树脂、农药、塑料、医药等多个化工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它使精制对苯二甲酸(PTA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PTA、DMT与乙二醇反应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即聚酯,纺丝生产聚酯纤维、聚酯树脂、轮胎工业用聚酯层PET树脂也可以是塑料瓶、聚酯膜、塑料合金、其他工业部件等。 此外,对二甲苯在医药上也有用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作为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需求正在迅速上升,国内存在很大的差距。 充分利用安庆石化资源,发展产业链,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综上所述,利用国内目前的形势和政策,利用以前的对二甲苯等系列产品的装置,可以增加公司的经济总量和风险抵抗能力,为企业和国家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未来几年对扩大下游生产能力的强烈需求面前,我们将及时扩大生产,立足国内,稳步进入国际市场,与日韩一道掌握PX的市场发言权。第二章市场分析2.1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对二甲苯又称1,4 -二甲苯,是苯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无色液体,低温时变成板状或柱状晶体,相对密度(d420 )为0.8611,(d425 )为0.8610。 其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17、熔点13.263、沸点138.37、折射率(nD21)1.5004、闪电27.2、爆炸极限1%-6% (体积)。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二乙醚、苯、丙酮。对二甲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在化纤、合成树脂、农药、塑料、医药等多种化工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它使精制对苯二甲酸(PTA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PTA、DMT与乙二醇反应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即聚酯,纺丝生产聚酯纤维、聚酯树脂、轮胎工业用聚酯层PET树脂也可以是塑料瓶、聚酯膜、塑料合金、其他工业原型等。 此外,对二甲苯还可用于医药、涂料和染料。2.2国际市场的生产和消费情况90年代以来,我国聚酯行业发展迅速,增加了国内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由于生产能力的增加速度落后于消费的增加速度,国内对二甲苯供给不足较大,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对二甲苯,弥补国内生产能力的不足。 但是,全球对二甲苯的供求情况超过需求。表1 2005年世界对二甲苯供需情况万吨/年地区生产能力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亚洲15591508.8643.6508.71632.2东欧国家足球队47.832.6317.318.3中东133.584.59.540.153.9北美地区586.6509.867.3176.1407.8中/南美2719.35.4321.9西欧240220.471.149.6246.7世界总计2593.92375.6799.9794.82380.82005年,世界最大的对二甲苯生产厂家是埃克森移动公司和BP公司,其能力分别达到326万吨/年和290万吨/年,分别占全球能力的12.6%和11.2%,比去年稍微下降。 其中,前者新增能力10万吨/年,后者仅增加2万吨/年。表2 2005年世界主要对二甲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万吨/年序列号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占据全世界的能力1埃克森美孚公司326.412.6%2英国广播公司289.511.2%3中国石化集团186.87.2%4信诚工业167.76.5%5新日本石油公司91.33.5%6雪佛龙德士古91.33.5%7科克工业公司88.53.4%8KP集团702.7%9台塑集团682.6%10SK集团652.5%其他1149.444.3%合计2593.9100.0%世界前十位的生产厂家的能力占全球能力的55.7%,比去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 其中亚洲企业还占6席,能力占世界的25%,所占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 由于排名前2位的欧美企业的能力扩张和中东地区的对二甲苯厂商的增加,亚洲的对二甲苯供应商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下降了。2005年世界对二甲苯用于PTA生产的量为2184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91.7%,比去年增加了7%,比去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 DMT的生产消费二甲苯的量持续下降,所占比例仅为8.2%,比上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2006年世界对二甲苯生产能力为2752.7万t /a,产量为2489.4万t,装置平均运转率为90.4%。 其中,亚洲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1748.4万t /a和1689.5万t,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分别为480.9万t /a和348.5万t。2006年,世界上最大的对二甲苯厂商是美国爱克森汽车公司,其产能为330万t /a,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2%,其次是英国BP公司,其产能为303万t /a,约占总产能的11%。2008年全球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约为3200万吨。 预计今后几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5%,到2015年将达到约4450万吨。2011年世界对二甲苯产能预测见表3。表3 2011年世界对二甲苯产能预测地区国家2011年产能/(万托a-1 )地区国家2011年产能万ta-1北美地区589.5中东359.2美国490.2亚洲2756.4加拿大35.0日本387.7墨西哥34.3中国880.3南美23.0其他1588.4西欧249.0合计4074.1东欧国家足球队97.02006年世界对二甲苯产量为2489.4万t,消费量为2498.9万t,销售基本平衡。 对二甲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精制对苯二甲酸(PTA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的生产。 今后几年,随着聚酯工业向亚洲地区的转移,地区内PTA的新设备也增加,亚洲对二甲苯的需求非常旺盛,世界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迅速增加。 预计2008年全球对二甲苯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吨,今后几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6.9%,到2011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074.1万t/a,年消费量将达到3295.9万t,表4是2011年全球对二甲苯的预测,2015年其中北美和欧洲的消费量分别为400万吨和215万吨。表4 2011年世界对二甲苯需求预测地区国家消费量万t消费年平均增长率约为一成北美地区419.31.4美国278.20.5加拿大32.3-1.4墨西哥108.85.1南美57.821.2西欧252.01.2东欧国家足球队109.629.5中东87.94.7亚洲2369.36.3日本74.2-8.1中国992.317.0其他1302.82.0合计32595.95.72.3国内市场生产和消费现状2002年,我国对二甲苯产量147.5万t,进口量27.5万t,出口量3.5万t,需求量171.5万t。 1996年至2002年,对二甲苯表观需求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同期产品净进口量增长速度为31%,2002年对二甲苯净进口量占表观需求量的14%。2005年,我国对二甲苯生产能力达到297万t/a,产量约230万t,进口量达到160.8万t。2006年国内对二甲苯总产能约为368.1万吨/年,产量为278.89万吨,外观消费量为453.13万吨。 20002006年国内对二甲苯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2%、14.0%和20.9%。2007年国内对二甲苯生产能力368.1万t/a,产量350万t左右,生产企业共9家,装置共11套。 其中,最大的对二甲苯生产装置是扬子石化,生产能力为80万t/a的第二位是辽阳石化,生产能力为75.8万t/a。 未来几年我国PX产能大幅增长,根据我国对二甲苯产能和国家规划产能的计算,预计到2010年我国对二甲苯产能将达到989.1万t/a,比2007年增加621万t/a,当时对二甲苯产量约为820万t。我国对二甲苯主要应用于PTA的生产。 近年来,由于我国PTA新建项目多数尚未建设对二甲苯装置,因此对二甲苯装置的新建和扩建因多种原因而进展缓慢。 2007年,我国对二甲苯产量350万t,外观消费量615万t,净进口量265万t,市场短缺达到高峰。 2008年,中国对二甲苯产量为317万吨,比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