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1--做香包》教案_第1页
《端午节1--做香包》教案_第2页
《端午节1--做香包》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端午节活动一“做香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渊源流长,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把端午节等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了。本课是“综合探索”的课型,旨在使学生通过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的了解,认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材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发展,以及逐步形成的各地民更民俗,从这些风俗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开心的绘画、制作、游戏、表演,自己动手尝试过一次端午节,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综合活动中学习美术知识、发展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创新思维。本课分为两课时,一是端午香包为主题,二以赛龙舟为主题。今天主要上的内容是第一课时:制作香包。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2、 通过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3、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学情分析 本课设计选择了“做香包”、“绘赛龙舟”为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教学活动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菱角”香包的折法。教学难点:如何装饰香包。教学过程导入:欣赏感受 1、 谈话: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 授课 (一)了解端午节1、 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2、 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欣赏各种端午节气的庆祝物件,如:粽子、香包、艾叶、菖蒲、龙舟等。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3、 读儿歌 “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二)方法学习 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纸折香包有几个面?还有哪些小配件?2、请学生上台拆香包: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3、教师示范折剪纸香包剪掉尾端三角香包因地域不同,工艺也各具特色,有缝制、刺绣、包扎等。形,将靠近尾端的六个小三角形进行装饰后,沿折叠线朝箭头方向折叠,包折成六面体。将香料放入小三角锥里,继续朝箭头方向折叠。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装饰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