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_第1页
2019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_第2页
2019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_第3页
2019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_第4页
2019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19 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年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期中物理试卷两套 附答案解析(附答案解析(wordword 版)版) 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2121 分)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C1 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3103Pa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N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拉弹簧,弹 簧变长;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BCD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第 1 1 页(共 4040 页) 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 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 露出桌面(但未倾翻) ,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 况是()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堂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7 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121 分)分) 8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脚”或“球”) ,同时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 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9小华轻松地戴上宽大的乳胶手套做家务,劳动后发现汗涔涔的手很(“易”或“难”) 从手套中抽出,这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导致手套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变小”、 “不变”或“变大”) 第 2 2 页(共 4040 页) 10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 越难前行这说明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 向相 1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水平面上,在 20N 的水平拉力 F1的作用下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物块 A 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为N, 物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为N, 若将 A、B 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 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 线运动,则推力 F2=N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意大利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一个标准大气 压 p0= Pa 13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 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 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其 中重力与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是 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 ,水对容器 p1p2,底的压力是F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 则F1F2, p3p4 (填“”、“=”或“”)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5 5 分)分) 15(1) 如图甲, 一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在如图中画出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 (不 计空气阻力) (2)画出图乙中斜面上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本大题四、实验题(本大题 3 3 小题,小题,1616、171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2 2 分,分,1818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6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 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 ,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 N 第 3 3 页(共 4040 页) 17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 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 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 都可探究 18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 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 质量相同 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l)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 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 使它 沿水平长本板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一定时越大滑 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 法是:重新做一次实验 第 4 4 页(共 4040 页) 五、计算题(本大题五、计算题(本大题 2 2 小题,小题,1919 题题 6 6 分,分,2020 题题 9 9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9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质量为0.3kg,茶杯的底面积是 25cm2,茶杯内装有 200cm3的水 (g 取 l0N/kg)求: (1)茶杯的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 100cm2,往桶里倒入 8kg 的水,水的深度为 15cm,平放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台面上(g 取 10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六、综合能力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 21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 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 滑行一段距离, 从而常常造成车祸现象 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 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自己的猜想, 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并把实验结果记录 在表格中: 次数车的总质量刹车前速度路况滑行距离 v/m s 1 m/kgs/m 水泥路110040.4 操场土路210040.6 操场土路310081.2 操场土路415040.8 水泥路515040.5 水泥路615081.5 (1) 为了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 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和,(或和) (2) 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 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和,(或和) (3)从表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叶更舒适 如图 1 甲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 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 气流稳、 安全等特点 开 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 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 再从环形 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 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 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 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第 5 5 页(共 4040 页) 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水或空气)顺着物体 的凸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物体的表面继续向前, 在离开物体的瞬间,由于 惯性其运动方向与出风口未端的法线垂直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小于/等于/大于)进风口流 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图 2 是小明设计的圆形空腔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设计合理的是 (4)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扇出风口输出的能量比细缝口输出的能量要大,这是因为 第 6 6 页(共 4040 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7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2121 分)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1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C1 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3103Pa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0N 【考点】重力大小的估测;摩擦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 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斤鸡蛋可称810 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 ;其重 力为 G=mg=0.05kg10N/kg=0.5N;则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2=1N,故 A 正确;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根据 G=mg=50kg10N/kg=500N,故 B 错误; C、一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3105Pa,故 C 错误; D、在跑道匀速前进的同学靠摩擦力才能前进,故摩擦力不可能为0,故 D 错误 故选 A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拉弹簧,弹 簧变长;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BCD 【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即此时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 生了改变; 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其在力的作用下,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掉在地上的玻璃杯变碎了,在力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了改变;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故选 B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B 第 7 7 页(共 4040 页)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 脱离 【解答】解:A、自行车脚蹬上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不符合题意 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 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 的关系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3)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解答】解:A、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 正 确;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 正确; 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 C 正 确; D、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依据的是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 错误 故选 D 5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 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 露出桌面(但未倾翻) ,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化情 况是() 第 8 8 页(共 4040 页)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大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C压力变小,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摩擦力不变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物体的重力,不会改变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变化, 从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 力面积大小有关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 解: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物体重力不变,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减小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 故选 B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实心铁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人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时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后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堂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考点】惯性 【分析】根据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实心球从高处落下是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用惯性解释 B、人走路时,身体向前运动,当被绊住时,脚处于静止状态,上身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 动,所以会向前倾倒,不合题意; C、原来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 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不合题意; D、子弹射出后向前运动,由于惯性仍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在没有火药推力作用 时,仍然会继续向前运动,不合题意 故选 A 7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第 9 9 页(共 4040 页) A B C 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所以据题目中浴缸的形状分析判断 即可解决 【解答】解:据图可知,浴缸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浴缸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 同质量的水, 但水在浴缸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 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 量也会越来越小,故 B 是正确的;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二、填空题(本大题 7 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121 分)分) 8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脚(“脚”或“球”) ,同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一事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 同时也是受力 物体 【解答】解:人踢足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脚,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脚;脚;相互的 9小华轻松地戴上宽大的乳胶手套做家务,劳动后发现汗涔涔的手很 难(“易”或“难”) 从手套中抽出,这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导致手套与手之间的摩擦力变大 (“变小”、“不变”或“变大”)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 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手出汗后,由于手套和手之间没有了空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使手套和 手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所以手很难从手套中抽出 故答案为:难;增大;变大 10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感受摩擦力:用手沿着课桌表面向前滑行,发现越用力压桌面,手 越难前行这说明压力越大,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 的方向相反 第 1010 页(共 4040 页)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 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越用力压桌面,手越难前行这说明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手向前运动,摩擦阻碍其向前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压力;反 11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 叠放在水平面上,在 20N 的水平拉力 F1的作用下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A 所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为20N,物块B 所受的摩擦力为0 N,若将A、B 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 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 直线运动,则推力 F2=20N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 (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一个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个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即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其大小是相等的; 【解答】解:在甲图中,物体A、B 在 20N 的水平拉力 F1作用下,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AB 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B 不受摩擦力,即摩擦力为0; 以 AB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 则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20N; 在乙图中,若将A、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 擦力也不变,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因此推力与此时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 推力的大小也 为 20N 故答案:20;0;20 12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出大气压 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 但他们的意义和 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 1 标准大气 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便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值,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 其数值,1 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解答】 解: 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 压的存在;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 76cm=760mm,水银柱的上方为真空,所以当时大气压等于76cm 即 760mm 水银柱产生的 压强, 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 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其具体数值是 P= 水银 gh=13.6103kg/m3 9.8N/kg0.76m1.013105Pa 故答案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3105 第 1111 页(共 4040 页) 13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 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 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10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10N; 其中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分析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首先判断摩擦力的种类,如果是静摩擦,摩擦力和产生 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与压力无关,如果是动摩擦,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 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积、拉力大小、速度等因素无关本题是静摩擦力 【解答】解: 由于水杯在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平衡力, 向上的力是静摩擦 力,向下的力是重力,故二力大小相等,因为重力为10N,所以摩擦力也为10N, 当握力增大时,由于水杯仍然静止,所以摩擦力和重力仍然平衡,水杯的重力不变,所以摩 擦力不变,仍为 10N 故答案为:10;10;摩擦 14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是 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 ,水对容器 底的压力是 F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则 F1 F2,p1 p2,p3p4 (填“”、“=”或“”)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容器形状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首先判断倒置后水的深度变化,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 况 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据此判断倒放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变化;然后利用 p=分析压强大小变化 【解答】解:正放时,杯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 的压力小于杯中水的重力, 倒放时,杯中的水柱下粗上细, 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水的重 力,所以,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F1F2; 正放和倒放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和容器总重,所以压力不变,但倒放后 受力面积变大,根据 p=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1p2; 将容器倒放,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h 降低,由 p=gh 可得,水对容器底 部产生的压强变小,即:p3p4; 故答案为:; 三、作图题(共三、作图题(共 5 5 分)分) 第 1212 页(共 4040 页) 15(1) 如图甲, 一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在如图中画出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所有力 (不 计空气阻力) (2)画出图乙中斜面上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 【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 (1)首先分析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力, 然后确定所受各个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 示意图的画法分别画出,注意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可以都画在重心上 (2)先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确定物体的重心;然后根据重力的方向竖 直向下,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 因此压力的作用点是小球与斜面的接触点, 根据压力的方向与接触 面垂直的关系,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 (1)物体受到的重力G 竖直向下、支持力F 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f 平行于斜面向 上,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小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分别过重力的作用点 和压力的作用点表示出重力和压力的方向 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四、实验题(本大题 3 3 小题,小题,1616、1717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2 2 分,分,1818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6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 示数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 ,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0.2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 为1.4N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第 1313 页(共 4040 页)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 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 值 物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 相等的 【解答】解: 在此弹簧测力计上每 1N 分成 5 等份,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4N,则乙测力计的重力为1.4N 故答案为:0.2;1.4 17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 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 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开 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重力和支持力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B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 都可探究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 (1)能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 (2)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从实验得出结论, 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推理概况出来的 (5)此实验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小铁球进行 【解答】解: (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控制木块的初 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 1414 页(共 4040 页)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所以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 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越慢; (4)由题干中图可知: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进的距离越近,在光滑平 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 由此可以推理:当木块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 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小铁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 获得不同的速度,撞击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 选 B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 (2)重力和支持力; (3)慢; (4)做匀速直线运动; (5)控制变 量法; (6)B 18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 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 质量相同 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l)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 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 使它 沿水平长本板匀速直线滑动 (2)他们通过图乙、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 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 法是: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重新做一 次实验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要正确测量摩擦力,需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 动; (2)分析乙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叠放顺序 【解答】解: (1)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 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2)乙、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说明摩擦力越大; (3)小强想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需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由丙图可知,可将塑料块叠放在木块的下面,重新实验 故答案为: (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 (3)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 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 第 1515 页(共 4040 页) 五、计算题(本大题五、计算题(本大题 2 2 小题,小题,1919 题题 6 6 分,分,2020 题题 9 9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9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质量为0.3kg,茶杯的底面积是 25cm2,茶杯内装有 200cm3的水 (g 取 l0N/kg)求: (1)茶杯的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 【分析】 (1)已知茶杯的质量,利用G=mg 可求得其重力; (2)茶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茶杯和水的重力之和, 根据 F=G=mg 求出其大小,再根据p= 求出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 (1)茶杯的重力:G 杯=mg=0.3kgl0N/kg=3N, (2)由 =可得,茶杯内水的质量:m 水=V=1.0g/cm 3200cm3=200g=0.2kg; 茶杯内水的重力:G 水=m水 g=0.2kg10N/kg=2N,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F=G 水+G杯=2N+3N=5N, 茶杯对桌面的压强:p=800Pa 答: (1)茶杯内水的重力为 3N; (2)茶杯对桌面的压强为800Pa 20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 100cm2,往桶里倒入 8kg 的水,水的深度为 15cm,平放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台面上(g 取 10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 (1)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利用公式p=gh 计算水对桶底的压强; (2)求出了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底面积,利用公式F=pS 得到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桶对台面的压力等于桶重与水重之和;已知桶底面积,利用公式p=求台面受到桶的 压强 【解答】解: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S=100cm2=1.0102m2, 由 p=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第 1616 页(共 4040 页) F=pS=1500Pa1.0102m2=15N; (3)台面受到的压力: F=G 桶+G水=G桶+m水 g=20N+8kg10N/kg=20N+80N=100N, 台面受到的压强: p=10000Pa 答: (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5N;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10000Pa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六、综合能力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 21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 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 滑行一段距离, 从而常常造成车祸现象 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 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自己的猜想, 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并把实验结果记录 在表格中: 次数车的总质量刹车前速度路况滑行距离 v/ms1m/kgs/m 水泥路110040.4 操场土路210040.6 操场土路310081.2 操场土路415040.8 水泥路515040.5 水泥路615081.5 (1)为了验证猜想A 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2和3, (或5和 6) (2)为了验证猜想B 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实验次数中的1和5, (或2和 4) (3)从表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车的质量和路面的 粗糙程度有关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只改变物体的速度,其它物理量都不变; (2)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其它物理量都不变; (3)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进行分析,当滑行距离改变时,分别比较 影响滑行距离的因素有哪些,并且找出它们的具体关系 【解答】解: (1)因为 A 选项是探究紧急刹车前的速度对滑行距离的影响,所以从表格中 找出速度不同,其它物理量都相同的选项,故选2、3 或 5、6 (2) 因为 B 选项是探究汽车的总质量对滑行距离的影响, 所以从表格中找出汽车质量不同, 其它物理量都相同的选项,故选1、5 或 2、4 (3)从表格中滑行距离的数据可以看出: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汽车的总质量”、“紧急刹 车时路况”均能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 第 1717 页(共 4040 页) 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 即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 车的质量和路面的粗糙程 度有关 故答案为: (1)2;3; 5;6; (2)1;5;2;4; (3)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前的速度、 车的质量和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叶更舒适 如图 1 甲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 与传统有叶风扇相比具有易清洁、 气流稳、 安全等特点 开 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 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 再从环形 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 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 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 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无叶风扇的细缝结构是根据“康达效应”设计的,康达效应是指当流体(水或空气)顺着物体 的凸表面流动时,有向物体吸附的趋向并沿物体的表面继续向前, 在离开物体的瞬间,由于 惯性其运动方向与出风口未端的法线垂直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等于(小于/等于/大于)进风 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B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升力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图 2 是小明设计的圆形空腔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设计合理的是A (4)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扇出风口输出的能量比细缝口输出的能量要大,这是因为流速 大的位置压强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由此判断; (2)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分析各选项; (3)根据图甲,压缩空气从细縫中高速向前吹出,分析解答; (4)压缩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 第 1818 页(共 4040 页) 【解答】解: (1)由题可知: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圆环空腔,再从圆 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 所以相同时间内从细缝口流出空气质量应等于进风口流进的空 气质量; (2)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其后方空气流速小,压 强大,所以更多的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即运用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不合题意; B、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使飞机获得 升力,符合题意; C、足球在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的缘故,不合题意; D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不合题意; 故选 B (3)根据图甲,压缩空气从细縫中高速由后向前吹出,所以细缝应在圆环空腔的后侧,并 开口向前,由此 A 设计符合要求; (4)压缩空气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縫中高速吹出,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夹带着周边的 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 故答案为: (1)等于; (2)B; (3)A; (4)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项正确. . 1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A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400kg B中学生的重力为 150N C空气的密度为 1.29g/cm3 D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2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 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质量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C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3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 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和 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PM2.5、分子、原子核、电子B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D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4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玻璃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 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 管 A 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第 1919 页(共 4040 页) A若相互吸引,可能带负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C若相互排斥,可能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5如图是小明学了摩擦力后做的实验,实验后他记录了一些体会,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该实验能够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B手压字典的力与字典对手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当水平向外匀速拉动直尺时,手对直尺的拉力与直尺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平衡力 D当用手压住字典并匀速拉动直尺时,字典受到的重力与字典受到的支持力不是平衡力 6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其 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 A该材料是密度小的绝缘体 B1cm3的该材料质量为 0.16mg C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D该材料制成的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7在物质的构成一课中,老师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 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8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隙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9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C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增加一倍其弹簧长度也增加一倍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mV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 2020 页(共 4040 页) A若甲、乙物质体积相等,甲的质量大 B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甲的体积大 C乙物质的密度为 2g/c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11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12如图所示,一木块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最终停下来,不考虑 空气阻力,如图中关于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 . 13小明用铜钥匙和玻璃相互刻画, 发现铜钥匙留下刻痕,而玻璃上没有刻痕,说明硬 度大,玻璃还被广泛用于窗户,是因为玻璃具有(透光性/延展性/导电件,下同)较好 的物理属性 银首饰上的银花是用很细的银丝编制而成的, 银锭可以拉成很细的银丝是利用 了银的较好的属件 14 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为原料, 施加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材, 常被用来加工成家具, 它的制作过程利用了胶粘剂与木质纤维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力 劣质的涂料、 胶粘剂中 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 有毒物质向室内空气中发生了现象,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 第 2121 页(共 4040 页) 15盐城, 一个能让人敞开心扉的城市正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为此, 同学们到街头巷尾用 砂纸、小铲刀清除违规张贴的“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增大/减小/不变) 摩擦力;用久的铲刀被磨去了一部分,与使用前相比,它的质量(增大/减小/不变) ; 刀片的密度(增大/减小/不变) 16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这杲利用物休间力的作用是的;干燥的天气, 新洗的头发吹干后用梳子梳, 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 这是因为摩擦使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 互相;鞋底总是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17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的道理制成的如 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图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不是)弹力 18如图,小明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家里的电风扇的扇叶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 通过摩擦带上了电荷,从而具有的性质,所以出现上述现象 19如图所示,把重 5N 的木块 A 用 20N 的水平压力 F 压在竖直的墙上,木块静止不动, 則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 现在用 10N 的力 F沿竖直方向向上拉木块, 使木块沿墙壁匀 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