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 (共56张PPT).ppt_第1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 (共56张PPT).ppt_第2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 (共56张PPT).ppt_第3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 (共56张PPT).ppt_第4页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解读-第二单元《动物》|全国通用 (共56张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解读,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大单元结构;指向生物特征的认识;科学阅读给6课正文补充、拓展;活动手册与教科书相配合。,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第7个主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第9个主要概念: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来源,学习目标定位,科学探究目标(1-2年级),探究目标定位,探究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表现出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追求创新: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合作分享: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态度目标定位,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定位,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科学概念目标认识到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知道动物会呼吸、运动、长大、繁殖和生老病死。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它们的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说出周围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细致地观察动物。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饲养一种小动物一段时间。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了解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很重要。,单元教学目标,动物单元编写思路,围绕着“动物是生物,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个主要概念;以观察、记录、分类为重点,与概念协调发展;从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理解动物的生存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融合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体会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我们知道的动物:辨认动物、知道什么?有生命吗?2.校园里的动物:寻访和认识动物,动物与环境,动物多样性。3.观察一种动物:身体独特结构、应激、食物需求。4.给动物建个“家”:动物与环境,栖息地,与水、阳光5.观察鱼:结构特征、适应环境。6.给动物分类:多样性,分类方法。,动物单元各课的内容和概念指向,围绕动物是生物的主线:总体具体,结构功能,个体类别,动物单元配套的“活动手册”,人手一册每课配套每课记录不是作业本,1.我们知道的动物,单元起始课,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寻找着力点观察激兴趣体会多样性,1.我们知道的动物,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1.直接说已知的动物。2.通过观看动物视频,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3.观看图片来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指向教材呈现的动物)让学生表达他们对动物的原有认知名称特征生存环境,1.我们知道的动物,探索:分组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1.观察一种动物。(观察载体:活体、标本、图片)书本动物的选择隐含着“类别”的概念,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2.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生活需求等)观察时,可将动物特征与其功能相联系,但要求放低。3.用画图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动物。(活动手册),1.我们知道的动物,画一画我们观察的动物1.活动手册画动物方法的介绍。2.教师先范画,指导画的步骤。3.视频介绍。4.学生画拓展活动,课外进行,不占上课时间。,1.我们知道的动物,研讨:玩具熊是动物吗?1.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形成班级记录表。(维度:结构特征相似性、都有需求)(思维上对动物概念的理解)2.你认为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是?(证据意识)指向“动物是生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核心概念。,2.校园里的动物,视角缩小动物界身边的世界(校园)实地考察室外教学,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动物的多样性,2.校园里的动物,聚焦:校园中生活着哪些动物?1.猜谜语。(身边的动物)2.说一说已知的校园动物。(名称、生活环境)3.认一认校园动物。(常见的、不常见的,按地区差异选择当地典型的校园动物)指向“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的概念,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2.校园里的动物,探索: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1.寻找动物的准备(有序、有效)动物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2.带上工具作用、什么时候用3.实地考察(前期经验)观察场地的选择与布置、观察方法的指导,2.校园里的动物,蝴蝶喂食台,落坑陷阱,葡萄柚陷阱,课前引诱动物,便于观察,2.校园里的动物,动物哪里找?蜻蜓和蜻蛉水塘潮虫、蜈蚣、千足虫、蜗牛、隐翅虫、弹尾虫、拟蝎落叶堆飞蛾毛虫、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乔木和灌木蝴蝶、蜜蜂、食蚜虻鲜花盛开的草地甲虫地面和落叶堆蜘蛛草地里和石块下蚯蚓落叶堆下的泥土里,小技巧轻摇树枝、翻石块、翻落叶堆,2.校园里的动物,鉴别校园动物的方法,身体细长,翅膀向两侧展开:蜻蜓身体细长,翅膀折叠在背部:蜻蛉,蜻蜓,翅膀上有硬壳的:甲虫身体细长,后腿特别粗壮的:蝗虫休息时,彩色翅膀收起在身体上面的:蝴蝶,蜻蛉,2.校园里的动物,探索: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1.利用校园实景图(指一指、说一说)2.室内模拟、室外演示。(有序、有效)以组为单位进行寻找活动3.找到后,干什么?(观察身体特征、运动情况、动物数量,在哪里,在干什么)4.活动记录手册(简图记录)注意事项、学生的组织、任务的聚焦、时间的分配,2.校园里的动物,把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简图记录)用简图记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水平。简图记录,培养记录习惯。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1.不用画得很像,抓住主要特征。2.用文字拼音辅助记录。3.看到几种画几种,不要把想到的画进去,实事求是。数据的统计指向对校园动物多样性的认识。,2.校园里的动物,研讨:寻找到的校园动物1.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介绍、提供句式)我找到了几种动物,有。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它在。2.游戏活动:猜动物。(渗透评价)3.形成班级记录表。(动物名称、活动地点)4.猜一猜校园里生活着多少动物?我还想知道什么?激发兴趣,引导后续研究,体会多样性。,3.观察一种动物,视角缩小校园动物典型动物对一种动物的深入、细致观察,为分类作准备培养对动物的兴趣,3.观察一种动物,聚焦: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典型动物蜗牛。(分布广泛、结构独特、行动缓慢、学生喜欢、便于观察)根据本地实际,可以自主选择观察对象猜谜语。(观察对象的典型特征),3.观察一种动物,探索:蜗牛有什么特点?1.如何来观察(观察顺序、工具)整体局部静态动态肉眼工具(放大镜、棉签、细线、树枝、玻璃)结构功能,探索:蜗牛有什么特点?2.观察内容(身体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3.形成班级记录表(科学词汇)4.活动安排(整合成两个活动)身体特征应激、运动一些有趣的观察活动,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如蜗牛“走钢丝”、“玻璃倒挂”。,3.观察一种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把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1.教给画蜗牛的方法,教师演示。2.边观察蜗牛边画,抓住壳、腹足等特征。3.注意,左边是画法,不要让学生照着临摹。4.拓展活动可渗透在观察活动中,也可课后。画是记录,要真实客观,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培养记录习惯。,3.观察一种动物,研讨:蜗牛有什么特点?蜗牛的爬行本领那么大,与什么有关?研讨与探索相融合,渗透在学习活动中班级记录表:蜗牛的身体特点(有腹足、壳)拓展: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说一说、认一认)软体动物:渗透种类概念,4.给动物建个“家”,承接上一课观察饲养观察深化动物与环境的联系对“栖息地”概念的体会和理解,4.给动物建个“家”,聚焦:给蜗牛建个“家”为了继续观察,蜗牛生存的需要探索: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栖息地建设:模拟蜗牛真实的生存环境1.说一说你在哪里找到蜗牛的?(调动前期经验:校园里的动物)2.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食物、水源、环境等)形成班级记录表3.画一个蜗牛的“家”。(方案设计、简图表示)加深学生对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的认识。,4.给动物建个“家”,画一个蜗牛的“家”1.图示法设计方案,适合一年级学生。2.可在讨论、整合学生想法后进行设计。也可在讨论前,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设计。(视学生水平而定)3.交流学生的方案,进行修改,并依据方案来建造“家”。4.用糖来诱捕蚂蚁,来观察蚂蚁和它的“家”可以作为拓展,也可作为课堂观察的对象。,4.给动物建个“家”,用足够多的泥土,盖住整个饲养箱的底部。,在小碗中装上半碗水。,蜗牛的“家”怎么建?,铺上一层落叶、枯枝、树皮、松果,再洒点水,保持饲养箱内潮湿。,要把饲养箱放在阴暗、凉爽的地方。记得每天要在碗中放点水,每隔一天要洒水,保持环境的湿润。,需要老师教方法。,4.给动物建个“家”,探索:观察蜗牛的生活1.说说蜗牛在“家”里干什么?(生命活动)2.观察蜗牛如何吃菜叶?(吃时的动作,模仿)蜗牛的选择,体现对食物的需求。研讨: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爬行的痕迹、吃过的痕迹、资料阅读)加深对动物生存环境、食物需求等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拓展:饲养动物的任务(致家长的一封信)1.对动物有更多的认识。2.培养学生亲近和喜爱动物的感情。3.注意观察与记录(形式:照片、小报、观察日记)4.教师的表扬、激励。,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鱼,继续观察动物个体鱼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与蜗牛、人有较大的差别指向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为分类继续作准备,5.观察鱼,聚焦: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类的概念)1.猜谜语(鱼的身体特征)2.鱼生活在哪里?(生活环境)与蜗牛生活环境对比: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的差异。3.为什么鱼能生活在水中呢?(激兴趣、求观察)引导学生关注鱼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如何适应水生环境。,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1.观察鱼并画一画鱼。(观察与记录可以整合)身体特征:用眼看,正面、上面、侧面。鱼的呼吸:鳃在动,与人的呼吸作比较。画鱼:边看边画,以画促进观察。评价:画得像不像?改一改。科学词汇:(鳍、鳃、鳞片等)鳍:数一数有几个鳍(细致观察)鳃:一开一合,在动。(视频或动画辅助观察),5.观察鱼,画一画鱼的身体1.边看边画,记录鱼的形态特征。2.真实记录、越像越好。(交流标准)3.依据左边的步骤来画,但不能临摹。4.拓展活动放在课后学生观察蚂蚁后再完成。,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增补:鱼与蜗牛的身体比一比环节。身体结构对比,骨骼的作用对比:支撑、保护内脏化石图片:突出鱼类骨骼的坚硬。鱼类独特的形态特点,是动物分类的重要特点,也是多样性的体现。,5.观察鱼,探索:观察鱼2.鱼是怎样运动的。(方法、模仿、与人比较,突出鱼的特点)用棉签碰一下鱼,让鱼运动。研讨:鱼靠什么运动?1.鳍是怎么动的?2.用手来模仿一下鳍的运动。鱼的生命需求:会运动,会呼吸。加深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6.给动物分类,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分类。按自己的标准分,不从动物形态学分。以前五课的学习对象,进行(二歧)分类练习。,6.给动物分类,狮子和斑马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小狗金鱼蝴蝶,天鹅和麻雀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小鸡金鱼蝴蝶,企鹅和北极熊可以分为同一类,下边和它们同类的是:海豹鲨鱼金鱼,一年级学生动物分类能力检测,6.给动物分类,在学习动物前,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依据动物的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进行分类。,6.给动物分类,聚焦:对动物进行分类1.播放视频,体会动物的多样性。2.知道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动物的多样性。,6.给动物分类,探索:给动物分类组织分类游戏活动(头套动物扮演)1.以学习过动物作为分类对象。(可适当增加)2.以一个标准,分两类。(我们的标准)记录在活动手册上3.交流我们的分类方法与结果。用分类的方法来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分类能促使学生更细致的观察事物,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6.给动物分类,给动物分类1.确定一个标准,分两类。分类标准不会写字的可以拼音或画画表示。2.把编号写到圆圈里。拓展活动观察螺蛳或田螺,安排在课外进行。让家长准备,建议学生将边观察边画一画,思考可分到哪一类。,6.给动物分类,研讨:有哪些分类方法1.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2.每种分类结果都一样吗?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体现动物形态特征的不同。归纳整理:动物、植物都有生命的依据对动、植物共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