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粤教版).ppt_第1页
《死水》(粤教版).ppt_第2页
《死水》(粤教版).ppt_第3页
《死水》(粤教版).ppt_第4页
《死水》(粤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畅言教育,本课时编写:河北省曲周一中谢建芳,课文导入,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小小的池塘之所以清新可爱,全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活力。那死水呢?,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简历,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3.感受诗歌的艺术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1241946715)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他的三重人格。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背景资料,闻一多1922年留学美围,在异国他乡受到民族歧视,于是更加魂牵梦绕着自己的祖国。闻一多在一个发达国家生活了三年。1925年他归心似箭,于是他一踏上祖国的土地,目睹当时国内的情形可以说满目疮痍,贫穷落后,混乱不堪,再与当时的美国一比,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闻一多当时的心情是失望、痛苦、悲哀,就好像一腔热血时突然被劈头浇了一身冷水。正是在这种情笼罩下,他看到一个又臭又脏的死水沟,于是灵感迸发,死水诞生了。,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全诗对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热情。,1、第一节中“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这节写了死水的什么内容?“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2、24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绘死水的?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3、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比喻极端丑恶的事物。4、诗人为什么要用美好事物比喻极端丑恶肮脏的死水?这是反讽手法,以丑衬美,丑写得越美,越引起反感,美与丑交织反差,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造成了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5、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以有声写无声,反衬死水可怕的像死一般的寂静。6、最后一段“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说明这句与开头在结构上构成了什么关系?同时,“断”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最后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暗含着什么意思?“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照应开头。“断”字肯定了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灭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7、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是怎么在这首诗歌里体现出来的呢?这首诗中,色彩鲜艳的词汇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五彩缤纷的罗绮、鲜艳照人的云霞等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从诗歌的外形看,每句九字,每节四句,排列整齐,富有建筑美;诗歌双行押韵,每节一韵,从内在的韵律来看,每句四顿,富有音乐美。,8、手法寄寓和象征死水是诗人处于思想迷茫时期的心灵袒露,他精选了意象,奇妙的比喻,描摹了一沟绝望的死水。对死水寄寓的感情,一般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彻底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批判精神。,8、手法反讽手法的运用诗人借鉴西方文学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得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人以丽辞表现丑恶。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写的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主题思想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节节逼近,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最后一节,既表现他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产生不了美;但也并非心如死灰,发出“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的愤激之言。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中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者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名家点评沈从文论闻一多的:“它在文字和组织上所达到的纯粹处,那摆脱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