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球表面形态,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必修,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见下表),(续表),【真题1】(2010海南)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成,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B,【思维过程】考查板块划分,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结合板块学说易知答案B正确。,板块边界与板块分布的判断方法(1)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分析板块边界分布的特征可以发现,生长边界主要分布在大洋中,如在大西洋中部呈“S”形分布,在印度洋中呈“入”字形分布;而消亡边界主要分布在沿海或大陆内部。,规律技巧总结,(2)赤道经过六大板块,自西向东依次为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规律技巧总结,(3)六大板块中,仅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大洋部分组成,其他板块均既有大陆部分,也有海洋部分。如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和印度洋的一部分。,规律技巧总结,(4)安第斯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大西洋西部属于美洲板块,东南部属于非洲板块,东北部属于亚欧板块;印度洋的西南部属于非洲板块,北部和东部属于印度洋板块;北冰洋分属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规律技巧总结,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分析如下:,(续表),(续表),【真题2】(2011江苏)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中abcd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图1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2)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Bb图Cc图Dd图,C,D,【思维过程】(1)根据岩层弯曲情况和是否断裂并出现位移情况可知,、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背斜、向斜和断层。(2)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从图中可知甲侧记录稀疏、乙侧记录密集、从甲到乙越来越密集,则可知该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在乙侧坡度增大了,为上坡,而在甲地为下坡速度快,即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地质构造的判读与应用地质构造的判读:(1)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不应单纯从形态上去判断,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规律技巧总结,(2)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断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规律技巧总结,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选在向斜槽部。,规律技巧总结,(2)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规律技巧总结,(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规律技巧总结,(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规律技巧总结,(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岩层形状上表现为向下弯曲,,规律技巧总结,(接上)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背斜是隧洞的良好选址,因为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规律技巧总结,(见下表),(续表),【真题3】(2011北京)下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下题。,该景观()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A,【思维过程】图中石柱位于海南岛海岸边,显然是由于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地质景观无地带性和季节性,C、D错误;沉积岩应呈层状,图中未能显示,B项错误;故选A。,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规律技巧总结,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规律技巧总结,(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规律技巧总结,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规律技巧总结,(2011辽宁东北育才中学一模)读景观图,回答12题。,1.关于形成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景观中的地貌为风积地貌C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经外力侵蚀而成D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C,【解析】第1题,景观中的奇峰怪石是地壳运动和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景观中的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经外力侵蚀而成。第2题,大西洋逐渐加宽是因为板块张裂而成的;夏威夷群岛的形成是因为海底火山喷发而成的;广西桂林石灰岩洞是由于流水侵蚀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因为板块张裂形成的。,(2011山西文水县成栋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34题。,3.该地()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4.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C,C,【解析】第3题,因为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所以图中岩层是中间老两翼新,属于背斜,再根据等高线特点该处是谷地,故C正确。第4题,图示地形是谷地,是因为背斜顶部张裂易侵蚀成谷。,(2011雅礼中学摸底考试)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乙为沿AC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C向斜,山地,地下水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6.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A从东南流向西北B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C基本呈南北流向D从西北流向东南,B,A,【解析】第5题,根据乙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翼新,可以判断是背斜;根据等高线特点B处河流发育应该是盆地;石油、天然气主要存在于背斜处。第6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和干流流向易知河流是从东南流向西北。,7.(2011上海)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答: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品安全培训课件
- 16 麻雀第一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3 雨的四季 (共19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1《念奴娇-赤壁怀古》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小狗学叫》 说课稿
- 第9课《宇宙生命之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 内河航运安全培训课件
- 创业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共同投资协议书范本格式7篇
- 美罗培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快递业务流程标准化管理
- 中班健康魔法消气屋课件
- JJF 2267-2025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校准规范
- 蓝莓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 【基于Creo的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9000字】
- DB64∕T 2023-2024 不动产登记操作指南
- 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地理及答案(一)
- oa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 子宫纵膈微创治疗进展-洞察及研究
- 中医全科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