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检查一、血常规检查:1、红细胞计数(RBC )通常基准值男: 4.01012-5.3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 3.51012-5.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12-5.3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可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增多多见于机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 )通常基准值男: 120-160g/L(12-16g/dL )。女: 110-150克/升(11-15g /升)。儿童: 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减少多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3 .白细胞计数(WBC )通常基准值成人: 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 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剧烈运动、餐后、妊娠和新生儿。 另外,根据采血部位不同,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高等,白细胞数也有差异。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4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通常基准值中性秆状核球: 0.010.05(15% )中性成分叶核球: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上升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银屑病、天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等血液疾病和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伤寒、副伤寒的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后。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长期化疗、x线照射后免疫缺陷等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活动期、疟疾等。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通常基准值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银屑病、天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等血液疾病和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伤寒、副伤寒的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后。二、出血性疾病检查:1、血小板数(PLT )通常基准值10019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血小板增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2、出血时间测定(BT )通常基准值纸片法:1-5min。临床意义出血时间的延长可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血小板功能衰竭、急性白血病、恶血病等3、凝血时间测定(CT )通常基准值活化法: 1.14-2.05min; 试管法:4-12min。临床意义延长可见于凝血因子不足、血液循环中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性酶生成不良等。血液生化检验肝功能检查血清谷氨酸脯氨酸酶:正常时谷氨酰胺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含量为其其次,只有极少量的血液释放。 血清中的酶活性很低。 肝脏、心肌病变和细胞坏死透过性增加的话,细胞内的各种酶会被释放出来,血清中的这种酶活性会上升。 测定血清中的这种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正常基准值:0-40IU/L血清谷草转氨酶: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其中心肌细胞含量最高,其次为肝污垢、血清中的含量极少。 当组织细胞病变时,这种酶会释放血液。 测定血清中这种酶含量是可以配合的帮助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观察。正常基准值:0-40IU/L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是各种蛋白质的复杂混合物,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分离。 血浆中的白蛋白、1、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其他凝固因子等均由肝细胞合成。 球蛋白质主要来自浆细胞。 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合成蛋白功能减退,血浆中蛋白减少质量会引起质量和量的变化。 临床采用多种方法测定血浆蛋白的含量,协助诊断肝脏疾病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标准参考值: 60-80g/L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一部分,由肝脏合成。 对于肝脏疾病,常常检测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协助诊断,判断预后。 但是,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所以只有在肝脏损伤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显示白蛋白的变化。标准参考值: 40-55g/L血清总胆红素:体内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分解释放的血红蛋白,与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输送到肝脏,在肝细胞的作用下直接生成胆红素。正常基准值: 1.7-17.1mol/L直接胆红素:胆红素直接在肝细胞代谢后生成,经胆道系统与胆汁一起排泄。 由于种种原因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会阻碍胆汁排泄途径,排泄迟滞,引起胆汁淤滞,肝胆管内压逐渐上升,毛细血管破裂,胆红素直接通过淋巴间隙和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使血液直通胆红素升高。正常基准值:0-6.8mol/L间接胆红素: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超过肝脏代偿能力后肝细胞不能由于将其全部直接转化为胆红素,血间胆红素含量上升。 间接胆红素可以透过细胞膜细胞有毒作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正常基准值: 1.7-10.2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AKP ) :碱性磷酸酶基本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但骨、牙、肝、肾的含量较高。 正常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 AKP通过肝胆系统排泄。 所以呢AKP过度发生或排泄受到阻碍时,可以改变血中的AKP。 临床上通过AKP的动态观察判断病情的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正常基准值: 20-80IU/L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 ) :GGT广泛分布于体内,如肾脏、肝脏、胰脏等器官就是该酶。 但血清中GGT主要来自肝脏,较高强特异性。 因此肝胆系统病变时,GGT活性上升,临床测定该酶活性协助诊断肝胆病。正常基准值:0-35IU/L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 在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被过滤后与尿一起排出。 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 所以测量血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过滤功能。标准参照值:成人: 3.2-7.1mmol/L儿童: 1.8-6.5mmol/L血清肌酐:肌酸酐主要是体内肌酸酐的代谢产物,部分食物被机体消化吸收。 肌酸酐从肾脏排出的双曲馀弦值。 蛋白质摄取量、活动相对一定时,测定血清肌酐含量多于测定尿素氮含量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正常基准值:男性: 53-106mol/L女性: 44-97mol/L血清尿酸:尿酸是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分是从肾脏排出的。 肾功能受损容易积尿酸留在血液中的话血液中的含量会变高。 在肾脏病变初期,血尿酸浓度总是上升。 这就是为什么指标有助于早期肾脏病变的诊断。正常参考值:男性: 268-488mol/L女性: 178-387mol/L血清2-微球蛋白(2-MG ) :2-MG是一种低分子蛋白,除红细胞和胎盘营养层细胞外,其他所有的诉讼都存在吗? 在细胞中,主要产生淋巴细胞。 当细胞处于最旺盛的生理状态时2-MG最早产生。 2-MG血浆、尿中含量少,血浆中2-MG经肾小管滤过后99.9%被近曲小管再吸收,并用小管细胞分解成氨基酸。正常参考值:血浆中浓度: 0.8-2.4mg/L尿中浓度:370g/24h (小时)缩短可见于高脂血症、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血脂检查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正常人体含有2g/kg的胆固醇。 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上升和由于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系,在防治冠心病时了解血脂的变化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正常基准值: 2.9-6.0mmol/L (110-230mg/dl )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是血脂的成分之一。 甘油三酯在体内动态平衡。 血脂的含量要配合饮食变化而变化,变化范围广。 另外,其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体重超标准中老年人往往会变高。正常基准值: 0.22-1.21mmol/L (20-11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作为生理上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输送至肝脏的交通工具,能够防止游离胆固醇沉积在肝外组织细胞中。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有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正常标准值: 0.78-2.2mmol/L (30-85mg/dl ) (老年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约占血浆脂蛋白总量的40-50%。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体内胆固醇。 肝脏内胆固醇通过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利用。 动脉硬化的重要检查指标。正常标准值: 1.56-5.72mmol/L (60-220mg/dl ) (老年人高)心肌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 ) :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也存在于脑组织中,与体内的能量代谢有关酶。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24小时后,血液中的这种酶即开始上升,比血清中谷维素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更早出现。正常基准值:无机磷法:0-200U/dL比色法:男性: 0.55-7.5U/dL女性: 1.45-4.0U/d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 :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的重要酶。 这种酶存在于大部分组织中,是肝脏肾、心肌、骨骼肌、胰腺和肺中最多。 这些组织中LDH的活性远高于血清中。 所在地少量组织坏死后,该酶流血提高血液中的活性。 测定该酶常用于心肌梗塞辅助诊断肝病和恶性肿瘤。正常基准值: 40-100IU/L离子血清钾:人体每天需要约2-3g钾,主要由食物提供。 维持钾体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醛固酮、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 一般肾功能正常时,能排出大量钾,只有肾功能受损时摄取过多钾会积蓄钾。 但是,严重腹泻可能导致大量钾从大便中消失、缺乏钾现象。正常基准值: 3.5-5.5mmol/L血清钠:正常情况下,体内钠的摄入量和排放量应保持平衡。 钠主要经肾脏从尿中排出。 临床发展产生的电解质异常,通常包括钠失调。 血浆钠浓度仅反映细胞外液钠离子与水的平衡所以必须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测量。正常基准值: 135-145mg/dL血清氯化物:人体所需氯的主要来源是食盐。 进入消化道的氯主要由肠道吸收,吸收后迅速均匀分布在细胞外。 氯的排泄与钠基本并行,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正常基准值: 98-106mg/dL血清无机磷:血磷是血清中无机磷酸盐中所含的磷。 体内的磷大部分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构成磷脂、核苷酸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部分很少。 血清中的无机磷酸盐极少它构成了血液缓冲系统。 人体所需的磷主要由食物供应,在小肠上段被吸收、经过肾脏和肠的排泄,肾小管还具有控制磷的排泄的作用。正常基准值:3-5mg/dl血清镁: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与机体糖、脂肪、核酸代谢有密切关系。 人体需要的镁会来来源于食物,被小肠吸收,肾脏排出。 肾脏能有效保持镁,体内镁不足时,肾脏的镁的排放量极少。正常基准值:2-3mg/dl血清铁: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人体所需的铁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食物的供给,二是体内铁的再利用。 人体铁的需求量因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而略有不同有区别。 青春期妇女、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的需求量大于正常成年人的需求量。 机体储存储存铁的能力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墓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学专业职称考试模拟题及备考策略
- 2025年高分子粘接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飞机燃油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空气净化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基因工程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紫外光固化油墨项目发展计划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某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5年文化、体育及娱乐用品批发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房屋买卖合同范本(下载)
- 融合教育课件
- 2025年常州市中考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1.1《土壤里面有什么》课件 2025-2026学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 汽修厂污染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海运销售入门培训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6)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浪浪山小妖怪开学第一课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1周让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抗战胜利纪念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