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复习.ppt_第1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ppt_第2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ppt_第3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ppt_第4页
九上文言文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初三语文,一、陈涉世家,1.出处:选自2.作者:,(朝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全书130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3.字词句A.字音:佣(yng)辍(chu)苟(gu)谏(jin)烹(png)涉(sh)丞(chng)袒(tn),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字子长,汉代,纪传,史记,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辍()烹()缀()享()珠()诛(),chu,辍学,zhu,点缀,png,烹饪,xing,享受,zh,珠宝,zh,诛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尝与人佣耕,(曾经被雇佣),2、辍耕之垄上,(停止走到),3、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无义),4、苟富贵,无相忘,(倘使彼此),5、以数谏故,(多次),6、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7、忿恚尉,(使恼怒),8、尉果笞广,(用竹鞭打),9、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10、皆刑其长吏,(惩罚),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天下苦秦久矣,本文详写的内容是什么,略写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详写:起义的准备过程和发动过程。略写:人物的经历,战争过程和建立政权原因:因为人物的性格主要表现在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中。,纵观全文,陈胜是怎样的一个人?,有远大志向,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组织才能机智勇敢,阅读课文1、2自然段,回答问题,1、找出描写陈胜动作神态的句子,并说说这一描写表现了陈涉怎样的心情?,答: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表现了陈涉对受剥削、压迫的雇佣生活强烈不满,2、“苟富贵,无相忘”写出了陈胜怎样的愿望?,答:写出了他想要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句表明了什么?,答:表明了他虽出身低贱,却有远大的抱负,4、哪句话表现陈胜同情跟自己命运相同的人?,答:苟富贵,无相忘,5、找出第一段中画龙点睛之笔,贯穿全篇的词语,答:鸿鹄之志,6、写“佣者笑而应曰”有何作用?,生动表现佣者对陈胜的嘲讽神态,从而突出陈胜的鸿鹄之志,7、找出第二段4个通假字。,適,谪,“唱”通“倡”,“指”通“旨”,“以”通“已”,8、陈胜、吴广能号召众人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答:陈胜、吴广都是戍守队伍的小头目,9、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有哪些?,A、将“陈胜王”的字条藏入鱼腹,戍卒食鱼时得之,B、吴广在驻地旁的丛祠中,装狐呼鸣“大楚兴,陈胜王”,10、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什么?,答: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法当斩,11、“卜者”的一番话在文中起何作用?,答:照应前文“天下苦秦久矣”,表明人民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愿望强烈,暗示陈胜以卜鬼威众,引出下文陈胜威众二策。,12、陈胜出身于“与人佣耕”,后虽为王,但终未成就功业,但司马迁还是把他放到“世家”中写,这表明了司马迁怎样的历史观?,答:英雄不论出身,不以成败论英雄,桃花源记,1、写出本文末段演化出的一个成语,答:无人问津,2、渔人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答:线索人物;缺乏诚信,3、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有什么作用?,答:A、增添桃花源的神秘感B、暗示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4、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形态在魏晋时期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社会?对这样一个社会你是怎样评价的?,答:作者之所以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表明他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剥削,渴望和平自由的生活愿望,但这种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的消极避世并不可取,只能延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映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5、文中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文章开头为什么渲染桃林美景?,答:为桃花源渲染神秘色彩,突出桃花源的美好,为后文的“遂迷”作铺垫。,7、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的句子有哪些?,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9、桃花源中的人来此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答:避秦时乱,10、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桃花源中的人的性格与生活习俗?,答:热情好客,封闭保守,11、“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怎样的心理?,答:不愿与外界交往,害怕外面的人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与朱元思书,1、文章描绘了富春江怎样的景色?用文中的语言作答,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第一段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在全文起怎样的作用?,答: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开启全文。,3.文章从什么角度写富春江的山奇,水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视觉、听觉;对偶、比喻,4、本文写水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哪些语句写了水的静态?哪些语句写出了水的动态?,答:静态: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动态: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可依。”(小石潭记)“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以上两句和本文中哪句意境相似?,答:分别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及“急湍甚箭,猛浪若奔”,6、就山本身来说是了无生机的,可是本文作者笔下的山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竞争向上的态势。试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的。,答:作者通过写山上富于生机,富于朝气的景物达到目的,7、作者看到如此美丽的奇山异水,产生了怎样的感想?(用原文答),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8、“书”这种文体就是书信,与朱元思书却没有写家长里短,而是写了富春江沿途美丽的风光。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这样写是为抒写自己的感受奠定基础,为后文作铺垫,同时劝告朱元思归隐山林,远离官场。,捕蛇者说,1、给红色字注音,招募,m,呼嘘,x,曩,nng,叫嚣,xio,悍,hn,2、解释下列红色词的含义,(1)岁赋其二(征收),更若役,复若赋(赋税),(2)若毒之乎?(怨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3)君将哀而生之乎(使生存),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一天天),4、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生病),3、说出下列“而”的用法,(1)黑质而白章表并列,(2)君将哀而生之乎表顺承,(3)则弛然而卧表修饰,(4)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表转折(但是),4、解释下列红色词语并翻译句子。,(1)当其租入(抵),抵他的税收,(2)虽鸡狗不得宁焉(即使),(不要说人)即使鸡狗也得不到安宁啊!,(3)几死者数矣(多次),险些送命也有好几次了,(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像),哪里像我的乡邻那样天天都有冒死亡的危险呢!,(5)苛政猛于虎也(比),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6)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期待)(得到),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7)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比更厉害),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呢!,5、课文叙述捕蛇者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捕蛇者”的悲惨遭遇,揭露“赋敛”对百姓的毒害比“蛇毒”更厉害,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6、将氏在表达自己的遭遇时,用了什么手法?,对比,如用“赋敛”和“蛇毒”对比,生动有力的点明主旨,7、文章第一段1、2两句主要写异,先写异,次写异,再写异。,蛇,颜色,毒性,功效,8、第1段中写“触草木,尽蛇;以啮人,无御之者”有什么作用?,写蛇的毒性大,为下文写蒋氏的遭遇作铺垫,进而表达主诣,9、“专其利”的“利”所指的是什么?,捕蛇不交税的好处,10、既“专其利”三世,为什么又“貌若甚戚”?,“三世”之利却丢掉两条性命,剩下的也九死一生,朝不保夕,“捕蛇”实在是无奈之举。,11、造成“今其室十无一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乡邻们不堪赋税,有的被逼死,有的被廹逃亡,12、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1)文中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2)捕蛇者谈话的中心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2、文中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作理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岳阳楼记,1、写此文时,范仲淹从未到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但其写景却如此传神。体会其写景的特点。,作者只写了共性的景物,没有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特有的景物进行描写。,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答: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宽阔胸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品德。,3、课文第一段重点写什么?目的是什么?,答:重点写滕子京的政绩;目的在于说明他虽被贬,但未沉沦,政绩斐然,3、“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谪”贯串全文,是文眼,与下文“迁客骚人”照应。,4、“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反映滕子京管理有方,变化之快,为下文“不以已悲”张本。,5、作者赞扬滕子京的句子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用: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为下文“不以已悲”张本。,5、总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象的句子有哪此?与下文有何关系,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作用:突出描写了洞庭湖的气象宏伟,为下文写截然不同的景色作铺垫。,6、摘录第3、4段写迁客骚人感情的句子,说明与第5段相关语句的联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照应“不以已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照应“不以物喜。,7“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范仲淹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自己也是对滕子京劝勉和规箴,8、翻译下列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庭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庭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醉翁亭记,1太守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2、太守与宾客同游,同饮,说明太守是怎样一个人?,答:关心人民生活,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人,3、本文写景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写景来写山水之美,进而突出太守之乐,4、第一段有一个常用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常用意义是什么?,答: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5、“太守自谓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出下文,6、将文中表示四时之景的句子译为现代文。,野花开放发出幽微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密的树阴,秋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降,石头显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