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外观各端口介绍分析.ppt_第1页
笔记本外观各端口介绍分析.ppt_第2页
笔记本外观各端口介绍分析.ppt_第3页
笔记本外观各端口介绍分析.ppt_第4页
笔记本外观各端口介绍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iuml,20080227,笔记本常见功能端口简介,功能端口概述,笔记本电脑与外部设备、存储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都须要通过接口设备来实现,前者被称为“I/O接口”,而后者则被称为“存储器接口”。存储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接口电路比较简单;而I/O设备品种繁多,其相应的接口电路也各不相同;因此,平时所说的接口即是指I/O接口,也是本课件的主要内容。,通用USB端口(P4)IEEE1394接口(P6)PCMCIA(PC卡)端口(P9)PCI-E(New卡)接口(P11)读卡器端口(P15)通用串行端口(P26)通用并行端口(P27)VGA视频接口(P29)DVI视频接口(P31)AV视频端口(P34),S-Video视频端口(35)HDMI视/音频接口(38)S/PDIF音频接口(P41)模拟音频接口(P45)外接电源接口(P49)PS/2键盘接口(P50)防盗孔(P51)RJ11RJ45端口(P52)红外(IrDA)传输端口(P60)蓝牙传输端口(BT)(P62),常见功能端口列表,通用USB端口,USB的发展:1994年提出,目的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1996年正式通过USB1.0标准,1998年正式开始普及,至今发展到USB2.0。USB接口的组成:理论上讲,USB技术由三部分组成,即具备USB接口的硬件系统、能够支持USB接口的系统软件及使用USB接口的相关外围设备。剖开USB外设的数据线,内部共有四条线,其中两条负责供电而另外两条负责数据的传输,如下图所示。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A连接头(上流至电脑,与电脑相连),B连接头(下游到外设,与外设相连);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通用USB性能特点,USB接口的性能特点:热插拔,使用方便带宽大,速度快USB1.1协议:允许1.5Mbps和12Mbps两种数据传送速度规格;USB2.0协议:可以提供速率为480Mbps的高速传输。可连接设备多USB接口理论上可以通过USBHub扩展连接127个设备,节点间的有效距离为5米,通过USBHub可以将有效距离延长至30米。注意:最多只允许5个Hub的级联。简单的网络互连功能可以利用USB接口,来实现双机互连以交换简单的数据资料,组建最简单的对等网。,IEEE1394,IEEE1394的发展:IEEE1394接口,最初由Apple公司提出,称为“火线”技术,并在1995年由IEEE正式制定为总线标准,IEEE1394目前有两个版本,即通常所使用的IEEE1394a和发展中的更高速的IEEE1394b。IEEE1394的结构:IEEE1394是一种外部串行总线标准,按物理接口分六角型6针:有两对数据线,一对电源线,有供电功能,Apple和PC上常见;四角型4针(mini1394):无供电功能,多用于DV或者笔记本电脑等设备。6针可以通过转接线兼容4针;4针转换成6针需配电源。,性能特点: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IEEE1394标准接口的通信协议明确规定,当网络上附加结构或撤消结点时,能够自动地实现网络重构和自动分配ID;高速实时数据传输:IEEE1394a高达400Mbps,后续的IEEE1394b标准可将速度提升到800Mbps、1.6Gbps甚至3.2Gbps;支持异步传送和等时传送;自带供电线路:能提供8-40V可变电压,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也达到1.5A左右,因此它能为耗电量要求小的设备进行供电;,IEEE1394性能特点,真正点对点连接(Peer-To-Peer):设备间不分主从,可直接实现两台DV间的数据传输或是多台电脑共享一台DV机,而且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直接将IEEE1394接口DV机中的图像数据保存到IEEE1394接口的硬盘中;适合影像传输:标准的1394接口可以同时传送数字视频信号以及数字音频信号,相对于模拟视频接口,1394技术在采集和回录过程中没有任何信号的损失,十分适合视频影像的传输。,IEEE1394性能特点,定义:PCMCIA是便携式计算机外扩卡的接口定义。相当于台式机的PCI插槽。PCMCIA针对笔记本电脑规定了其内存卡的物理设计方案、计算机插槽设计方案、电气接口及相关软件。基本结构:所有PCMCIA的长宽统一为“85.6mm54mm”,一般笔记本电脑至少有一个以上的PCMCIA插槽,位于机身的侧面。槽口边上有一个推杆用于退出插卡,和3.5英寸软驱的按键作用相同。它的插入端是68针的标准接口,另一端因卡的不同用途而异,如网卡有个扁形槽接网络线,而MODEM卡则可弹出一个供垂直插入电话线RJ11接头的插孔。,PCMCIA端口,PCMCIA卡类型型:厚度“3.3mm”,用于存储器,如内存、SRAM缓存、闪存等;型:厚度“5mm”,是当今的一种主流标准,用于大多数设备如MODEM卡、网卡、闪存卡、智能卡、CDMA/GPRS上网卡;型:厚度“10.5mm”,用于硬盘驱动器;薄卡可以插进厚卡的插槽。以上三种是以16bit数据传输,而Card-bus则以32位数据来传输。基本应用:MODEM(调制解调器)卡、声卡、软盘控制器、硬盘控制器、CDROM和SCSI控制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据采集卡等。,PCMCIA类型及应用,PCIExpress接口,这是在迅驰二代开始出现的新的一个本本总线,从某些方面来说是PCMCIA的升级版本(数据交换通过PCI-Express总线)。特点是传输带宽比PC卡要高出许多。,PCIExpress接口,总结一下,ExpressCard有如下的优点:-更薄-更轻-更快-支持USB2.0和PCIExpress两种界面,读卡器(Cardreader)端口,随着移动存储器的发展,目前笔记本电脑基本都带有移动存储器插槽,英文名称为CardReader,主要用来对目前市场上各种主流存储卡的数据的读取。由于这类存储卡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甚至桌面电脑上也都带有此类插槽。常见的存储卡按其种类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MS卡:MemoryStick,MSPro卡:MemoryStickPro,SD卡:SecureDigital,MMC卡:MultiMediacard,读卡器(Cardreader)端口,XD卡:XDPicturecard,IBMMicrodrive,CF卡:CompactFlashTypeII,CF卡:CompactFlashTypeI,SM卡:SmartMedia,读卡器(Cardreader)端口,多合一读卡器,就是把目前较为流行的各种多媒体存储卡的插槽集成在一起。下图所示,为典型笔记本电脑读卡器插槽视图。我们将为各位列举当前笔记本电脑上的MS、SD和XD这三种常见类型的多媒体存储卡的介绍。,通用串行接口,基本定义:串行接口简称串口,这也是笔记本电脑与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标准接口。它采用9针插口,串口不同于并口之处在于它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串行地传送,虽然速度会慢些,但传送距离较并口更长,因此长距离的通信大多使用串口。此种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上主要用来连接外接鼠标或专用外接键盘等。功能特点: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ESP(EnhancedSerialPort,增强型串口)、SuperESP(SuperEnhancedSerialPort,超级增强型串口)等则能达到“460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通用并行接口,基本定义:并口采用25针的双排插口,所谓并行,是指8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并行传送受线路长度限制,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信号会随之衰减,导致出错率加大。主要应用:除最普遍的应用于打印机以外,还可用于连接扫描仪、ZIP驱动器甚至外置网卡、磁带机以及某些扩展硬盘等设备,通用并行接口发展史,发展史:ParallelPortSPPEPPECP,基本定义: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VGA接口,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5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主要作用:显卡的输出接口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CRT显示器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VGA接口显卡相匹配,因而采用VGA接口;VG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VGA视频端口(VideoGraphicsArray),VGA视频端口基本原理,基本原理:计算机与外部显示设备之间通过模拟VGA接口连接,计算机内部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被显卡中的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L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和/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基本特点:速度快DV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大大节省了时间,因此它的速度更快。画面清晰由于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速度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DVI类型:DVI-I(IntegratedDigital/Analog)DVI-D(Digital)DVI-A(Analog),DVI视频端口,AV视频端口,AV接口:复合端口,通常都是成对的白色音频接口和黄色的视频接口,它通常采用RCA(俗称“莲花头”)进行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带莲花头的标准AV线缆与相应接口连接起来即可。基本原理:AV接口实现了音频和视频的分离传输,这就避免了因为音/视频混合干扰而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但由于AV接口的传输仍然是一种亮度/色度(Y/C)混合的视频信号,仍然需要显示设备对其进行亮/色分离和色度解码才能成像,这种先混合再分离的过程必然会造成色彩信号的损失,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最终输出的图像质量。,S-Video视频端口(SeparateVideo),基本原理:S-Video是一种影像讯号传输方式,也称二分量视频接口,它是在AV接口的基础上将色度信号-C(chrominance)和亮度信号-Y(luminance),进行分离,再分别以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减少影像传输过程中的“分离”、“合成”的过程,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损失,以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主要特点:图像清晰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C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由于使用各自独立的传输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S-Video类型:4PIN:也有称5线接头,二路视频亮度信号,二路视频色度信号,一路公共屏蔽地线,这是通用的一种规格。除了显卡外电视机以及DVD等视频源上都是这种接口。7PIN:7针接口兼容4针标准接头,我们也能使用4针连线;7针接口即能分离出一路4针标准S端子信号,又能分离出一路标准的AV视频信号来,于是有的配备7针S端子的显卡还配备一个一转二的转接输出装置,可以分成S端子和AV输出两种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7针接口要优越于5针标准接口。,S-Video视频端口类型,HDMI视/音频端口,HDMI能高品质地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下图所示,为典型的HDMI多媒体接口:,外接电源端口,基本定义:笔记本电脑外接电源口主要负责将外接适配器的19伏“直流电源”接入到主板上,为主板系统工作、电池提供电源。常见的有2PIN、4PIN电源口,但最终只有一种电压输入(电压和接地脚),另外两PIN用作加强接触的可靠性,或者为主板系统提供外接“适配器功率”等ID信号;分别如下图所示:,PS/2键盘鼠标端口,基本定义:键盘电路板是整个键盘的控制核心,它位于键盘的内部,主要担任按键扫描识别,编码和传输接口的工作;键盘的接有AT接口、PS/2接口和最新的USB接口,PS/2接口的功能比较单一,仅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一般情况下,鼠标的接口为绿色,键盘的接口为紫色。虽然从上面的针脚定义看来二者的工作原理相同,但这两个接口还是不能混插,这是由它们在电脑内部不同的信号定义所决定的;PS/2接口的传输速率比COM接口稍快一些,是目前应用口较为广泛的接口之一。,“K”标志表明该Lock符合Kensington公司生产的笔记本锁的标准。Hole(onsystem)size:Lockheadsize:2030mm,防盗孔(KensingtonLock),基本定义:,基本定义:RJ代表已注册的插孔,是来源于贝尔系统的USOC代码;USOC是一系列已注册的插孔及其接线方式,是由贝尔系统开发的,用于将用户的设备连接到公共网络。(1)RJ11:调制解调器(Modem)孔,之前是6个位置(6pin)模块化的插孔,目前通常用2pin。(2)RJ45:网络孔,使用由国际性的接插件标准定义的8个位置(8pin)的模块化插孔。下面我重点介绍本地网卡功能模块及接口。,Modem(RJ11)&LAN(RJ45)接口,红外传输端口(Inf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