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路变速箱_第1页
非公路变速箱_第2页
非公路变速箱_第3页
非公路变速箱_第4页
非公路变速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LLISONTRANSMISSION,艾里逊公司简介AllisonTransmissionInc.,艾里逊发展史成立于1915年1916年生产飞机发动机1929年由通用汽车收购1934年成立艾里逊部1946年诞生第一台重型带变扭器,行星齿轮的变速箱1950年生产第一代的自动变速箱1970年底特律柴油与艾里逊部合并1987年底特律柴油独立(脱离GM)1988年成立艾里逊变速箱部2003归属于通用汽车动力总成2007年Carlyle和Onex从通用收购艾里逊变速箱,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Indianapolis,IndianaPlant15126,420sq.ft.(11,745sq.meters),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弟摩,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另一个工厂,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混合动力系统工厂,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另一个工厂,艾里逊在美国的工厂:印第安那州的印第安那波利斯市,马里兰州的巴尔第摩.,巴西的SantoAmaro,匈牙利的Szentgottard,还有匈牙利的Szentgottard和巴西的SantoAmaro,哈尔滨,大连,青岛,济南,合肥,厦门,武汉,海口,北京,西安,福州,广州,乌鲁木齐,昆明,天津,成都,深圳,杭州,总量:超过20,000多台33各客车制造厂25多个卡车、特车和非公路设备厂,上海,宁波,南宁,变速箱在国内的数量和分布,全球销售服务网络,配套OEM数量超过250个,艾里逊变速箱在中国销售服务网络,2005年5月11日,亚太地区的第一家通用汽车公司艾里逊变速箱产品特殊装配中心在上海设立,投资逾2,000万人民币。,艾里逊非公路变速箱介绍,Allison作为中重载自动变速箱技术的领先者及世界上最大的中重载自动变速箱的生产厂商,其产品的50006000系列,80009000系列及4000系列中的4500OFS/4700OFS变速器在非公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50006000系列变速箱分车用变速箱和固定平台用变速箱车用变速箱:为变扭器驱动;6速前进档;2个倒档;全自动换档;CEC2控制系统;可选输入式液力缓速器;5000系列车用变速箱还可选装一体式分动箱分动箱(落矩箱)(仅5800、5900系列)型号:M5610A(R);M6610A(R);H5610A(R);H6610A(R)M车用;H牵引车用;A自动电控;(R)可选液力缓速器,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固定平台用:变速箱为变扭器驱动;6速前进档;2个倒档;液控/电控手动换档。不可用于行走工况型号:S5610H;S6610H;S5610M;S6610MS固定平台用;H手动液控;M手动电控,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型号演变:CLBT5/60001996年6月1997年1月前M/S5600/66001996年6月1997年1月M/S5610/66102000年6月,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S/M5610技术规范,S/M6610技术规范,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分车用变速箱和固定平台用变速箱车用变速箱:为变扭器驱动;6速前进档;8000系列为个倒档;9000系列为2个倒档;全自动换档;CEC2控制系统;可选输入式液力缓速器。型号:M8610A(R);H8610A(R);M9610A(R);H9610A(R)M车用;A自动电控;R液力缓速器,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固定平台用变速箱:为变扭器驱动;8速前进档;液控/电控手动换档。不可用于行走工况型号:S8610M;S9610M;S9805/6/20M;S9805/6/20AS固定平台用;M手动电控;A自动电控,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80009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S/M8610技术规范,S9800技术规范,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4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ALLISON4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是在当前HD系列变速箱的基础上经过技术升级将其在公路范围的应用扩展到非公路范围以替代使用多年的CL(B)T7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与50006000系列及80009000系列的控制系统CEC2不同,4000系列变速箱使用4thGen(第四代)电子控制系统-4000系列变速箱已于2005年7月下旬投入生产,Allison变速箱非公路系列,型号:4000ORS;4200ORS;4500ORS;4500OFS;4700OFSORS=非公路系列OFS=油田系列4700OFS系列技术规范4500OFS技术规范,产品结构,50006000系列非公路变速箱,CLT5000/6000剖视图,CLT5000/6000左视图,CLT5000/6000右视图,电控变速箱,CLBT5000/6000剖视图,M/S5000/6000A剖视图,CLBT5000/6000剖视图,与发动机连接方式,与发动机分体式安装(图B1),与发动机直接安装(图B2),变速箱分体安装的悬置:其中一种典型的三点式悬置分体式安装结构。可以允许变速箱有少量的角度运动,减少由于车架变形和车辆震动带给变速箱的附加载荷。,变速箱与发动机直接安装:,变速箱与发动机重量、重心位置和安装弯矩计算:,变速箱与发动机的直接联接,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采用专用联接件,联接件由发动机厂家与艾里逊变速箱共同设计,随变速箱或发动机供货。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采用柔性盘联接。柔性盘传递发动机的动力给变速箱,同时吸收发动机传来的轴向冲击载荷。变速箱与发动机直接安装的2种典型安装形式见图B9和图B10。,与发动机连接实例,变速箱安装的注意事项:所有安装螺栓均需采用ISO10.9级以上或相当的强度等级的螺栓。与发动机直接联接时,在变速箱壳体与发动机飞轮壳接面完全接合前(安装面完全贴合),不能拧紧变速箱安装螺栓。不允许用安装螺栓将变速箱壳体带入飞轮壳。在完全拧紧飞轮壳螺栓前,不允许安装柔性盘螺栓。,工作原理,变矩器工作原理,变扭器的组成变扭器: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起一个液力机械耦合作用的部件。其由泵轮、涡轮、导轮和闭锁离合器组成。泵轮:以发动机的速度来旋转。涡轮:通过花键与涡轮轴相连。导轮:由滚珠、弹簧、和内外圈组成的导轮相当于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其对油液流向进行定位,当油液冲击导轮前面时内外圈锁止起增扭作用,冲击其背面时内外圈相对运动,起液力耦合作用。闭锁离合器:工作时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提供1:1的动力传递。,变矩器工作原理,变矩器工作原理,变矩器工作原理,变矩器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液力变扭器,在这个三元机械机构中,动力(扭矩)以油液作为介质,从泵轮通过导轮传递到涡轮,再传递到变速箱的主轴。在涡轮与泵轮之间有转速差时,油液通过变扭器内部结构的引导,可将泵轮传递来的能量更充分的传送到涡轮上,使涡轮的扭矩增大,这就是液力变扭器的增扭作用。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越大,这个作用就越显著。因此,当车辆刚起步或车辆负载增加时,艾里逊自动变速箱可提供增加扭矩的功能。在艾里逊自动变速箱的一些型号中,液力变扭器中可设有闭锁离合器,即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接近零时,闭锁离合器接合使用其成为直接机械连接,达到最大传动效率。,变矩器工作原理,1、变扭器总成始终充满油,油流过变扭器对其进行冷却和润滑。当变扭器被发动机驱动时,泵轮叶片把油抛向涡轮叶片,油对涡轮叶片的冲击使涡轮旋转。2、用花键装在涡轮轴上的涡轮将扭矩传到变速箱齿轮。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油对涡轮叶片的冲击力不大。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油的冲击力比怠速时大得多,因此涡轮产生的扭矩也大。3、被抛入涡轮的油流向导轮叶片,导轮叶片使油流改变方向(当导轮锁定不转时),并将油导入泵轮。油流入泵轮的方向对泵轮的旋转起助推作用。正是这种改变油流方向的功能使变扭器具有增加输入扭矩的作用。4、当涡轮处于失速状态,并且泵轮以最高转速旋转时,扭矩增加最大。当涡轮旋转起来并随着转速的逐渐增加,变扭器的增扭作用逐渐减小。5、当涡轮转速接近泵轮转速时,流向导轮的油流开始冲击导轮叶片的背面,这就使导轮与涡轮和泵轮同向旋转。这时,变扭器增扭作用消失,其实际上成为一个液力偶合器。,ALLISON变矩器工作原理,变扭器的功用1、离合器的作用:当发动机怠速运行时,变扭器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充当一个断开连接(未接合)的离合器。2、增扭作用:当需要时,按高泵轮转速/低涡轮转速来倍增扭矩以提供一个更大的起动或驱动扭矩。3、液力耦合作用:在非怠速或非起动的其它工作过程中充当一个将发动机扭矩传递给变速箱的液力耦合器。4、锁止作用:工作时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提供1:1的动力传递。闭锁离合器:从发动机直接提供驱动力给变速箱齿轮,使动能损失得以克服,其由三个元件组成活塞:其通过花键与变扭器前盖连接,并以发动机的速度旋转;离合器盘/减震器:位于活塞和后板之间并且以花键形式连接在变扭器涡轮上;背板:其通过螺栓与变扭器前盖连接,并以发动机的速度旋转。闭锁离合器工作时,在变扭器和活塞之间的油液使得活塞把离合器盘压紧到背板上,从而使泵轮和涡轮锁止,从发动机来的动力直接传到涡轮轴上。,ALLISON变矩器工作原理,非电控闭锁型号,通过皮托管压力使闭锁离合器接合。电控闭锁型号,闭锁离合器的接合是通过给闭锁阀中的电磁阀通电实现的。,ALLISON工作原理,ALLISON工作原理,请欣赏变扭器视频TorqueConverter,工作原理,动力从变扭器通过主轴进入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在这个机构中,多套行星齿轮副一齐工作,产生不同速比以满足车辆不同的负载和行驶速度要求。和手动变速箱的滑动齿轮机构不同,行星齿轮副是处于常啮合状态。每套行星齿轮由太阳轮、行星轮和外齿圈组成,如果使它们之中其中一个固定,转动另一个,可使第三个以不同的转速、或不同的转向转动,多个行星齿轮副的不同组合,便可得到多个不同的传动比和转向。,ALLISON工作原理,ALLISON工作原理,行星轮工作原理FLASH设太阳轮的齿数为Z1,齿圈齿数为Z2,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n3,并设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即=Z2/Z1则行星齿轮机构的一般运动规律可表达为:n1+n2-(1+)n3=0由上式可以看出,在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三个基本元件中,可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个元件固定不动(使该元件转速为零)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约束(使该元件的转速为某一定值),则整个轮系即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不同的连接和固定方案可得到不同的传动比。,ALLISON工作原理,1-太阳轮2-齿圈3-行星架4-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轴。,ALLISON工作原理,行星齿轮传动速度和扭矩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中,有一系列的多片离合器,这些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使不同的行星齿轮副组合,产生多个前进挡及倒挡。控制自动变速箱功能的是液压控制阀板,它可连续感应发动机及车辆速度、载荷、道路情况的变化,通过液压系统使用相应的离合器动作。变扭器的模式和齿轮的选挡都是自动和即时性的,任何操作变化换挡都比司机手工操作快的多。,Clutches,6,PISTON,FIBERFRICTIONPLATES,STEELREACTIONPLATES,Clutches,6,离合器的作用是在其工作时提供动力输入或者是使传递的动力截止。根据司机所选择的档位,离合器引导扭矩流通过变速箱。所有的离合器均采用变速箱油压接合和油冷却。除闭锁离合器外,其它离合器均为弹簧分离。闭锁离合器由变扭器油压分离。闭锁离合器磨损后自动补偿,不需要调整。离合器的类型有两种旋转离合器、固定离合器。当离合器未结合时,摩擦片和钢片之间可以相对运动,摩擦片和钢片又分别与其他零件通过花键和齿相连接;当离合器结合时,活塞使得摩擦片和钢片压在一起,其相连接的零件也被锁定在一起,当离合器分开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摩擦片和钢片分开。离合器活塞安装在离合器鼓内,它是一种环状活塞,由活塞内外圆的密封圈保证其密封,从而和离合器鼓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液压缸,并通过离合器内圆轴颈上的进油孔和控制油道相通。钢片和摩擦片交错排列,两者统称为离合器片。钢片的外花键齿安装在离合器鼓的内花键齿圈上,可沿齿圈键槽作轴向移动;摩擦片由其内花键齿与离合器毂的外花键齿连接,也可沿键槽作轴向移动。摩擦片的两面均为摩擦系数较大的铜基粉末冶金层或合成纤维层。离合器鼓或离合器毂分别以一定的方式和变速器输入轴或行星排的某个基本元件相连接,一般离合器为主动件,离合器毂为从动件。,Clutches,6,当来自控制阀的液压油进入离合器液压缸时,作用在离合器活塞上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活塞,使之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而移动,将所有的钢片和摩擦片相互压紧在一起;钢片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使离合器鼓和离合器毂连接为一个整体,分别与离合器鼓和离合器毂连接的输入轴或行星排的基本元件也因此被连接在一起,此时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当液压控制系统将作用在离合器液压缸内的液压油的压力解除后,离合器活塞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压回液压缸的底部,并将液压缸内的液压油从进油孔排出。此时钢片和摩擦片相互分离,两者之间无压力,离合器鼓和离合器毂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或以不同的转速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互相压紧在一起的钢片和摩擦片之间要有足够的摩擦力,以保证传递动力时不产生打滑现象。离合器所能传递的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摩擦片的面积、片数及钢片和摩擦片之间的压紧力。钢片和摩擦片之间压紧力的大小由作用在离合器活塞上的液压油的油压及活塞的面积决定。当压紧力一定时,离合器所能传递的动力的大小就取决于摩擦片的面积和片数。离合器钢片的片数应等于或多于摩擦片的片数,以保证每个摩擦片的两面都有钢片。欣赏行星齿轮及离合器的视频短片行星齿轮离合器,主调压阀工作原理,变速箱机械变速工作原理,换档阀及缓冲阀工作原理,闭锁阀解锁阀工作原理,控制系统,5K/6K各档位的产生,当分流器低速档离合器接合,产生一档、三档、五档和倒一档传动输出。当分流器高速档离合器接合,增速传动二档、四档和六档,以及倒二档。当分流器低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高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五档当分流器高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高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六档当分流器低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中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三档当分流器高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中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四档当分流器低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低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一档当分流器高速档离合器接合,同时低速档离合器也接合,这就是二档分流器低速档离合器在倒档接合(或倒档1),但不增加扭矩,倒档减速比是:5.12:1。对于带倒档2型号,分流器高速离合器在倒二档时接合,引起低速档太阳轮(分流器轴)速度的增加,引起速度增加的原因,是低速档太阳轮速度的增加,该减速比是3.46:1,变速箱的换档控制:M/S50006000系列变速箱按使用需要有3种不同的换档形式:手动电控、手动液控和自动电控。3种不同的换档形式均可使用于5000/6000型变速箱。3种不同换档形式不但在换档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上不相同,在使用操纵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手动电控和手动液控只能用于固定平台,如修井机、钻机、泵机等,不允许使用在行驶车辆的变速箱控制。,手动液控:变速箱的手动液控有时也称为动力换档手动液控的变速箱仅允许使用于固定设备,不允许使用于车辆驱动用途。通过换档器可以控制变速箱挂入前进档、空挡或倒档(倒档1或倒档2)中的任一档位。与手动电控相似,当变速箱处于前进档时,变速箱从变扭器工况开始运行,自动转换到闭锁工况。由操作者根据性能需要操纵变速箱的换档。当变速箱失去动力时,可以根据需要预先设定变速箱锁定在空挡或锁定在所选定的档位。,MechanicalControl,AirShiftControl,Air/ElectricControl,手动电控:变速箱的手动电控有时也称为动力换档手动电控的变速箱仅允许使用于固定设备,不允许使用于车辆驱动用途。通过换档器可以控制变速箱挂入前进档、空挡或倒档(倒档1或倒档2)中的任一档位。当变速箱处于前进档时,变速箱从变扭器工况开始运行,自动转换到闭锁工况。由操作者根据性能需要操纵变速箱的换档。当变速箱失去动力时,可以根据需要预先设定变速箱锁定在空挡或锁定在所选定的档位。,手动电控:手动电控系统包括一个装在变速箱上的电控阀总成、一个由司机操纵的手动电控换档器和电路导线束,还包括一个压力开关,用于启动换入低档抑止器。电磁阀控制换档液压回路,以切换档位控制阀,六个前进档、空档和倒档由司机手动选择。由司机操纵的换档手柄的每一个位置所建立的电路使变速箱阀体内形成一个液压回路,这个液压回路按所选择的档位产生空档或驱动档。换档控制系统的电源由车辆的电气系统供给。控制系统的电气零件符合车辆电气系统的电压(12伏或24伏,直流)。在换档器总成上装有一个整体式SFE9A保险丝。对于具有档位锁定的型号,如果有一个电磁线圈断电或全部断电,变速箱将继续在电路出故障时所在的前进档运转。如果在空档时电路出故障,变速箱将保持在空档。如果在倒档时电路出故障,变速箱将进入空档。对于具有空档锁定的型号,如果有一个电磁阀断电或全部断电,变速箱将从任何运转档位移入空档。双控铲运机电气故障引起后变速箱从任何档位锁定在空档。,手动电控系统:型式:手动电控液压式(手动换档器向电磁阀通电,电磁阀控制到换档阀的压力,换档阀控制液压离合器)档位(换档手柄位置):空档,六个前进档,一个倒档。换档器总成:位置在设备司机室内换档顺序(从后向前)倒档、空档、1、2、3、4、5、6灯(与车辆灯线路相连)整体式换入低档抑止器整体式电气系统:电源设备电气系统电压12V或24V,直流,手动电控:电流:12V电压电路每个电磁阀0.6安培24V电压电路每个电磁阀0.3安培电磁阀数量7(“空档闭锁”型有五个)电磁阀通电数:空档2倒档3前进档2线束插头换档器插头,主控制阀体插头,主控制阀体插头降低档抑止器:型式和位置电磁阀,在手动换档器总成内动作方式由变速箱上的压力开关启动,由闭锁离合器压力关闭,非公路变速箱控制系统安装,CEC2变速箱控制系统,CEC2控制系统及附件,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按照允许设定的程序和操纵者输入的指令控制变速箱的运行和实现标准和某些特殊的输入/输出功能。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变速箱的内部系统和变速箱的控制附件,如变速箱结构特征、油门传感器、通讯接口等;并能自动设定油门位置传感器;根据油门传感器调整变速箱换档程序。,CEC2控制系统及附件,控制系统附件选择控制系统包括:电脑控制器(ECU)、换档器、接线盒、油门传感器(TPS)、线束。控制系统的所有附件可以适应12V和24V两种工作电压。与车辆/发动机电控系统联接到通讯接口J1587/J1939。,CEC2控制系统及附件,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ECU的安装AS00-167换档器的安装杆式换档器AS00-169按键式换档器AS-168油门传感器(TPS)的安装调整AS00-170线束的布置安装车辆接线盒的安装AS00-171,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警告:车辆在点焊作业时,必须将ECU的与线束连接的3个插接器完全脱开。不允许将电焊线或电焊地线联接到控制系统的任何附件上,不允许对控制系统的任何附件进行电焊作业。,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控制系统的工作电压、电流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温度车速里程输出信号的特性上述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见CEC2ControlsSpecifications(CEC2控制系统参数),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电磁环境:变速箱的控制系统有着对车辆电磁环境的良好兼容性。但应注意:变速箱控制线束和导线应离电磁干扰源150mm以上,如点火线圈、发电机、大电流导线等。变速箱的线束和导线应尽可能短。并且不应紧绷。,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ECU的安装:ECU应安装在驾驶室内或有充分的隔离保护,防止被水溅湿或隔离容易污染的环境。ECU外表明与车辆应有充分绝缘(大于10000)。ECU的线束插接器应朝下,应有大于300mm的线束拆装空间。安装布置时应保证有良好的维修保养接近性。远离排气管、加热器等热源(300mm以上)。远离大电流开关、导线、继电器等(大于150mm)。,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换档器的安装:安装应便于观察、操纵,建议安装在操作者视线30范围内。方便保养、维护,适当防水和防污染。按键式换档器安装与水平面的角度应大于20对于按键式换档器,安装应牢固,防止因操作导致换档器的松动和移位。,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TPS的安装调整(图AS00-075):TPS与车辆油门控制装置联动,与油门控制装置联接处应有活动联接装置。TPS的有效行程为1522.9mm,初始行程大于160.2mm,最大行程小于183.1mm。TPS软轴运动部分应保持在直线上,偏摆角度不大于10TPS软轴的安装卡位应有效固定,不能因油门的动作产生移动和偏摆。TPS活动短和固定端的安装布置应避免产生相对振动。,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TPS的安装调整:TPS传感部分(头部)应在车辆或变速箱上有效固定,线束插接器向下。安装时应考虑维修接近性和线束的插接空间。TPS的软轴弯曲半径应大于152mm,在需要穿孔是应有效固定。TPS安装应远离热源,环境温度应低于121C。,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车辆接线盒的安装:车辆接线盒的安装见图AS00-171接线盒安装应安装在驾驶室内或有充分的隔离保护,防止被水溅湿或隔离容易污染的环。ECU的线束插接器应朝下,应有大于300mm的线束拆装空间。安装布置时应保证有良好的维修保养接近性。远离排气管、加热器等热源(300mm以上)。远离大电流开关、导线、继电器等(大于150mm),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商业性电子控制2(CEC2):型式电控液压式(驾驶员选择工作档位,手动换档器向电子控制单元(ECU)输入信号,ECU自动向电磁阀通电,电磁阀控制通到换档阀的压力,换档阀控制液压离合器)档位(换档手柄位置)空档,6个前进档,两个倒档换档器总成:位置在设备司机室内换档顺序(按钮式换档器)倒档(带两个倒档速比型,客户必须提供一个单独的开关,去改变倒档速比)空档,前进档(所有可用的前进档),在最高和最低前进档之间按向上和向下箭头来获得和保持档位。换档顺序(手柄式换档器)倒档、空档、前进档、5、4、3、2、1档或倒档1,倒档2、前进档、5、4、3、2、1档(倒档可以向车辆的前面或后面运动),CEC2控制系统的安装调整,灯(与车辆灯线路相连)整体式电气系统:电源设备电气系统电压10.5-32V,直流(最小-最大间连续)电流每个电磁阀0.6安培电磁阀数量7(“空档闭锁”型有5个)电磁阀通电数:空档2倒档3前进档2变速箱线束插头ECU,速度传感器,电控闭锁阀体,主控阀体,缓冲调压阀体和油门传感器(如不能从发动机控制系统提供数字数据)。驾驶室线束插头ECU,车辆界面,换档器,数字数据读取仪(DDR)连接插头,和通讯连接。,外部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热量的产生:变扭器打滑油泵泄漏机械摩擦缓速器在制动时的能量转化,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需考虑的因素:变速箱的运行参数在变速箱的匹配计算(SCAAN)中,可以得到在各个档位、各种工况下的变速箱需要冷却的热量。如果变速箱带有缓速器,在缓速器工作时转换产生的热量也应考虑在内。冷却系统的要求变速箱的冷却系统的设计,除了要防止变速箱在恶劣工况下出现油温过高的情况,也要防止在某些工况下出现过冷却的情况,保证变速箱在适当的温度下工作。油冷却器,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需考虑的因素:注意:在发动机运转、驻车制动器制动、变速箱挂档的状态下,变速箱回产生大量的热量,甚至超出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导致变速箱过热。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在车辆上设计驻车制动器的警告装置,如蜂鸣器、警报灯等。在电控变速箱,可以设置驻车制动器的输入功能,在驻车制动器制动时,抑制变速箱挂档。,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需考虑的因素:注意:未经处理和软化的硬水,会对冷却系统造成损害,包括电腐蚀、水垢、锈蚀等,从而造成冷却系统的损坏。为避免出现这些故障,冷却系统应使用经处理或软化的冷却液。带有液力缓速器的变速箱,在缓速器工作时,能量转换所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大于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车辆经常在这种工况下使用,应适当增大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包括加大散热器和风扇的尺寸。,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水冷式冷却系统图E4所示是典型的水冷式冷却系统,较常用。空冷式冷却系统不常用。,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主机厂应该与发动机、变速箱、冷却器、散热器、风扇等生产厂家充分讨论,匹配、设计和布置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能够完全满足整车的使用要求。在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和布置时,应充分注意考虑冷却系统的性能衰退,通常冷却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性能衰退。,变速箱冷却系统,变速箱冷却系统设计布置:重要提示:在一些带有缓速器的变速箱与发动机的配合中,变速箱缓速器所需的冷却量有可能超过发动机所需的冷却量。在这种情况下,冷却系统的冷却量需要特别考虑。为保证缓速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增大冷却系统散热器和风扇的冷却能力,选用更大的散热器和风扇。,变速箱冷却系统,油冷却器的安装布置:在布置油冷却器和油管和冷却水管时,注意一定要使变速箱油的流动方向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油冷却器水平布置,进出油口方向向上。,变速箱冷却系统,油冷却器的安装布置:在变速箱带有缓速器时,油冷却器必须联接发动机的小循环回路,以保证变速箱在发动机小循环时能够得到有效冷却。变速箱不带缓速器时,在某些情况下(如发动机节温器有可能长时间关闭),也需联接发动机的小循环回路。小循环回路不允许从发动机的其他加热位置联接(如加热器等),以避免水量过小影响变速箱冷却。,液压系统,变速箱油的作用:变速箱内部部件的工作介质:变扭器、控制阀、缓速器、离合器活塞。将变速箱内部产生的热量传输到油冷却器。润滑、防绣和防止变速箱内部的化学腐蚀。将变速箱内部由于摩擦产生的磨屑带到变速箱油滤清器,变速箱油:变速箱应使用艾里逊认可的变速箱油。对于非公路变速箱,艾里逊指定使用符合艾里逊C4标准的油液作为变速箱油。C4自动变速箱油的标准和艾里逊的认可清单,可参照艾里逊的服务信息通知(S.I.L.)10-TR-98。,变速箱油滤清器:在变速箱的外部油路系统,需要增加一个外部油滤清器。该滤清器在变速箱的安装上,可选择直接安装或分体安装,如图所示。外部油滤清器需安装堵塞开关,指示滤清器的工作状况。堵塞开关也可以与变速箱的电脑联接,在滤清器堵塞时变速箱自动保护。,变速箱油滤清器及主调压阀1、变速箱油通过滤清器内易于保养的滤芯,滤清器为全流式。2、对于老型号的变速箱,当滤芯严重堵塞、滤清器进出口的油液压力差(P)达到20PSI(138kPa)时,滤油器旁通阀开启,油不经过滤芯。3、对于新型号的变速箱,当高效滤芯开始堵塞,滤清器进出口的油液压力差(P)达到35psi(240kpa)时,一个由OEM提供并安装在司机室的信号灯通过一个压力差(P)开关点亮,在50psi(345kpa)时,滤清器旁通阀将开启,油不经过滤芯。4、液压回路的主压力由装在主调压阀阀体内的由弹簧压紧的阀芯调节。阀芯在移动时的启、闭油口的大小决定了油的流量和压力,阀芯的作用和移动完全是自动的。参照章节3-11b检查和调整主压力。,液压系统:油底壳整体式输入压力泵和回油泵容积式,直齿轮泵油的等级查阅了3-6节油容量:直通型18.5美加仑(70公斤),初次加注,加上外部管路容量分动箱型13.0美加仑(49公斤),初次加注,加上外部管路容量滤油器全流式,滤芯更换,直接安装或非直接安装,标准型或高效型,液压系统:压力:导轮控制压力在1500rpm,输出轴失速时压力为140-170psi(965-1172kpa)(功率可调式变扭器)主压力在1500rpm,输出轴失速时压力,在所有档并且闭锁,压力为170-180psi(1172-1275kpa)变扭器出口压力:倒档、1、2、3、4、5、6档油门全开,正常输出转速时压力:30-65psi(207-448kpa)润滑压力:倒档、1、2、3、4、5、6档输入转速1500rpm,输出失速,无液力缓速器,压力为20psi(138kpa)空档油门全开,输出失速:30psi(207kpa)带液力缓速器型没有提供测压力点,液压系统:温度:油底壳内正常温度180-200F(82-93C)变扭器出口最高油温:正常工作时275F(135C)间断使用液力缓速器时330F(166C),液压系统:换油周期,液压系统:冷车检查:冷油检查(发动机未发动)只是确定油量足否足以保证发动机安全起动。变速箱装有可视油面计(图3-1)或检查塞(图3-2或3-3)。图3-1表示如何看油面计。如果没有油面计,启动发动机之前变速箱油面高度必须达到或高于ADD塞。热车检查:1、热油检查的目的是为确定油量是否足以保证变速箱运转。检查时将设备停放在平地,使发动机在怠速条件下运转几分钟,变速箱达到180-220(82-104)的正常工作温度。液力缓速器控制阀处于关闭位置。2、油面高度检查塞在变速箱后部(图3-2或3-3)。卸下检查塞,在上段所说明的状态下,油面高度应达到检查塞的平面。如果油位低于这个平面,则补加油;油多时则放出,使之符合检查塞平面的要求。,液压系统:变扭器溢流阀(所有型号,主壳体)变扭器溢流阀位于变速箱壳体内,其作用是限制变扭器进油压力不超过80psi(552kPa)。溢流阀防止变扭器油压过高,例如在冷启动时将过剩的油直接排到油底壳内。,液压系统:变扭器调压阀(带液力缓速器型,主壳体)这个阀装在变速箱主壳体内。当来自变扭器的油通过油冷却器以后,如油压超过22.5psi(155kPa),调压阀阀芯压缩弹簧,将过剩的油排到油底壳内。因此,变扭器油压加上变扭器出油管路和油冷却器内的阻力被调压阀调整。润滑压力调压阀(不带液力缓速器,变扭器壳体)这个阀装在变扭器壳体内。调压阀将润滑压力调整至20-25psi(138-172kPa),使过剩的油流回到油底壳内。变扭器内单向阀(带缓速器的型号,变扭器壳体)在变扭器壳体内有一个单向阀,这个阀不允许变扭器进油压力下降到低于20.5psi(141kPa)。阀一侧的油压被变扭器调压阀调到22.5psi(155kPa),这个压力与作用在另一侧的变扭器进油压力和一个2psi(14kPa)的阀弹簧力相对,如果变扭器进油压力下降到低于20.5psi(141kPa),从油冷却器来的、被变扭器调压阀调到22.5psi(155kPa)的油压打开单向阀,保持变扭器有20.5psi(141kPa)的最小进油压力。因此,从油冷却器来的油允许再循环进入变扭器,这个系统叫做“自循环”油路。,缓速器,变速箱液力缓速器:艾里逊非公路变速箱均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整体式液力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包括一个转子、固定的定子叶片和一个司机控制阀。转子始终以涡轮输出轴的速度旋转,但只有当转子周围的空腔内充满油时,才能起减速作用。转子叶片迫使油进入转子腔内固定叶片之间的槽内,因而使转子转动困难,使变速箱输出轴减速,从而使车辆减速。缓速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选择缓速器时,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须与之相适应,以保证变速箱安全有效的散热。,变速箱液力缓速器:艾里逊非公路的缓速器均是输入缓速器,缓速器设计布置在变速箱的变扭器与行星齿轮变速器之间。缓速器的性能随随变速箱所处的档位变化,变速箱档位越高,变速箱吸收到缓速力矩越大。如图所示。,缓速器的控制:通过操纵缓速器机械缓速器阀控制缓速器。整车/设备生产厂可安装手动控制杆、踏板控制液压、气压、机械或电磁阀控制缓速器阀。缓速器阀的控制位置见图AS58036在大部分非公路变速箱的控制系统中,可以很容易设置发动机的油门控制联接,当发动机油门完全关闭时,缓速器才能起作用。几种典型的缓速器控制机构见下图所示:,缓速器使用须考虑到因素:通常在变速箱的控制系统中设置了一些缓速器的互锁条件,缓速器必须在满足这些特定条件时才能工作:变速箱输出转速必须小于预先设定的转速。车辆自接近完全停止时缓速器自动停止工作。缓速器只能在油门全闭才能工作。须安装一个由驾驶员操作的控制开关,当车辆存在不利于缓速器或车辆安全工作的情况下,由驾驶员控制关闭缓速器。,缓速器设计注意事项:发动机排气制动或发动机压缩制动不允许与变速箱的缓速器同时工作。如车辆设置了排气制动或压缩制动,必须设置与缓速器互锁定联动开关,如图所示。,缓速器应设置工作指示灯项驾驶员指示缓速器的工作状况。缓速器工作时车辆的后制动灯应亮起。,PTO,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在所有标准型号非公路的变速箱中,都有安装PTO的位置。安装布置PTO应考虑的问题:PTO的位置PTO的类型PTO的选择车辆上与PTO相关的总成、部件,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在所有标准型号非公路的变速箱中,都有安装PTO的位置。安装布置PTO应考虑的问题:PTO的位置PTO的类型PTO的选择车辆上与PTO相关的总成、部件,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驱动和安装位置:发动机驱动,在发动机运转的过程中都可以达到驱动。侧部安装位置:标准配置,位于变速箱前端变扭器壳体外部5点钟位置(从后部向前看)。顶部安装位置:标准配置,位于变速箱前端变扭器壳体外部12点钟位置(从后部向前看)。,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润滑:PTO依靠变速箱的油压飞溅润滑,飞溅润滑的变速箱油回到变扭器壳体的底部。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联接部位应有密封垫,使得变扭器壳体底部能够储存变速箱油和将变速箱油导回到变速箱内部。在发动机与变速箱联接的飞轮壳及相关联接件应有回油口将飞溅到发动机飞轮壳的变速箱油导回到变速箱。,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动力传递:PTO的动力通过变速箱的驱动齿轮、安装在壳体上的惰轮驱动PTO从动齿轮,见图F2。变速箱的驱动齿轮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相同,PTO的传动比等于驱动齿轮与PTO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变速箱驱动齿轮的齿数参数和传动功率见参数表中的“PTO驱动齿轮参数表”,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选定和布置需考虑的因素:PTO的结构PTO的输出要求PTO的性能可分离式的PTO是最常用的PTO驱动结构。PTO的生产厂家联系,以确定最合适的PTO的形式和型号,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结构:选定PTO的结构时应考虑所需驱动部件的种类、速度、驱动部件的结构、所需驱动的功率等。在确定上述因素后应考虑:驱动形式:常啮合驱动、离合器驱动或手动啮合驱动等在变速箱上的安装位置驱动速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性能:以PTO的齿轮速比、发动机输入的转速、扭矩和功率可直接计算PTO输出的速度、功率、扭矩。PTO的输出速度、功率和扭矩应在PTO输出参数的限定之内。详细参数请参考“PTO驱动齿轮参数表”,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操作:(常啮合PTO除外)由于PTO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当发动机运转是,PTO即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应按照下列2种方法之一操作PTO手动啮合驱动:在发动机停机时操作PTO。这在PTO需要频繁啮合的工作状态时,驾驶员需频繁操作PTO,导致操作不方便。这种啮合方式通常只用于PTO需要长时间工作或只需偶尔工作的场合。离合器驱动:操作相对简单得多。在操作PTO啮合和分离时只需先将发动机怠速运转即可直接操作PTO的啮合和分离,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速度控制:由于PTO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因此PTO与发动机之间的速比是固定不变的。在变速箱同时需要驱动车辆和PTO的应用中,发动机的转速会由于变速箱频繁换档而频繁地变化,这相应也会影响到PTO输出速度的变化。,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安装: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面时,应使用调整垫调整PTO与变速箱安装面的间隙,以保证变速箱主动齿轮与PTO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调整垫片通常随PTO总成由PTO生产厂家提供,调整PTO齿轮啮合间隙应满足PTO生产厂家的提出的技术要求。注意:应使用PTO厂家提供的密封垫作为PTO总成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垫,切勿使用变速箱PTO盖板的软木密封垫作为PTO与变速箱壳体的密封垫。,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安装步骤:拆除变速箱上的盖板,丢弃安装在变速箱上的软木密封垫。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口上,转动齿轮,以确定齿轮之间的啮合并确定齿轮能够正常啮合和联接面能够正常安装。安装PTO生产厂家的指引确定调整垫的厚度并选择合适的调整垫(随PTO一同提供)。将调整垫和密封垫安装在PTO的安装定位销上。安装定位销的定位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口,安装PTO安装螺栓,并安装变速箱要求的拧紧力矩紧固安装螺栓。在安装PTO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使金属屑、脏物或其它杂物进入变速箱或PTO总成。否则会严重影响PTO或变速箱的运转和寿命。,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润滑油管联接:部分PTO依靠变速箱主动齿轮的飞溅润滑,当飞溅润滑不足够时,需要额外联接变速箱的压力油管供PTO润滑。5/6000系列变速箱的压力油管接头位于变扭器壳体的左侧(从变速箱后部看),位置和堵塞详见变速箱的外形安装尺寸图。从变速箱的联接压力的接头的孔径为0.81mm,部分PTO总成包含有该量孔,如PTO上没有该量孔,油管接口应有该量孔。安装联接详见图F5。,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控制:对于液压控制PTO离合器:主机厂应该在变速箱壳体主油压接口除联接三通常闭电磁阀和油管用以控制PTO的离合器。当电磁阀工作时,变速箱主油压通过油管联接到PTO,控制PTO离合器工作。当电磁阀不工作时,电磁阀切断主油压,并将变速箱油排回到油底壳,离合器分离。,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控制:对于电控PTO离合器:主机厂应联接控制电路以控制PTO的接合或分离控制电路的联接应满足PTO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变速箱,PTO应在变速箱的特点工况下才能工作(如空挡),PTO的控制应与变速箱的某些输入/输出功能联接。,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在所有标准型号非公路的变速箱中,都有安装PTO的位置。安装布置PTO应考虑的问题:PTO的位置PTO的类型PTO的选择车辆上与PTO相关的总成、部件,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驱动和安装位置:发动机驱动,在发动机运转的过程中都可以达到驱动。侧部安装位置:标准配置,位于变速箱前端变扭器壳体外部5点钟位置(从后部向前看)。顶部安装位置:标准配置,位于变速箱前端变扭器壳体外部12点钟位置(从后部向前看)。,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润滑:PTO依靠变速箱的油压飞溅润滑,飞溅润滑的变速箱油回到变扭器壳体的底部。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联接部位应有密封垫,使得变扭器壳体底部能够储存变速箱油和将变速箱油导回到变速箱内部。在发动机与变速箱联接的飞轮壳及相关联接件应有回油口将飞溅到发动机飞轮壳的变速箱油导回到变速箱。,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选定和布置需考虑的因素:PTO的结构PTO的输出要求PTO的性能可分离式的PTO是最常用的PTO驱动结构。PTO的生产厂家联系,以确定最合适的PTO的形式和型号,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性能:以PTO的齿轮速比、发动机输入的转速、扭矩和功率可直接计算PTO输出的速度、功率、扭矩。PTO的输出速度、功率和扭矩应在PTO输出参数的限定之内。,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操作:(常啮合PTO除外)由于PTO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当发动机运转时,PTO即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应按照下列2种方法之一操作PTO手动啮合驱动:在发动机停机时操作PTO。这在PTO需要频繁啮合的工作状态时,驾驶员需频繁操作PTO,导致操作不方便。这种啮合方式通常只用于PTO需要长时间工作或只需偶尔工作的场合。离合器驱动:操作相对简单得多。在操作PTO啮合和分离时只需先将发动机怠速运转即可直接操作PTO的啮合和分离,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安装: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面时,应使用调整垫调整PTO与变速箱安装面的间隙,以保证变速箱主动齿轮与PTO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调整垫片通常随PTO总成由PTO生产厂家提供,调整PTO齿轮啮合间隙应满足PTO生产厂家的提出的技术要求。注意:应使用PTO厂家提供的密封垫作为PTO总成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垫,切勿使用变速箱PTO盖板的软木密封垫作为PTO与变速箱壳体的密封垫。,五取力器(PTO)的安装布置,PTO的安装步骤:拆除变速箱上的盖板,丢弃安装在变速箱上的软木密封垫。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口上,转动齿轮,以确定齿轮之间的啮合并确定齿轮能够正常啮合和联接面能够正常安装。安装PTO生产厂家的指引确定调整垫的厚度并选择合适的调整垫(随PTO一同提供)。将调整垫和密封垫安装在PTO的安装定位销上。安装定位销的定位将PTO安装在变速箱的安装口,安装PTO安装螺栓,并安装变速箱要求的拧紧力矩紧固安装螺栓。在安装PTO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