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常见光学设备1 .基本知识点总结:1 .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1 )外观: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由透明材料制成。2 )光学特征: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正确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被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本来的传播方向,接近主轴。凸透镜越厚,其表面弯曲程度越大,折射力越强,焦距越短。3 )成像规则和应用:U2f: fV2f,倒立缩小的实际应用: CCDU=2f: V=2f、倒立等实际应用: 2fU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机Uf :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简化规则:焦距加倍,虚实,焦距加倍。制作实像时:物体远,物体近,像小,像大。虚像形成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实像时,与物体相比,上下、左右相反的虚像时,像与物体的上下、左右相同。 这一点与平面镜不同!2 .光学设备的操作1 )照相机的操作:为了扩大摄影范围,具体有增大照相机与被摄体距离来增大被摄体距离,且缩短腔室的长度来减小距离的操作方法.照相机的镜头上有微小的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离透镜太近,不会通过凸透镜作为实像出现在底片上。 但是,因为遮挡了入射到透镜上的光的一部分,所以会影响像的亮度。2 )幻灯机的操作: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为倒立的图像,因此将幻灯片倒置插入。感觉屏幕上的图像过小时,请减小从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增大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3 )放大镜的操作:要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和放大镜的距离在焦距的倍数以下。 如果到放大镜的距离为焦距的倍数以上,就能看到倒立的实像。想进一步放大物体的像时,请稍微加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 但是,此距离不应超过焦距的两倍。3 .眼睛1 )原理: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与CCD相同)。目镜相当于相机的镜头,眼睛相当于相机的光圈,眼睛相当于眼睑或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底片。2 )眼睛的“焦点调节”和照相机的“焦点调节”的不同:为了使负片或视网膜接受远近不同物体的像,照相机通过改变暗腔的长度(即改变像距)来实现的目的是通过改变透镜的形状(改变焦距)来实现的。 因此,眼睛的“焦点调节”虽然是真正的焦点调节,但是照相机的“焦点调节”看起来名不副实,实际上提高了对象距离。3 )眼远点、近点、明视距离远点:镜片变得最扁平时,可以看到的最远的点(健康者的远点是无限远)。近点:镜片最隆起时,人眼可见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一般为10cm )。明视距离:普通眼睛看起来最放松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人眼看起来清晰,不容易疲劳,普通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 )。4 )近视眼形成原因:晶状体变厚,玻璃体变长晶状体变厚的话,晶状体的屈光力变强,物体的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解决近视眼患者看物体的方法;安装凹透镜,减弱透镜的光焦度,在视网膜上重新制作图像。b .如果眼睛接近观察对象物,则对象物接触眼睛的光的发散度变大,折射光线难以成像,成像了对象物的像向后方移动,再次落入视网膜中。5 )远视形成原因:透镜变薄或玻璃体变短透镜变薄后,透镜的光焦度变弱,物体的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解决远视患者看物体的方法;a .安装凸透镜,增强透镜的光焦度,将图像重建成视网膜。b .如果眼睛远离观察对象物,则对象物接触眼睛的光的发散度变小,折射光线难以成像,使成像了对象物的像向前方移动而重新落入视网膜中.6 )眼镜度数: D=(1/f)100(f的单位为米)7 )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焦点度():=1/f (单位: m-1 )8 )养育健康眼睛的好习惯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读书,或者长时间不读书,做眼睛健美操读书写字的时候,请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4 .凹透镜1 )外形特征: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由透明材料制成。2 )光学特征:光线有发散作用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本来的传播方向,从主轴偏移。3 )成像的特征:成为正立缩小的虚像。 像和物在镜头的同一侧。二.常见问题类型及其解法总结1 .光路制图经验总结:1 )透镜的折射光路的2条光线中,一条光线与透镜的主轴有关系时,另一条光线必定与透镜的焦点有关系。2 )物体照射到透镜上的所有光,在透镜折射后,最终聚集到像上。3 )透镜折射光线时出现的若干特殊光路;光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从主轴上焦距的倍出射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从与主轴平行出射的2倍焦距出射的光被凸透镜折射后,折射的光通过主轴相反侧的2倍焦距。知识点总结:凸透镜图像定律尺子(u )和焦距(f )关系成像距离(v )和焦距(f )或尺子(u )关系同侧或异侧正反大小虚实应用特征u2ff2f2f异侧倒立起来扩大实像投影机幻灯机u=f(从无限远入射平行光)不成像-是-是-是平行光源测量焦距实际虚拟边界点uu同一侧正立扩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和物体在同一侧的物体像在同一侧,虚像在物体的后面知识点摘要2:3条特殊光线(要求画画)1 .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请参照下图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由凸透镜通过焦点并经由凹透镜向外发散,但其相反延长线必定通过焦点(凸透镜具有聚光于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具有发散于光的作用)。3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射向与主光轴平行的异侧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参照与主光轴平行的下图第七章运动与力量知识点:力量(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有必须施加力的物体和受力的物体,同时存在。(2)只有一个物体无力作用。(3)力的作用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或者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判断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物体的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使劲开车,把车从静止变为运动的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例子:用力按压弹簧,强力拉弹簧变形的弓使之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有影响力的效果。5、力的表示方法:描绘力的形象。 在受力的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这样的图式被称为力的图像。知识点:弹力的测量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变形,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变形而不受力的话,就不能自动恢复原形的特性。(2)弹力的定义:物体弹性变形产生的力。 (压力、支承力、拉伸力等)(3)发生条件:发生弹性变形。2 .弹簧力表(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弹簧力计。(2)弹簧力表(弹簧秤)的动作原理: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弹簧限度内受到的拉伸力(或压力)成正比。 也就是说,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3)使用弹簧表时的注意事项:a .观察弹簧表的范围和分度值,不得超出其测量范围。 (测力传感器可能会损坏)b .使用前的指针不能调整必须校正零的零复位时,应从读取值减去开始时的弹簧力表的显示数,得到测量的力的大小。c .测量前,将挂钩向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拉动几次,松开后观察指针是否返回“0”刻度的位置。 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 .测量的方向与弹簧轴线的方向一致,避免钩杆与壳体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读,视线必须垂直于刻度线。知识点:重力(g )1、发生原因:地球与物体之间有吸引力。2、定义:用物体因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文字g表示。3、重力的大小:也称为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 G=mg中g=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公斤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在地球上,越接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小,越接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4、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表面及其他物体。5、重力方向:垂直向下。应用:重垂线原理:利用重力方向经常上下移动的性质制作而成。角色:检查墙壁是否垂直,桌子是否水平。6、作用点:重心(质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7 .为了研究问题,在受力物体上描绘力的形象时,总是以力的作用为重心点画。 同一物体同时受到一些力,作用点也被描绘在重心上。知识点: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力称为平衡力。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时,这两个力平衡。 (同物、大、反、同线)4、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没有任何力作用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平衡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非平衡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注意:判断物体受到平衡力时,请先判断物体在哪个方向(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再判断物体在哪个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变化)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同一辆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因为它具有与使车滑到斜面下端时相同的速度,所以阻力的大小用车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度来表示。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所有物体不受力时,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的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论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4 .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特性称为惯性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所有物体随时随地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是惯性力的作用。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要素无关。防止惯性现象:在汽车上安装气囊,在汽车上安全带。利用惯性现象:跳远助跑取得成绩,敲打衣服可以除尘。说明现象:译文: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倒在车的行驶方向上?a :汽车刹车前,乘客和汽车一起运动。 刹车后,乘客的脚因摩擦力突然停了下来,但是乘客的上身因惯性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车的行驶方向运动知识点: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个力叫做摩擦力。2发生条件: a、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按压的b .发生相对运动或发生相对运动。3种: a、滑动摩擦b静摩擦、c滚动摩擦4影响折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度。5个方向:与物体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摩擦力不一定是抵抗力)6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力计拉动物体进行等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力计的读取值相等。原理:物体进行等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双力平衡)7加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加大a、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度。8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a .减少压力b .减少接触面的粗糙度c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分离两接触面(润滑油、气垫船)。第八章压力和浮力知识点:压力压力;1、定义:垂直按压物体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于受力面4、大小:仅在物体处于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F=G=mg,但压力不是重力客户名称压力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物理意义:压力是表示压力作用效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一自然课件
- 预防心脏骤停的核心护理措施纲要
- 手机怎么制作年终总结
- 新手如何操作电脑
- 门机班组工作总结
- 通讯维护半年度工作总结
- 试用期护士工作总结
- 慢性胃炎的护理业务查房
- 2025年股权质押合同5篇
- 护理病程录书写规范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401-450
- 《中国脓毒血症指南》课件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员工离职单模板1
- 三减三健课件
-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 2024年国考真题及答案
- 人音版小学音乐《法国号》示范说课稿课件
- 成吉思汗课件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
- 2024年保育员考试题库加解析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