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ppt_第1页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ppt_第2页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ppt_第3页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ppt_第4页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研究,一、论题的提出及范围二、近代社会教育的缘起三、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阶段四、近代社会教育设施五、近代社会教育职员制度六、近代社会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七、近代社会教育的启示,一、论题的提出及范围,1选题意义对于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对于教育实践的意义对于教育史学科建设方面的意义,2概念界定,(1)对“社会教育”概念的理解将社会作为教育的对象将社会作为教育的内容将社会作为教育的场所将社会作为教育的手段将社会作为教育的性质将社会作为家庭、学校的延伸与补充,(2)近代社会教育的内涵,教育对象:从失学民众出发,逐渐面向全体国民教育内容:由简易识字到全面培植,含社会知识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社会体育、社会劳技教育等实践方面:突出各种设施与机构的建立制度系统:家庭和学制系统以外实施主体: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社会团体及私人推动为辅助,3课题范围,时间范围:1894-1945事业范围:以政府主导,社会教育行政执掌的事业为主,4相关研究成果,吴学信:社会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9年。李建兴: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1986年。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谷小水:1927-1937年中国民众教育研究:以江苏为中心(2000年,南京大学博士论文)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2001年,华东师大博士论文)周慧梅:民众教育馆研究(2008,北京师大博士后报告),二、近代社会教育的缘起,1“社会教育”名词由日本教育界传入中国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学界总的形势是“师日”,许多新的社会政治名词,开始经日本传入我国。留学日本的热潮,大批留学生介绍日本教育理论。从“社会教育”名词在中日两国出现的时间看,日本“社会教育”的缘起,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1892年)佐藤善次郎的最近社会教育法(1899年)高桥义雄教育论(1883年)金井延当今的社会问题(1891年)樱井贡处世乃能忍二字(1891年),2中国引进“社会教育”的原因分析,作为后进国的身份,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走上现代化进程,必须改革传统社会教化的形式西方新文化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传播民权思想的传播,直接影响了社会教育的对象与内容的变革日本社会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传播,三、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阶段,1萌芽期(1895-1911)有识人士的呼吁社会教育活动:宣讲、图书馆与简易学堂(简易识字学塾和半日学堂)颁布有关社会教育的章程: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京师图书馆章程,2成形期(1912-1919),(1)建立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社会教育司的设置第一科宗教一礼俗(后改归内务部)第二科科学一美术(后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第三科通俗教育(后增加感化院及惠济所)地方社会教育行政事宜归教育厅第二科主管,(2)推广通俗教育,颁布通俗教育法令、规程: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1915)、通俗教育演讲所规程(1915)、通俗教育演讲规则(1915)、通俗图书馆规程(1915)、图书馆规程(1915)、通俗演讲传习所办法(1916)、露天学校简章及规则(1916年)等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创办及其活动,(3)社会教育机构与设施的整理或创办,整理京师图书馆创设通俗图书馆(三年间由22所增至176所)设立通俗教育讲演所(三年间由1464所增至2579所)设立宣讲所、阅报所、巡回宣讲团举办露天学校创设模范通俗讲演所,3发展期(1919-1926),(1)社会教育的新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团体: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平民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平民教育实践:城市平民乡村平民平民教育运动存在的问题,(2)从城市到农村乡村教育的试验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试验区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试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3)社会教育的新方向工农教育的开展,工农教育纲领的制订工农教育的实践活动: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农民学校、农民运动讲习所,4分化期(1927-1945),(1)苏区的社会教育工农教育的持续发展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社会教育行政制度的确立苏区的社会教育事业:学校式的社会教育与群众式的社会教育,(2)国民政府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方针及目标: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国民政府的社会教育政策:五个特点社会教育的行政、组织和制度社会教育的机构与设施民众教育类补习教育类特殊教育类艺术教育类,四、近代社会教育设施,1图书馆与博物馆2民众教育馆3民众学校,五、近代社会教育职员制度,1社会教育职员的培训学校、研究院等常设机构讲习会、训练班等训练机关2社会教育职员的官制化3社会教育职员的待遇,六、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经验与教训,1经验社会教育的地位:优先发展社会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也包括“开民智”、“作新民”,“提高国民程度”及国民素质对传统社会教化进行新的整合对全民的教育不仅仅指道德的教化,应当进行全面的培植建立各种社会教育的机构与设施,广泛发展社会教育事业,2教训,社会教育没有制度化,影响了社会教育理论与事业的发展社会教育的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情与民情的实际社会教育事业和各种文化公益事业相混淆盲目模仿、照搬日美社会教育的一些做法,七、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启示,1重视社会教育研究,发展社会教育的理论与事业2用社会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来审视政策制定、制度与行政改革和各种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教育功能3树立社会教育的观念,用大教育观来完整地思考教育问题4研究与思考社会教育政策、法规及制度的建设,吸取国外社会教育的先进经验5整理、规范与创新社会教育的机构与设施6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兼办社会教育的研究与试验,发挥学校教育在办理扩充教育和推广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中国教育史部分参考题,1.儒学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