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慢阻肺的管理_第1页
COPD慢阻肺的管理_第2页
COPD慢阻肺的管理_第3页
COPD慢阻肺的管理_第4页
COPD慢阻肺的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其不完全可逆且持续发展。这种疾病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据信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概述1。概况和流行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和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和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密切相关。阻塞性肺气肿指的是在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远端的气道腔的异常和持续扩张,伴随着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没有明显的肺纤维化。如果患者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而没有气流限制,则不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期。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是可逆的,不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些具有已知病因和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肺囊性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气流受限肺气肿气流受限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气流受限,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死亡原因。2000年,世卫组织估计全世界有274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每年可能影响多达6亿人。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199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疾病负担方面排名第12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疾病负担的第5位。它也成为第三大死亡原因。2.流行病特征。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腹泻、下呼吸道感染、围产期综合征、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交通事故、结核病、麻疹、胃癌、交通事故、艾滋病毒、肺癌、自杀、全球死亡原因的变化、预测全球死亡率的预测变化。Andlopez 1997。2001年4月,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2010年11月17日,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第四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3.89%,农村第一大死亡率为20.04%。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8.2%。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年死亡人数高达100万,致残人数高达500万至1000万。(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农村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从区域分布来看,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因子-1AT缺乏、环境因素吸烟、职业暴露于空气污染、气道炎性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失衡、气流阻塞、临床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喘息、慢性支气管炎、小气道疾病、肺气肿、其他易感因素、气道高反应性儿童的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1。风险因素,2。健康监测,这需要掌握!(1)遗传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疾病。有一种家庭聚集的趋势。2)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最重要的已知危险因素。烟草含有焦油、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可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引起纤毛运动障碍,降低局部阻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作用,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增加气道阻力。中国至少7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吸烟者。15%20%的吸烟者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烟量越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越高。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3)空气污染化学气体,如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对支气管粘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也会刺激支气管粘膜,损害气道清除功能有证据表明,潜在的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5)营养状况研究表明,营养状况会影响肺功能和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倾向。6)低体重儿的胎儿是宫内16周后肺发育的重要时期,可影响成人的肺功能。出生体重与成年后一秒钟内的用力呼气量(FEV1)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死亡率与出生体重成反比。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发生在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和室内空气污染等)集中时。)太高或接触时间太长。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a .吸烟。b .年龄内分泌因素。d .营养状况。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通气和血流比率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并发症或死亡原因是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转归。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征、症状和自然病程。建立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档案是实施健康管理的关键步骤。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概况(性别、年龄等。)、家族史、反复感染史、生活方式(饮食、体育活动、吸烟、职业暴露等。),体检(身高、体重等。)、营养状况、当前健康状况、药物使用和体检数据(如胸部x光、心电图结果等。)。3.健康信息收集,3。健康风险评估,1。评估高危人群,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的重点。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前提。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成年人,有必要通过普查和定期健康检查,尽早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肺功能损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风险因素,为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家族史;慢性咳嗽和咳痰;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不良,复发性下呼吸道感染。(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症状。有暴露于风险因素的历史;慢性咳嗽、咳痰和气短;肺功能检查显示不完全可逆气流限制。健康史?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吸烟史、慢性咳嗽和咳痰史。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性质和职业灰尘和化学物质的存在。生活环境中是否存在长期的空气污染。发病是否与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有关。身体状况症状:慢性咳嗽:冬春季及寒冷季节明显,因体位改变偶尔咳嗽。咳痰:颜色、性状、气短或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喘息和胸闷,体征:早期无明显体征的典型病例:肺气肿体征:桶胸。触摸:触觉震颤减少。叩击:声音过大,肺下边界和肝浊边界下移。听:双侧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时间延长,心音遥远,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出现干湿罗音和桶胸。目视检查:桶胸,胸部x光检查,肺容积增大。肋骨直;肺透射比增强、心脏悬垂狭窄和膈肌发育不全。胸部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FEV1/FVC是评估气流限制的敏感指标。FEV1的预测值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和FEV180%的预测值可确定存在不完全可逆气流限制。薄层色谱、频响曲线、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薄层色谱增加,提示肺过度膨胀。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不完全可逆气流限制是必要的8)长期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